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3)
与之相辅的药材在十年前由游方道士莫声与太医署院使宋育共同寻配,尽管二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亭谷城中蔓延的病症,但尽太医院与民间名医之力,还是从史书医典中寻到一些相关毒方的蛛丝马迹。
靠着破碎典籍所遗留的只言片语寻求一方解药十分不易,皇令在上,深入亭谷求解,最后得出的也不过是非对症下药的药方。
亭谷城外乱葬岗里埋着无数疫病蔓延之后染病而死的百姓的枯骨,太医署的太医将那些不知姓名的骨头捡回去,若干年后对那些没有得到妥善医治的死者重新进行刮骨疗治,收获匪浅,所以即便药方残缺不全,在没有确切解药的如今,也显得珍贵异常。
泉庆馆的郎中方谨受宁珲之托为爱子寻找治病之方,与莫声相反,他面前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在对典籍的了解与人脉上远远比不上宋育和莫声,但时常与宁家小公子见面,对他的病症摸清了十之八九,此后凭一腔热血往南行走,如神农尝百草般寻找治病之新药,终于在大昭与南疆交界之处寻到一味特别的药材。
给宁府回信之时只是对此药的效果有所怀疑,之后一个月的尝试印证了他的猜想,再想给宁府回信之时,却因深入瘴气之中染上疫病,无药可治无医可医,最终客死异乡,只留下一封倾其性命寻到的药方送回宁府。
药方仍旧不全,但包含了解毒最关键的药材,与莫声手里的药方相合,恰是解药。
老道士此刻方才后知后觉明白过来,所幸他爱偷懒,宁知序叫他十天内将药做好,他偏要留到第九天才开始动手,手里还剩些紫雾叶没用完,希望就在眼前,他立刻匆忙回去调药。
↑返回顶部↑
靠着破碎典籍所遗留的只言片语寻求一方解药十分不易,皇令在上,深入亭谷求解,最后得出的也不过是非对症下药的药方。
亭谷城外乱葬岗里埋着无数疫病蔓延之后染病而死的百姓的枯骨,太医署的太医将那些不知姓名的骨头捡回去,若干年后对那些没有得到妥善医治的死者重新进行刮骨疗治,收获匪浅,所以即便药方残缺不全,在没有确切解药的如今,也显得珍贵异常。
泉庆馆的郎中方谨受宁珲之托为爱子寻找治病之方,与莫声相反,他面前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在对典籍的了解与人脉上远远比不上宋育和莫声,但时常与宁家小公子见面,对他的病症摸清了十之八九,此后凭一腔热血往南行走,如神农尝百草般寻找治病之新药,终于在大昭与南疆交界之处寻到一味特别的药材。
给宁府回信之时只是对此药的效果有所怀疑,之后一个月的尝试印证了他的猜想,再想给宁府回信之时,却因深入瘴气之中染上疫病,无药可治无医可医,最终客死异乡,只留下一封倾其性命寻到的药方送回宁府。
药方仍旧不全,但包含了解毒最关键的药材,与莫声手里的药方相合,恰是解药。
老道士此刻方才后知后觉明白过来,所幸他爱偷懒,宁知序叫他十天内将药做好,他偏要留到第九天才开始动手,手里还剩些紫雾叶没用完,希望就在眼前,他立刻匆忙回去调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