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3)
参加通车典礼的名单出来,就引起很多文官不满,德高望重的官员都没资格参加,那些内务府造办处的匠人竟然可以参加。
海望最不爱听这话,“现在不是造办处了,是制造局。”
“不管是什么,也是内务府的衙门。”
内务府的衙门,就是皇家的奴才。再有本事也上不得台面。
海望其实想过把制造局从内务府分出来,但他知道皇上不会同意的,制造局的技术,必须掌握在皇家手里。
可随着各地都开办了分局,制造局的事务越来越多,内务府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解决制造局的问题了。
海望靠着自己这些年在内务府的威望,还能压住下面人,换一个制造局总管大臣,恐怕要出乱子。
海望这两年身体也不好,估计自己干不了几年了。他一直在给自己寻找接班人。
二阿哥身份尊贵,还懂技术,皇上对他绝对信任,来管制造局是最合适的。
第78章 早就知道
通车典礼办得很隆重,随着乾隆的仪仗进入车站,站内响起乐声。
这是允禄带着礼部官员们新编的乐曲,以后就放在通车典礼上用。
傅恒带着铁路司衙门的官员在旁跪迎,三呼万岁。
乾隆亲自把傅恒扶起来,等礼部官员说吉时已到,才走向停在轨道上的火车。
经过反复试验,这个火车拉了九节车厢,前面四节装货,还有一节拉煤炭和木炭,后面四节坐人。
乾隆在傅恒等人的指引下,上了倒数第二节 车厢。
这车厢就是专门为他打造的。
永璜、永琏、永璋跟在后面,上了车虽然惊叹,但也不敢大呼小叫。
永璜就悄声问永琏:“这车的窗户能开吗?”
永琏道;“当然可以,车里需要通风,但是在火车行驶的时候不好开,会有煤灰飘起来。”
这车厢他之前就参观过了,设计的时候他还参与讨论了。
乾隆坐到位置上,三位皇子坐在他身后。傅
恒坐在乾隆对面,给他介绍这趟车经过的站点。
京张铁路要经过八达岭,铁路司在铺设铁路之前,就反复勘察这段地形地貌,设计出了人字形铁路。这段路也是铺设最艰难的。
这车从南口出发,经过居庸关、八达岭、宣化,最后到达张家口。全程大约需要六个小时。
乾隆今日只从南口坐到居庸关,然后坐马车回京。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火车缓缓驶出站台。
几个小少年忍不住趴在车窗边往外看,窗外景色迅速后退。
“好快呀!”弘曕道:“之前听你们说时速多少,我想象不到,这回算是明白了。如果各省都能有火车就好了。”
乾隆也在想这个问题,这车比他想象的舒服,车厢比上回在南苑试行的小火车宽敞多了,玻璃窗也敞亮。 ↑返回顶部↑
海望最不爱听这话,“现在不是造办处了,是制造局。”
“不管是什么,也是内务府的衙门。”
内务府的衙门,就是皇家的奴才。再有本事也上不得台面。
海望其实想过把制造局从内务府分出来,但他知道皇上不会同意的,制造局的技术,必须掌握在皇家手里。
可随着各地都开办了分局,制造局的事务越来越多,内务府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解决制造局的问题了。
海望靠着自己这些年在内务府的威望,还能压住下面人,换一个制造局总管大臣,恐怕要出乱子。
海望这两年身体也不好,估计自己干不了几年了。他一直在给自己寻找接班人。
二阿哥身份尊贵,还懂技术,皇上对他绝对信任,来管制造局是最合适的。
第78章 早就知道
通车典礼办得很隆重,随着乾隆的仪仗进入车站,站内响起乐声。
这是允禄带着礼部官员们新编的乐曲,以后就放在通车典礼上用。
傅恒带着铁路司衙门的官员在旁跪迎,三呼万岁。
乾隆亲自把傅恒扶起来,等礼部官员说吉时已到,才走向停在轨道上的火车。
经过反复试验,这个火车拉了九节车厢,前面四节装货,还有一节拉煤炭和木炭,后面四节坐人。
乾隆在傅恒等人的指引下,上了倒数第二节 车厢。
这车厢就是专门为他打造的。
永璜、永琏、永璋跟在后面,上了车虽然惊叹,但也不敢大呼小叫。
永璜就悄声问永琏:“这车的窗户能开吗?”
永琏道;“当然可以,车里需要通风,但是在火车行驶的时候不好开,会有煤灰飘起来。”
这车厢他之前就参观过了,设计的时候他还参与讨论了。
乾隆坐到位置上,三位皇子坐在他身后。傅
恒坐在乾隆对面,给他介绍这趟车经过的站点。
京张铁路要经过八达岭,铁路司在铺设铁路之前,就反复勘察这段地形地貌,设计出了人字形铁路。这段路也是铺设最艰难的。
这车从南口出发,经过居庸关、八达岭、宣化,最后到达张家口。全程大约需要六个小时。
乾隆今日只从南口坐到居庸关,然后坐马车回京。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火车缓缓驶出站台。
几个小少年忍不住趴在车窗边往外看,窗外景色迅速后退。
“好快呀!”弘曕道:“之前听你们说时速多少,我想象不到,这回算是明白了。如果各省都能有火车就好了。”
乾隆也在想这个问题,这车比他想象的舒服,车厢比上回在南苑试行的小火车宽敞多了,玻璃窗也敞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