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 / 3)
“那将军?”疏影露出惶惑的表情。
“先不要管将军。”何年搁下笔,正色道,“当务之急,是要在这深宫里站稳脚跟。”
“记着......”何年附在疏影耳边,压低声音道,“从今往后,你只需做好两件事即可。”
“一是管理好清漪宫的宫女,确保我过得舒心惬意。二是,平日装作闲来无事,在各处走动走动。与那些宫女嬷嬷们闲话家常时,探听清楚各宫娘娘的脾性喜好,理清这深宫里的亲疏远近。”
“切记,”她抬眸,眼底映着跳动的烛火,“要如家常闲谈般自然,莫叫人瞧出半分刻意。”
第129章
◎宫中生活◎
冬日的晨光攀过清漪宫高耸的宫墙时,已然褪尽了温度,只余下一层薄纱似的清辉,若有若无地覆在琉璃瓦上。
何年倚在雕花窗棂旁,看着庭院里那株老梨树投下的影子一寸寸缩短。霜花在窗纸上渐渐消融,留下蜿蜒水痕。
“夫人,郑淑妃方才遣人过来,邀您去赏她新得的绿萼梅。”
何年甫入清漪宫,便依礼往各宫送了见面礼。
给刘贤妃的是龙泉窑青瓷香炉,郑淑妃的是岭南进贡的龙脑香珠,冯昭仪的是苏州绣娘新制的金线璎珞项圈,其余各宫妃嫔,则各得一匣上好的松烟墨。
因宋檀的长姐曾执掌六宫,他常伴长姐左右,对各宫娘娘的喜好了如指掌,礼物自然送的妥帖周到。
几日后,回礼便纷至沓来。
刘贤妃回赠一对鎏金香兽,郑淑妃差人送来珍品绿萼梅一株,其余妃嫔亦以珠宝首饰相赠。邻近宫殿的几位贵人,更是亲临清漪宫,表面上是回礼,实则都想亲眼看看这位曾名动京城的沈家女、将军妻。
何年来者不拒,摆出一副深宫无聊的模样,与诸位娘娘小主们相谈甚欢。其中,她与郑淑妃走动最为频繁,二人时常品茗赏花,倒真显出几分亲密来。
这会儿,何年听到宫女禀告淑妃邀请赏梅,她不由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身时唇角已噙着恰到好处的浅笑。
“知道了。你去回淑妃娘娘,说我梳完妆,待太医请过脉,便去她宫中一同赏梅。”
她慵懒地抬手理了理鬓发,八名宫女鱼贯而入,或捧锦缎华服,或执象牙玉梳。何年端坐于菱花镜前,任由她们侍弄妆扮,恍若一尊精致的瓷偶。
“夫人今日想梳什么发式?”流萤屈膝行礼,声音柔和却不失持重。
这八名贴身宫女皆是宋檀精心挑选,尤其流萤曾在宋皇后身边侍奉多年,最是精明能干。如今宋皇后幽居冷宫,这些旧人便被安插到何年身边,明为侍奉,实为监视。
何年恍若未觉其中深意,葱指轻点妆奁,拈起一支累丝金凤簪在发间比了比,“梳个与上回相似的发髻,不过要更精巧些。”
她眼波流转,唇角噙着骄纵的笑意,“最好让人一见就移不开眼。”
又转向一旁捧着香炉的疏影,“将御膳房晨起送来的酥酪樱桃蜜、金乳玫瑰饼各备一份,给冯昭仪送去。”她轻抚衣袖上绣着的缠枝纹,语气亲昵,“就说我今日不得闲,明日定去寻她说话。”
“秋娘好雅兴。”宋檀的声音突然从屏风后传来,这些日子,他总是这般神出鬼没,时而带些精巧的吃食,时而捎来稀罕的玩物。一如往昔,送到她跟前的永远都是最上乘的物件。
见宫女正端着那两碟精致点心,要往冯昭仪处去,宋檀眸色一沉,“我特意吩咐御膳房晨起新做的,倒不见你珍惜。这般满宫里散,知道的道是秋娘大方,不知道的......”他轻笑一声,意有所指道,“还以为秋娘是在借花献佛,暗中结党呢。”
何年心头一紧。她日日往各宫送东西,就是要让六宫嫔妃都瞧见,她清漪宫的一应供给都是顶尖的。这般狐假虎威,才能引得那些势利眼的妃嫔主动攀附。
“宋勾当何时变得这般小气?”何年倒打一耙,“你日日送这些来,我若全吃了,怕是要胖得连宫门都挤不出去。这么好的东西,我吃不下扔了岂不可惜?”
宋檀目光在她面上打量着,似乎在辨别真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