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2 / 3)
这半月来,她确实乖巧。或临窗摹写《灵飞经》,或在暖阁调制蔷薇露分赠宫人。偶尔兴起,还会唤尚服局的女官来量体裁衣。天水碧的云锦要配墨玉嵌银丝耳珰,海棠红的缂丝裙需搭羊脂玉禁步,挑剔得连尚衣女官都暗自咋舌。
天气晴好时,她便乘着步辇往各宫串门。有时在郑淑妃处赏花,有时去冯昭仪宫里品鉴新得的字画。整日里不过吃茶赏花,活脱脱是个富贵闲人。
宋檀初时疑心,后来见她与郑淑妃交好,倒也放下几分戒心。
因为郑淑妃是郑太傅之女,其父曾对庆帝有授业之恩,故而庆帝登上皇位后,就将其父擢升为太傅,不过是个虚名而已。但郑淑妃自幼受教于太傅府中,言谈举止皆是标准的京城贵女风范,与何年未出阁时的性情颇为相契。
更关键的是,郑淑妃是宋皇后的人。据淑妃所言,两人每日相聚,不过品茗赏花,聊些京城时新花样,偶尔谈及选秀的闲话,从不涉及时政要事。
“我不过担心你不肯接受我这番心意......”宋檀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意,“御膳房晨起是不做点心的,偏你素来只用现烤的糕点,每日晨起又要服用太医开得滋补汤药,我怕你受不住那汤药的苦,这才破例为你开了小灶,你倒是一点不领情。”
何年侧首避开他的视线,青丝垂落掩住半边面容,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脸上投下细碎光影。
宋檀忽的矮下身来,衣袍下摆扫过青砖地面。他仰着脸瞧她,眼底映着窗外透进来的朝阳,浮着层薄薄的笑,像年少时每次惹恼她后那般,认错认得又快又诚恳。
“是我多事了。往后这些点心,你爱尝便尝,爱赏人便赏人,我绝不再多嘴半句。”
他声音放得极轻,尾音带着点讨饶的意味,恍惚还是当年那个讨她欢心的少年郎。只是那腰间蹀躞带上的银鱼符,在晨光中泛着冷冰冰的光。
“小事罢了!”何年欲起身,却被宋檀摁住了肩膀,她下意识推开,却听他道,“听说秋娘近日对选秀名录格外上心,秋娘问这个做什么?”
何年身子一僵,坐着没有动,宋檀手指轻柔抚着她浓密的乌发,温声道,“你问那些宫人,不如问我?”
何年反应过来,猛地起身,青丝如流水般从他指间滑落。
“不过闲来好奇罢了。”她退后半步,裙裾扫落梳子,“满宫娘娘都在议论此事,宋勾当连这也要过问?”
宋檀凝视着空落的掌心,忽地低笑。那笑意未达眼底,倒像深秋的薄霜冷而脆,一触即碎。
“秋娘何必如此紧张?”他指尖轻捻,仿佛还能感受到她发丝的余温,“我不过同你一样......心生好奇罢了。”
他垂眸看着掌纹,忽觉自己犹如一棵执拗的苍松,从幼时起,每一圈年轮都固执地朝着她的方向生长。以至于每一圈象征时间和经历的年轮,都等同于秋娘本身。若要他忘记她,除非将这树连根拔起,焚作灰烬,让那刻入骨髓的过往,都碾作齑粉。
宋檀放下袖子,终是放软了语气,“陛下不欲劳师动众,只在三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嫡女中遴选。本朝三品以上官员不过几十位,适龄且符合嫡女条件的,更是屈指可数。据我所知,初选二十余人,经陛下御览画像,最终定了十二位贵女。她们分别是......”
他略作停顿,目光在女娘面上逡巡,细细描摹着她眉间每一丝变化。
何年不悦道,“你要说便说完,这般吞吞吐吐作甚?大早上过来吊人胃口!疏影,送客!”
宋檀失笑道,“入选者皆是名门闺秀,譬如枢密使林牧的嫡女林清梧,刑部尚书张希颖的幼女张琬,参知政事韩焘之女韩望舒,监察御史张贞之女张令仪,广南西路安抚使程景明次女程雪昭,淮东宣抚使周明远之女周玉致......”
“还有一位......”宋檀倾身向前,凝视着女娘骤然绷紧的秀颈,“便是秋娘的胞妹沈初霁......”
宋檀声音里含着玩味,“本来还应该有御史中臣郭路之女郭静姝,可惜啊,新春宴发生那样的事情,天子已赐婚她与周佑宁了......”
宋檀抬起眼帘时,眸中带着洞悉一切的光。
“他们这份姻缘......若说没有秋娘撮合,我是断不肯信的。你说......我是该唤你一声秋娘,还是......红娘?”
香炉青烟袅袅,映得何年面色朦胧。
她缓缓执起案上玉梳,“宋勾当说笑了。”梳齿划过发丝发出轻微细响,“郑淑妃还等着我去赏梅,若我将名录的事情告知她,宋勾当不介意吧?”
