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00节(2 / 4)
江谌领着人去整理货物,架着一辆马车去码头,江孜三个姑娘家选择慢悠悠的一路逛过去,白策依旧跟在她们身后。
久云县的傍晚果然热闹,路边的小摊都出摊了,叫卖声不断,江孜和胡晴儿仔仔细细的看过去,企图能找到些好东西,只可惜都是些常见的,想来少见且优质的东西,还得是去码头上去掏。
“要不,咱们还是快些去码头上吧。”胡晴儿提议,只是话音一落,肖茹有些兴奋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姑娘,你们瞧那个摊位上的布匹,好好看呀。”
她说的是个摊位离得有些远,围了不少人,是个专卖布匹的摊位。
“似乎不错,咱们去瞧瞧。”胡晴儿看了一眼,拉着江孜快步走过去,肖茹却又被旁边卖首饰的小摊位给吸走了目光,拿起一个素银圈在手上比划了两下,摊主笑眯眯的:“小姑娘,这素银圈没什么花样,但是胜在样式简单,做工也算是精致,价格也不贵的。”
肖茹下意识的摆摆手,她现在是月钱,可是阿娘说了要留着银钱日后赎身,姑娘很好,她脱了奴籍照旧还是能跟在姑娘身边,伺候姑娘。
“喜欢就买。”白策突然凑了过来,摸了摸肖茹的脑袋,完全不容拒绝:“我还没送过你什么礼物,这就当时我提前送你的生辰礼了。”
摊主自然是高兴的,赶紧报了价格,肖茹犹豫片刻,小声道了谢。
布匹摊位上是一位中年女人与她的儿媳妇,都是自家织的布匹,主要以细棉布和细麻布为准,棉布和麻布都是十分轻便透气的布料,只是和棉布的柔软相比,麻布摸起来还是更要粗糙些,织布的人显然手艺极好,摊位上的这些布匹无论是细棉布还是细麻布,都织得平滑细密,且都是十分鲜亮的颜色,还有不少的图样。
“婶子,你说下月家中有喜事,那定然是要用这正红色才好,你瞧瞧这一匹,可是鸳鸯戏水的样式,不是正合适?你就拿这一匹细棉布的,媳妇入门也能知晓你家疼人呀,咱们家的做工在久云县可是出了名的好,你买了绝对不亏的。”
“婶婶,你要给你家小儿子做身衣裳庆祝生辰?那就选这天水蓝的如何?上面纹得翠竹图样呢,日后你家小公子定然如竹般坚韧挺拔呢!”
第549章、久云县(二)
摊位上,梳着妇人发髻的姑娘看起来和江孜差不多大的年纪,真正是能说会道,哄得人眉开眼笑的,个个往外掏钱。
“两位姑娘,可有看中的布料?这可都是我儿媳自己织的,不说能跟那些专卖布料的铺子比,但是这样的做工可都是难得一见的。”摊主收着银钱,瞧见江孜和胡晴儿,赶紧打起招呼来,江孜摸了摸一匹鹅黄的细棉布,是双鱼纹的,寓意生活富足、连年有余、
“你这的布料都是怎么卖的?”胡晴儿问价,她对这个摊位的布料很满意,要知道一般路边摆摊售卖布料的价格是肯定比铺子里便宜的,但是缺点就多了,一是纯色无图样、二是做工一般有的甚至粗糙。
但是这两个缺点,这家摊位上的布料都没有,纯色的布料不是没有,但是有图样的布料也不少,做工平滑细密,至少也属中上等。
“不同色彩不同图样不同料子的价格那都是不一样的,姑娘你手上这匹鹅黄双鱼纹细棉布是六百八十文钱。”摊主看着江孜正在观察那匹鹅黄的布料笑着回答,一般纯色细棉布在六百文一匹,鹅黄属于比较明亮的色彩,再加上图样,六百八十文钱不算贵。
“婶子,如果我多买些的话,能不能便宜些?”江孜又拿起一匹水红色芙蓉花纹的细麻布看了看,依旧非常不错的做工。
“咱们这价格很便宜了,在这久云县摆摊很久了,我这做工和价格大家伙都是知道的,不议价。”摊主笑着拒绝,语气还是很和气的,胡晴儿见状直接说明来意:“我其实是外地商队的,觉得婶子你这布料很不错,想要批量买些,若是您愿意的话,日后定期来您这拿货,就是批量的话,价格还是想要谈一谈的。”
“姑娘,老实说,之前也有外地商队的想要找我们买布匹的,可是我们家就三个人会织布,还要织上图样,因为麻烦,每月织出来的布料并不多,没办法给你们批量拿货的。”摊主还是拒绝了,顿了顿又道:“最近家中所有的布料都在这里了,也不过二十来匹布料,价格也已经很便宜了。”
话说得很明白了,不能批量拿货,不给议价。
江孜和胡晴儿对视一眼,胡晴儿开口了:“行,除了现在这些婶子们想要买的,摊位上的剩下的我都要了,麻烦看下一共多少银钱?”
