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40节(3 / 4)
杨忠此时收到了经历司递过来的条子,神色骤变——郑行远扮猪吃虎!
他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郑按院,各卫所的行军路线涉及军事机密,你越权了。”
郑行远一脸认真:“把杨大人这句也记上。”
杨忠:“………”
“杨大人不要介意,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人改不了的毛病。”郑行远又从袖子里掏啊掏,掏出一份劄子:“您看这个——朝廷在一年内收到的战报,如果本院不抄录下来,怕是很难发现军报与实际军情有出入呢。”
杨忠面色更加难看:“郑按院不懂兵事,我等将兵在外,不是大事小请都要上报朝廷的。”
“唔,杨大人所言极是。”郑行远道:“这句也记上,本院听不懂,陛下久经沙场,应该会懂。”
“………”
恰在这时,门外一阵骚乱,杨忠揣着火气大喝一声:“何人在外喧哗!”
一名下属开门进来,对杨忠禀告道:“大人,有一队锦衣卫闯进衙中,拿下了四位佥事和十几名官员,诸位大人带来的亲兵也都被拿下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一众文武官员纷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只有魏四爷八风不动地坐在原地——其实也是心虚的,只是他的个头跟武人们混在一起,站着坐着也没什么区别。
杨忠怒道:“郑行远,冲击都司衙门,你想谋反吗?”
郑行远道:“大人真是气糊涂了,下官怎么调得动锦衣卫呢?那必是有上谕啊。”
杨忠如坠入冰窖,瞬间就想明白了,皇帝要大规模审问卫所军官及其亲兵,直接去军营拿人容易引起哗变,什么刷卷查账都是幌子,郑行远将所有人诓到此处,就是为了方便锦衣卫“包饺子”。
大门“砰”地一声打开,陆续走进三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
“六爷,七爷,十三爷?”
十三太保来了三个,杨忠强自镇定:“什么风把您三位吹来了?”
六太保道:“来向你讨个说法。”
杨忠脸色一白。
六太保朗声笑道:“你在此处大摆宴席,竟不邀请我们兄弟,当自罚三杯!”
杨忠额角的汗沿着鬓角流下:“我……”
“哎,你们站着作甚?”六太保招呼大伙:“坐下吃啊。”
三位太保大喇喇地坐到了郑行远身边最近的位置:“郑按院,你也坐,人是铁饭是钢,赶紧趁热吃,有的是脏活累活等着咱们干呢。”
第132章 精力过人啊。……
待三个锦衣卫酒足饭饱,六太保将筷子一拍,对众人道:“这里暂由咱们的人接管,杨大人和各位大人得跟咱们走一趟。”
杨忠的声音冷下来:“下官可以跟六爷去,但各卫所武官必须回去,主将虚悬,若是敌人趁虚而入……”
“嚯。”六太保道:“原来您也知道‘趁虚而入’。”
杨忠有些心虚,莫非朝廷都知道了?
但不见上谕,不见驾帖,杨忠自然不会听之任之,他就不相信,一队锦衣卫才多少人,他这都司衙门有数百名亲兵,怎可能都被控制?
“六爷,这里是九边要塞的军衙,便是兵罗大人亲自来了也不能随意干涉军务。” ↑返回顶部↑
他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郑按院,各卫所的行军路线涉及军事机密,你越权了。”
郑行远一脸认真:“把杨大人这句也记上。”
杨忠:“………”
“杨大人不要介意,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人改不了的毛病。”郑行远又从袖子里掏啊掏,掏出一份劄子:“您看这个——朝廷在一年内收到的战报,如果本院不抄录下来,怕是很难发现军报与实际军情有出入呢。”
杨忠面色更加难看:“郑按院不懂兵事,我等将兵在外,不是大事小请都要上报朝廷的。”
“唔,杨大人所言极是。”郑行远道:“这句也记上,本院听不懂,陛下久经沙场,应该会懂。”
“………”
恰在这时,门外一阵骚乱,杨忠揣着火气大喝一声:“何人在外喧哗!”
一名下属开门进来,对杨忠禀告道:“大人,有一队锦衣卫闯进衙中,拿下了四位佥事和十几名官员,诸位大人带来的亲兵也都被拿下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一众文武官员纷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只有魏四爷八风不动地坐在原地——其实也是心虚的,只是他的个头跟武人们混在一起,站着坐着也没什么区别。
杨忠怒道:“郑行远,冲击都司衙门,你想谋反吗?”
郑行远道:“大人真是气糊涂了,下官怎么调得动锦衣卫呢?那必是有上谕啊。”
杨忠如坠入冰窖,瞬间就想明白了,皇帝要大规模审问卫所军官及其亲兵,直接去军营拿人容易引起哗变,什么刷卷查账都是幌子,郑行远将所有人诓到此处,就是为了方便锦衣卫“包饺子”。
大门“砰”地一声打开,陆续走进三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
“六爷,七爷,十三爷?”
十三太保来了三个,杨忠强自镇定:“什么风把您三位吹来了?”
六太保道:“来向你讨个说法。”
杨忠脸色一白。
六太保朗声笑道:“你在此处大摆宴席,竟不邀请我们兄弟,当自罚三杯!”
杨忠额角的汗沿着鬓角流下:“我……”
“哎,你们站着作甚?”六太保招呼大伙:“坐下吃啊。”
三位太保大喇喇地坐到了郑行远身边最近的位置:“郑按院,你也坐,人是铁饭是钢,赶紧趁热吃,有的是脏活累活等着咱们干呢。”
第132章 精力过人啊。……
待三个锦衣卫酒足饭饱,六太保将筷子一拍,对众人道:“这里暂由咱们的人接管,杨大人和各位大人得跟咱们走一趟。”
杨忠的声音冷下来:“下官可以跟六爷去,但各卫所武官必须回去,主将虚悬,若是敌人趁虚而入……”
“嚯。”六太保道:“原来您也知道‘趁虚而入’。”
杨忠有些心虚,莫非朝廷都知道了?
但不见上谕,不见驾帖,杨忠自然不会听之任之,他就不相信,一队锦衣卫才多少人,他这都司衙门有数百名亲兵,怎可能都被控制?
“六爷,这里是九边要塞的军衙,便是兵罗大人亲自来了也不能随意干涉军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