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3)
齐秋月抱着手臂,听到这话,一声冷笑从鼻子里哼出来,眼神扫过王海石不容忽视的肚腩,“他?还需要补?”
美食面前,王海石有了对抗的勇气,梗着脖子道:“就补!就补!”
瑾玉听着他们吵嘴,不由莞尔,而后转身,声音清越,“烦请各位,让出院子中央一块地方。”
前院中心很快清理出宽敞的空地,惹得食客们频频注目,而当看到接下来的一幕,更是“哇”了一声,再不顾上看雪,纷纷看了过来。
是几个帮厨小伙子吭哧吭哧抬出尘封的巨大烤架,黝黑的铁骨足足有一人高。
紧接着,惊人的食材被逐一请出:一只体态丰硕、膘肥体壮、处理得干干净净的全羊,被稳稳架在特制的巨大托盘上,羊皮油光水滑,透着新鲜的红润;
一只羽毛拔尽、通体莹白、个头同样不小的肥鹅紧随其后。
各色调料盆、香料罐摆开阵势,伙计们搬来新鲜木炭,火钳敲击声清脆。
这大场面实属罕见,连齐秋月也忘了继续释放冷气,目光略带惊讶地望向那堆庞然大物。
而王海石早已触发本能,指挥工作人员架起机器,对准这前所未有的大阵仗。
镜头里,瑾玉指挥若定,吩咐着助手们将备好的各种香料细细捣碎,混入酱料,涂抹在鹅腹内壁,不放过任何一个缝隙。
再填入一层混合了油脂和香料的香软糯米,依次铺上山珍丁、火腿粒、板栗、莲子、青豆……一层层,色彩纷呈,堆叠饱满,如同在鹅腹中构筑一个丰饶的小世界。
保证每一层都压实,确保不留空隙。
最后,用浸透香料的细麻线,将鹅腹密密缝合,一只肥硕的、鼓胀如球的酿馅白鹅便完成了。
接着,那处理好的整羊被抬至大案上。
瑾玉亲自操刀,取过数根光滑坚韧的竹签,行云流水般将羊的四肢以一种稳固的姿态撑开固定,随即,她示意帮厨托起那只沉甸甸的酿馅肥鹅,塞入整羊的腹腔之内。
羊腹内的空隙,又被填入大量香葱、姜块、以及整颗的萝卜,随后,撕裂的羊腹也被粗韧的麻线紧紧缝合,一个不可思议的“羊包鹅”就此诞生。
王海石死死盯着这“羊包鹅”,看着这庞大的食材组合,这繁琐的嵌套手法,脑中灵光猛地一闪,一个尘封在古籍中的名字猛地撞入他的脑海。
“是、是浑羊殁忽吗?《太平广记》里记载的那个盛唐名菜?”
瑾玉正用混合酱料涂抹全羊,尤其是缝合处,听到他的声音,挑了挑眉,而后对满眼希冀的他点头肯定,“王导博学,确实是‘浑羊殁忽’。”
王海石激动到连拍大腿,“‘取鹅燖毛,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谓之‘浑羊殁忽’。”
“我真没想到,居然有朝一日能尝到这口古籍上的味道!”
院中一片哗然。
食客们光听着这是还原古代名菜,就足以议论纷纷,齐秋月也面露惊异,看向瑾玉。
瑾玉则认真关注着火候,等炭火烧旺,她招呼帮厨,合力将这只庞然大物抬起,安放在烤架上,离炭火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烤制的过程漫长而繁琐。
瑾玉需要不时翻动全羊,用长刷蘸取特制酱汁涂刷羊身。
羊皮在火力的作用下,渐渐呈现出金黄色,表面鼓起细密的油泡,发出悦耳的“噼啪”声,油脂如金珠般不断渗出、滚落。
雪还在下着,尚未触及滚烫的羊皮便化作蒸汽,缭绕升腾,将这炙烤的场面衬托得如同某种神秘的祭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