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1 / 2)
李媪一边哭着一边双手合十,“这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李太公也老泪纵横,问她事情起末,而后说道:“他若真造反,就反吧!好过叫咱们被那群胡狗欺凌!也好过这个卖国求荣的开封府尹!就是可怜贤婿……”
李娘子何尝不想自家官人,只是身在乱世,谁又能全身而退?
*
那边潘邓信守承诺,见城门开了又关了,这才领着梁山军重新到城门楼前。一来一回之间,林冲已经占领敌营,上万金兵死得死,逃得逃,已有人去南城门报信,只是粘罕还未动作。
潘邓也不在意,阮小五正在陈留驻扎,若是事情紧急,他便率兵前来。
潘邓坐在马上,旁边是林冲和林朔二人,他转头看林朔,“你写完了没?”
林朔在路上删删改改,总算是满意了,从怀里拿了信纸,叫人放到城楼之上扔下来的吊篮里,再由城上守兵用麻绳一点点拽上去。
此便是讨贼檄文。
张叔夜看过之后叹了口气,叫人加急送到宫中,而后问道:“你真心意已决吗?”
第261章 赵桓坠城
潘邓不欲与他多说,回道:“此非我本意,只是势如潮水,人如芥子,被裹挟至此,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讨贼檄文被送到皇宫,赵桓此时正被金军来使催促着去南城门。
粘罕早听得天地巨震,得知有军队到此,占领了北门,心中急切。这些日子形势大好,给自家皇帝的信件之中也夸下了海口,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端,叫他大宋接着存活下来,他哪里有面目回去见吴乞买?
是以粘罕固守于此,并没轻动,而是叫人快速将太上皇以及赵家宗室送上车,当天就运出了汴京城。
在运送皇室的车驾走后,粘罕还不忘催促大宋皇帝,骗他说太上于此,叫他与乃父同聚,共商大事。
朝中已有人猜到金军打得是什么主意了,是以不愿意让皇帝出城自寻死路。可眼下之势,汴京城被金军团团包围,可以说是再无一战之力,敌强我弱,自然是予取予求,皇帝不出城又能如何?
赵桓听了群臣相告,这才明白金军如此行径是有罢黜之心,惊骇之下满心悲痛,却又没有办法,看了金军来信,说道:“父皇在军营之中,他既叫我去团聚,朕身为人子,不能不从。”
群臣悲拗哭泣,“陛下……”
赵桓说是出城,却能拖一天是一天,总要想想别的法子,与金人商议一番。
皇宫迟迟不肯行动,粘罕一面派人打探这伙南面新来的军队是个什么底细,一面左等右等等不来完颜宗望,心中警觉,直觉得局势恐怕有变,当机立断又发了一封急信到汴京皇城。
此信乃是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写的诏书,远道而来,前两日才到汴京城的废国取降诏。
信中写明了大宋皇帝赵桓背弃盟约,此乃人神共怒;先皇开朝之时,也是尔太上皇率先交好,建立盟约,之后大金以诚相待而大宋却屡屡败盟!
朕原以为你成帝位之后会加以改正,却没想依旧重蹈尔父佶之覆辙,许诺割让三镇,却又刀兵相见。我上下均是同仇敌忾,举兵讨之,果然天不佑你无德之地,举族出降。你既为投降之人,戴罪之身,自有异姓之事!朕已宣谕元帅府施行,故此告知,叫你知悉。
而后粘罕还明言,叫皇帝与其子女,嫔妃统统出城,今夜若不出城,便举大军攻伐,屠城汴京!
赵桓看了此信件,整个人汗透衣襟,虚脱地坐在椅上。
大宋官员又收到另一份信件,乃是粘罕叫他们自在群臣之中推选新主,之后在城中贴出告示,告谕百姓,大宋皇帝已被罢黜。此诸多事宜,也都在今晚之前做完!
堂上君臣都默默无言。
众位高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看着汴京城回天乏术,外有金人,内有叛乱,如今金人执意要灭宋,写明了更姓,他们这些大臣要如何是好?