“行,那要麻烦两位姑娘稍等一会。”摊主显然也有经验了,估计以前也遇到过外地商人,不急不忙的开始清理起摊位上的布料,除去现场已经被调走的,剩余十匹细棉布,十三匹细麻布,每批颜色和图样都不一样,算出来的价格一共是一万三千叁佰文钱,即十三两三百文。
“那得借用下婶子你的推车,帮我们把这些布匹送去福源客栈可好?”胡晴儿直接结清账款,又指了指白策:“离这里也不远,我让我们白叔随你们一起过去。”
说罢,江孜又补充了一句:“白叔,你先跟这位婶子去把这些布匹放回去,我们几个就在这里逛逛,等你过来一起去码头。”
白策和摊主还有她儿媳妇整理好摊位上的布匹,推着离开,肖茹跟在江孜和胡晴儿身后继续逛着小摊位,只是时不时抬手看看手腕上的素银圈,心不在焉的样子让江孜一下子就瞧出来了,笑着问:“刚买的?很喜欢?”
“白叔送的,说是我生辰快到了。”肖茹小声回答,江孜挑挑眉,问:“你娘和白叔,你有什么意见?没意见的话,我觉着等咱们回去了,可以给你娘和白叔举办一场婚礼,热闹一下。”
“婚礼?我,我没什么意见啊。”肖茹眨了眨眼,回答得很认真:“只要阿娘高兴就好了。”
“那挺好的,到时候我也来讨杯喜酒。”胡晴儿听见了,立刻笑眯眯的扭头过来:“讨份喜气。”
“还讨份喜气?等这次回去,也差不多该我们讨你的喜气啦!”江孜见状立刻笑道,胡晴儿难得的红了脸,轻哼一声:“别在外头瞎说,我和你哥还没确定呢。” ↑返回顶部↑
久云县的傍晚果然热闹,路边的小摊都出摊了,叫卖声不断,江孜和胡晴儿仔仔细细的看过去,企图能找到些好东西,只可惜都是些常见的,想来少见且优质的东西,还得是去码头上去掏。
“要不,咱们还是快些去码头上吧。”胡晴儿提议,只是话音一落,肖茹有些兴奋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姑娘,你们瞧那个摊位上的布匹,好好看呀。”
她说的是个摊位离得有些远,围了不少人,是个专卖布匹的摊位。
“似乎不错,咱们去瞧瞧。”胡晴儿看了一眼,拉着江孜快步走过去,肖茹却又被旁边卖首饰的小摊位给吸走了目光,拿起一个素银圈在手上比划了两下,摊主笑眯眯的:“小姑娘,这素银圈没什么花样,但是胜在样式简单,做工也算是精致,价格也不贵的。”
肖茹下意识的摆摆手,她现在是月钱,可是阿娘说了要留着银钱日后赎身,姑娘很好,她脱了奴籍照旧还是能跟在姑娘身边,伺候姑娘。
“喜欢就买。”白策突然凑了过来,摸了摸肖茹的脑袋,完全不容拒绝:“我还没送过你什么礼物,这就当时我提前送你的生辰礼了。”
摊主自然是高兴的,赶紧报了价格,肖茹犹豫片刻,小声道了谢。
布匹摊位上是一位中年女人与她的儿媳妇,都是自家织的布匹,主要以细棉布和细麻布为准,棉布和麻布都是十分轻便透气的布料,只是和棉布的柔软相比,麻布摸起来还是更要粗糙些,织布的人显然手艺极好,摊位上的这些布匹无论是细棉布还是细麻布,都织得平滑细密,且都是十分鲜亮的颜色,还有不少的图样。
“婶子,你说下月家中有喜事,那定然是要用这正红色才好,你瞧瞧这一匹,可是鸳鸯戏水的样式,不是正合适?你就拿这一匹细棉布的,媳妇入门也能知晓你家疼人呀,咱们家的做工在久云县可是出了名的好,你买了绝对不亏的。”
“婶婶,你要给你家小儿子做身衣裳庆祝生辰?那就选这天水蓝的如何?上面纹得翠竹图样呢,日后你家小公子定然如竹般坚韧挺拔呢!”