“但说无妨。”宋檀直起身,“明日圣旨便会晓谕六宫。”
何年已转身面向铜镜,执起描眉的螺子黛,铜镜映出她波澜不惊的双眸。
“既如此......”她透过镜中倒影看他,“我要梳妆了,宋勾当请自便。” ↑返回顶部↑
天气晴好时,她便乘着步辇往各宫串门。有时在郑淑妃处赏花,有时去冯昭仪宫里品鉴新得的字画。整日里不过吃茶赏花,活脱脱是个富贵闲人。
宋檀初时疑心,后来见她与郑淑妃交好,倒也放下几分戒心。
因为郑淑妃是郑太傅之女,其父曾对庆帝有授业之恩,故而庆帝登上皇位后,就将其父擢升为太傅,不过是个虚名而已。但郑淑妃自幼受教于太傅府中,言谈举止皆是标准的京城贵女风范,与何年未出阁时的性情颇为相契。
更关键的是,郑淑妃是宋皇后的人。据淑妃所言,两人每日相聚,不过品茗赏花,聊些京城时新花样,偶尔谈及选秀的闲话,从不涉及时政要事。
“我不过担心你不肯接受我这番心意......”宋檀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意,“御膳房晨起是不做点心的,偏你素来只用现烤的糕点,每日晨起又要服用太医开得滋补汤药,我怕你受不住那汤药的苦,这才破例为你开了小灶,你倒是一点不领情。”
何年侧首避开他的视线,青丝垂落掩住半边面容,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脸上投下细碎光影。
宋檀忽的矮下身来,衣袍下摆扫过青砖地面。他仰着脸瞧她,眼底映着窗外透进来的朝阳,浮着层薄薄的笑,像年少时每次惹恼她后那般,认错认得又快又诚恳。
“是我多事了。往后这些点心,你爱尝便尝,爱赏人便赏人,我绝不再多嘴半句。”
他声音放得极轻,尾音带着点讨饶的意味,恍惚还是当年那个讨她欢心的少年郎。只是那腰间蹀躞带上的银鱼符,在晨光中泛着冷冰冰的光。
“小事罢了!”何年欲起身,却被宋檀摁住了肩膀,她下意识推开,却听他道,“听说秋娘近日对选秀名录格外上心,秋娘问这个做什么?”
何年身子一僵,坐着没有动,宋檀手指轻柔抚着她浓密的乌发,温声道,“你问那些宫人,不如问我?”
何年反应过来,猛地起身,青丝如流水般从他指间滑落。
“不过闲来好奇罢了。”她退后半步,裙裾扫落梳子,“满宫娘娘都在议论此事,宋勾当连这也要过问?”
宋檀凝视着空落的掌心,忽地低笑。那笑意未达眼底,倒像深秋的薄霜冷而脆,一触即碎。
“秋娘何必如此紧张?”他指尖轻捻,仿佛还能感受到她发丝的余温,“我不过同你一样......心生好奇罢了。”
他垂眸看着掌纹,忽觉自己犹如一棵执拗的苍松,从幼时起,每一圈年轮都固执地朝着她的方向生长。以至于每一圈象征时间和经历的年轮,都等同于秋娘本身。若要他忘记她,除非将这树连根拔起,焚作灰烬,让那刻入骨髓的过往,都碾作齑粉。
宋檀放下袖子,终是放软了语气,“陛下不欲劳师动众,只在三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嫡女中遴选。本朝三品以上官员不过几十位,适龄且符合嫡女条件的,更是屈指可数。据我所知,初选二十余人,经陛下御览画像,最终定了十二位贵女。她们分别是......”
他略作停顿,目光在女娘面上逡巡,细细描摹着她眉间每一丝变化。
何年不悦道,“你要说便说完,这般吞吞吐吐作甚?大早上过来吊人胃口!疏影,送客!”
宋檀失笑道,“入选者皆是名门闺秀,譬如枢密使林牧的嫡女林清梧,刑部尚书张希颖的幼女张琬,参知政事韩焘之女韩望舒,监察御史张贞之女张令仪,广南西路安抚使程景明次女程雪昭,淮东宣抚使周明远之女周玉致......”
“还有一位......”宋檀倾身向前,凝视着女娘骤然绷紧的秀颈,“便是秋娘的胞妹沈初霁......”
宋檀声音里含着玩味,“本来还应该有御史中臣郭路之女郭静姝,可惜啊,新春宴发生那样的事情,天子已赐婚她与周佑宁了......”
宋檀抬起眼帘时,眸中带着洞悉一切的光。
“他们这份姻缘......若说没有秋娘撮合,我是断不肯信的。你说......我是该唤你一声秋娘,还是......红娘?”
香炉青烟袅袅,映得何年面色朦胧。
她缓缓执起案上玉梳,“宋勾当说笑了。”梳齿划过发丝发出轻微细响,“郑淑妃还等着我去赏梅,若我将名录的事情告知她,宋勾当不介意吧?”
“但说无妨。”宋檀直起身,“明日圣旨便会晓谕六宫。”
何年已转身面向铜镜,执起描眉的螺子黛,铜镜映出她波澜不惊的双眸。
“既如此......”她透过镜中倒影看他,“我要梳妆了,宋勾当请自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