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江陵府一地西邻巴蜀、东邻江东,虽是要地,可如今朝廷没有多少兵马,是以依照叔父之意,也不得不舍弃了。
  不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日后叔父携天子以令诸侯,只驻守河北一地,再进军中原,他粟家也是响当当一方霸主了!
  遂粟裕也不理会赵仲延弄出什么烂摊子来,只顾着自己偷偷运出江陵粮库的米,想着早日归家。
  粟大人一心运米,却没想他之行径十分引人注目。早严铭便认定他运米送往城外,只是后来一心应对蜀地,一直在外,未曾详查。
  可这么大的阵仗,运粮如此之多,不可能瞒天过海,有心人早便看出不对劲来,此风声便在州府之内小范围地传开了。
  谢安斋出离愤怒,粟知府任上虽不说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也是大族出身,祖上曾做过三品大员,当今叔父还是当朝太师,怎么会做出如此之事!
  他团中姜家子姜文尚骂道:“这群狗官!现在城里都成什么样子了!他不知道放粮救济百姓,只知道偷运粮食救济自己家!那是他们粟家的粮食吗?那是咱们江陵府的粮!凭什么被他拿走!”
  谢安斋的外甥张定远也说道:“舅舅,我忍不了了,咱们辛辛苦苦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咱们这么多老百姓,没地种,没有工,连饭都吃不上,真要是天灾人祸也就罢了,死了也是命,可是现在江陵府明明有粮,却不救百姓!咱们这么多弟兄,难道真忍他?他那些粮食要是不运走,江陵何至于此!”
  和助团中曾经读书会的骨干成员正在一起商量事宜,谢安斋本想把刘兄之前找他所说的江南一事说给众人听,一来看看众人的想法,二来如今生计艰难,得叫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个章程来,可没想他还没说此事,便得知城中粟大人偷运公粮。
  堂里议论纷纷,不少人都义愤填膺,直呼粟大人不做人,张定远恨恨说道:“咱们手里三千多人,怕他不成?把粮抢回来!”
  一呼百应,堂里热血沸腾,谢安斋却在这时对外甥说道:“我明白你心中有仗义,可一旦这样做,咱们就成了反贼了。原本我们建立会社,是出于一片好心,让人们互帮互助,乃是义举,如今你却要为此抢劫官府,到时候便是落了草,成了个贼。”
  他又看向众位成员,“……我们会社的人,原本也只是平民百姓,因为聚集起来有时也会保卫乡里,颇受爱戴,人人都说和助团名副其实,可如今一旦起事,他们也要被扣上反贼的帽子。到时候和助团如何自处?让乡亲们怎么办?”
  谢鸠首一句话,似一盆冷水浇下来。
  众人默默不言,张定远更不甘心了,“那就任由他们把粮食运走吗?咱们就快饿死了,还在乎这些!那姓粟的如此行事,我看朝廷也好不了!不如咱们抢了粮,就此投奔江南!”
  谢安斋没想到自己外甥会说出这么句话来,不过听他提到江南,谢鸠首也想看看自己会社成员都是什么反应。
  堂内众人窃窃私语,对张定远的话颇为犹豫,却也没人出声反对,谢安斋摸不定主意,正想将江南有人寻他之事和盘托出,却突然听到家人在外敲门。
  谢安斋开了房门,那小厮通报道:“刘大官人来了,他让我通报给主人,说是还带了一个人来,正是上回说的要见主人的人。”
  谢安斋大惊失色,上回说的不就是江南一事?怎么还找到他家来了!
  堂内众人往外看,“刘仁庚来了?怎不直接来见?”
  姜文尚笑道:“他怎还矜持起了。”
  谢安斋慌乱之后,稳了稳心神,心道如今说了这事也不算晚,便将江南人找上他的事和众位说了,果然在座之人十分惊异。
  “鸠首怎么不早说?”
  “那江南人找咱们做什么?”
  “可还说别的了?”
  屋里吵嚷之间,刘仁庚已熟门熟路进了院子,远远说了句:“贤弟,你看谁来了?”
  堂内众人也往出看,只见刘仁庚带着一身着暗色纹绣织锦,面容和贵的男子走来。
  刘仁庚说道:“此人便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商贾,李应李大官人!”
  众人连忙见礼,谢安斋迎上前去,“原来是李大官人,久仰久仰。”
  李应笑着说道:“我也早闻谢鸠首大名,如雷贯耳,如今到了贵府,果然人才济济!”
  他环视四周,将这和助团骨干一一看过,突然看向姜文尚,“你是姜家子,从前在江陵府府尹谢春宴上做过文,被当时大尹方大人赞‘文有吕公之风’的,是也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