皇帝还在,他们都是朝中士大夫;皇帝没了,他们能是什么? ↑返回顶部↑
李太公也老泪纵横,问她事情起末,而后说道:“他若真造反,就反吧!好过叫咱们被那群胡狗欺凌!也好过这个卖国求荣的开封府尹!就是可怜贤婿……”
李娘子何尝不想自家官人,只是身在乱世,谁又能全身而退?
*
那边潘邓信守承诺,见城门开了又关了,这才领着梁山军重新到城门楼前。一来一回之间,林冲已经占领敌营,上万金兵死得死,逃得逃,已有人去南城门报信,只是粘罕还未动作。
潘邓也不在意,阮小五正在陈留驻扎,若是事情紧急,他便率兵前来。
潘邓坐在马上,旁边是林冲和林朔二人,他转头看林朔,“你写完了没?”
林朔在路上删删改改,总算是满意了,从怀里拿了信纸,叫人放到城楼之上扔下来的吊篮里,再由城上守兵用麻绳一点点拽上去。
此便是讨贼檄文。
张叔夜看过之后叹了口气,叫人加急送到宫中,而后问道:“你真心意已决吗?”
第261章 赵桓坠城
潘邓不欲与他多说,回道:“此非我本意,只是势如潮水,人如芥子,被裹挟至此,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讨贼檄文被送到皇宫,赵桓此时正被金军来使催促着去南城门。
粘罕早听得天地巨震,得知有军队到此,占领了北门,心中急切。这些日子形势大好,给自家皇帝的信件之中也夸下了海口,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端,叫他大宋接着存活下来,他哪里有面目回去见吴乞买?
是以粘罕固守于此,并没轻动,而是叫人快速将太上皇以及赵家宗室送上车,当天就运出了汴京城。
在运送皇室的车驾走后,粘罕还不忘催促大宋皇帝,骗他说太上于此,叫他与乃父同聚,共商大事。
朝中已有人猜到金军打得是什么主意了,是以不愿意让皇帝出城自寻死路。可眼下之势,汴京城被金军团团包围,可以说是再无一战之力,敌强我弱,自然是予取予求,皇帝不出城又能如何?
赵桓听了群臣相告,这才明白金军如此行径是有罢黜之心,惊骇之下满心悲痛,却又没有办法,看了金军来信,说道:“父皇在军营之中,他既叫我去团聚,朕身为人子,不能不从。”
群臣悲拗哭泣,“陛下……”
赵桓说是出城,却能拖一天是一天,总要想想别的法子,与金人商议一番。
皇宫迟迟不肯行动,粘罕一面派人打探这伙南面新来的军队是个什么底细,一面左等右等等不来完颜宗望,心中警觉,直觉得局势恐怕有变,当机立断又发了一封急信到汴京皇城。
此信乃是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写的诏书,远道而来,前两日才到汴京城的废国取降诏。
信中写明了大宋皇帝赵桓背弃盟约,此乃人神共怒;先皇开朝之时,也是尔太上皇率先交好,建立盟约,之后大金以诚相待而大宋却屡屡败盟!
朕原以为你成帝位之后会加以改正,却没想依旧重蹈尔父佶之覆辙,许诺割让三镇,却又刀兵相见。我上下均是同仇敌忾,举兵讨之,果然天不佑你无德之地,举族出降。你既为投降之人,戴罪之身,自有异姓之事!朕已宣谕元帅府施行,故此告知,叫你知悉。
而后粘罕还明言,叫皇帝与其子女,嫔妃统统出城,今夜若不出城,便举大军攻伐,屠城汴京!
赵桓看了此信件,整个人汗透衣襟,虚脱地坐在椅上。
大宋官员又收到另一份信件,乃是粘罕叫他们自在群臣之中推选新主,之后在城中贴出告示,告谕百姓,大宋皇帝已被罢黜。此诸多事宜,也都在今晚之前做完!
堂上君臣都默默无言。
众位高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看着汴京城回天乏术,外有金人,内有叛乱,如今金人执意要灭宋,写明了更姓,他们这些大臣要如何是好?
皇帝还在,他们都是朝中士大夫;皇帝没了,他们能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