第549章、久云县(二)
摊位上,梳着妇人发髻的姑娘看起来和江孜差不多大的年纪,真正是能说会道,哄得人眉开眼笑的,个个往外掏钱。
“两位姑娘,可有看中的布料?这可都是我儿媳自己织的,不说能跟那些专卖布料的铺子比,但是这样的做工可都是难得一见的。”摊主收着银钱,瞧见江孜和胡晴儿,赶紧打起招呼来,江孜摸了摸一匹鹅黄的细棉布,是双鱼纹的,寓意生活富足、连年有余、
“你这的布料都是怎么卖的?”胡晴儿问价,她对这个摊位的布料很满意,要知道一般路边摆摊售卖布料的价格是肯定比铺子里便宜的,但是缺点就多了,一是纯色无图样、二是做工一般有的甚至粗糙。
但是这两个缺点,这家摊位上的布料都没有,纯色的布料不是没有,但是有图样的布料也不少,做工平滑细密,至少也属中上等。
“不同色彩不同图样不同料子的价格那都是不一样的,姑娘你手上这匹鹅黄双鱼纹细棉布是六百八十文钱。”摊主看着江孜正在观察那匹鹅黄的布料笑着回答,一般纯色细棉布在六百文一匹,鹅黄属于比较明亮的色彩,再加上图样,六百八十文钱不算贵。
“婶子,如果我多买些的话,能不能便宜些?”江孜又拿起一匹水红色芙蓉花纹的细麻布看了看,依旧非常不错的做工。
“咱们这价格很便宜了,在这久云县摆摊很久了,我这做工和价格大家伙都是知道的,不议价。”摊主笑着拒绝,语气还是很和气的,胡晴儿见状直接说明来意:“我其实是外地商队的,觉得婶子你这布料很不错,想要批量买些,若是您愿意的话,日后定期来您这拿货,就是批量的话,价格还是想要谈一谈的。”
“姑娘,老实说,之前也有外地商队的想要找我们买布匹的,可是我们家就三个人会织布,还要织上图样,因为麻烦,每月织出来的布料并不多,没办法给你们批量拿货的。”摊主还是拒绝了,顿了顿又道:“最近家中所有的布料都在这里了,也不过二十来匹布料,价格也已经很便宜了。”
话说得很明白了,不能批量拿货,不给议价。
江孜和胡晴儿对视一眼,胡晴儿开口了:“行,除了现在这些婶子们想要买的,摊位上的剩下的我都要了,麻烦看下一共多少银钱?”
“行,那要麻烦两位姑娘稍等一会。”摊主显然也有经验了,估计以前也遇到过外地商人,不急不忙的开始清理起摊位上的布料,除去现场已经被调走的,剩余十匹细棉布,十三匹细麻布,每批颜色和图样都不一样,算出来的价格一共是一万三千叁佰文钱,即十三两三百文。
“那得借用下婶子你的推车,帮我们把这些布匹送去福源客栈可好?”胡晴儿直接结清账款,又指了指白策:“离这里也不远,我让我们白叔随你们一起过去。”
说罢,江孜又补充了一句:“白叔,你先跟这位婶子去把这些布匹放回去,我们几个就在这里逛逛,等你过来一起去码头。”
白策和摊主还有她儿媳妇整理好摊位上的布匹,推着离开,肖茹跟在江孜和胡晴儿身后继续逛着小摊位,只是时不时抬手看看手腕上的素银圈,心不在焉的样子让江孜一下子就瞧出来了,笑着问:“刚买的?很喜欢?”
“白叔送的,说是我生辰快到了。”肖茹小声回答,江孜挑挑眉,问:“你娘和白叔,你有什么意见?没意见的话,我觉着等咱们回去了,可以给你娘和白叔举办一场婚礼,热闹一下。”
“婚礼?我,我没什么意见啊。”肖茹眨了眨眼,回答得很认真:“只要阿娘高兴就好了。”
“那挺好的,到时候我也来讨杯喜酒。”胡晴儿听见了,立刻笑眯眯的扭头过来:“讨份喜气。”
“还讨份喜气?等这次回去,也差不多该我们讨你的喜气啦!”江孜见状立刻笑道,胡晴儿难得的红了脸,轻哼一声:“别在外头瞎说,我和你哥还没确定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