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祝余皱着眉,时间隔得太久,她只记得有这么回事,但确实想不起来那人长什么样子,而自己又说了什么。
澄心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当时板着脸,对他说‘不行,太危险了。’说完小孩的脸色都白了,后面就再也没见过他来找咱们。”
“对了。”
澄心又想起来,“他还送过一把剑给你。”她也是说着说着才想起,那时候十三月出任务,比预计的回来晚了些,入京之后祝余先去了本部见安昭,其他人在小院的屋檐下发现了一只剑匣,上边还有张字条,可惜那日落了雨,看不清上边的字迹。
那柄剑祝余记得,上好的材料锻造,看着并非凡品,只是她用惯了拒霜剑,又不知是谁送的,搁置久了也是浪费,于是后来她便转赠给了宋青来。
“你怎么会知道是他送的?”祝余问她。
澄心扒了口饭,朝她摆摆手指,说:“是后来我出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他,他还问我你喜不喜欢那柄剑。”
但随后十三月便被卷入了一桩案子,分身乏术,她忙着跟朝廷的人兜圈子,便把这事给忘了,也不知后来那小孩还有没有来过小院。
祝余喝了口汤,没有说话,此事本就与她无关,如今得知,她虽有歉疚几分,但也没什么感觉,在宵衣卫的那些日子,重生之前她便已经在计划着叛逃,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再与宵衣卫中人为伍。
何况,那时她其实是想再见萧持钧一面的。
只是阴差阳错,欠了人家一把好剑。
【作者有话说】
滴——日更卡[猫爪]
第59章 醉意朦胧
◎“将月,你醉了。”◎
有了蒙烟和裴溪的助力,雾灵山下的村民很快便安置完毕,安平侯府带来的工匠在附近寻了适宜造房子的坡地,由各处的保长牵头,官府来人登记造册,而后便统一开始修筑新的居所。
祝余的身子经过十一和各位医师的重重诊治后终于恢复如初,结束了她只能待在山上干着急的日子。
因着山下已开始动工修屋子,书堂便给孩子们停了课,由崔南山和其他举子文人领头,驻扎在山下的村子里,给村民们帮忙,顺便让孩子们观摩工匠们的技艺。
一时间,潮生门就剩下山上的空壳,人都派往各处进行施救安置。
澄心自永州带回来不少的收益,那时在青州祝余给了她一份册子,上面是她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写下的各处后起的富商名册,澄心是个心思活络的,带着这份册子在各处出资找生意做,与蒙烟便是因此结识。
原本是想要将这些银钱都带回潮生门给叶玄,她们救下这些人,住着叶玄的地方,吃着叶玄的米粮,合该给他准备些钱财。只是刚好碰上水灾和大疫,事急从权,叶玄和十三月都将家底搭了进去,也就没必要再分什么你我。
穆阳河在蜀地的西边,锦州的末端,如今雨季刚过,知州正带着人在抢修河道加筑堤坝,祝余今日便是要和萧持钧去穆阳河送些银钱和物资。
艳阳高照,一路上都是被晒裂的泥土块,前些日子京中传信给萧持钧,说不日便会有朝廷的赈灾人员赶往蜀地,只是路途遥远,还需要些时日。
沿着河道一路往上游走,祝余和萧持钧一面赶路一面记录沿途还需救助的村子名姓,他们初入蜀地时还是初夏,如今那时的赤霞岭绿树成荫,百姓安居劳作,一派祥和,如今被大水侵袭,绿意被泥水掩盖,天地之间只剩下洪水席卷离去后的荒凉。
到达穆阳河时,正遇上修筑堤坝的工人们用午饭,祝余的车队从一旁经过,瞥见他们手中的大粗碗,里头是些窝头一般大东西,上边还有些咸菜和黄豆,不见半点荤腥,分量也小。一旁的工地上还有些木制的大桶,里边是前些时日黄老汉特地给穆阳河工地配的解暑凉茶。
↑返回顶部↑
澄心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当时板着脸,对他说‘不行,太危险了。’说完小孩的脸色都白了,后面就再也没见过他来找咱们。”
“对了。”
澄心又想起来,“他还送过一把剑给你。”她也是说着说着才想起,那时候十三月出任务,比预计的回来晚了些,入京之后祝余先去了本部见安昭,其他人在小院的屋檐下发现了一只剑匣,上边还有张字条,可惜那日落了雨,看不清上边的字迹。
那柄剑祝余记得,上好的材料锻造,看着并非凡品,只是她用惯了拒霜剑,又不知是谁送的,搁置久了也是浪费,于是后来她便转赠给了宋青来。
“你怎么会知道是他送的?”祝余问她。
澄心扒了口饭,朝她摆摆手指,说:“是后来我出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他,他还问我你喜不喜欢那柄剑。”
但随后十三月便被卷入了一桩案子,分身乏术,她忙着跟朝廷的人兜圈子,便把这事给忘了,也不知后来那小孩还有没有来过小院。
祝余喝了口汤,没有说话,此事本就与她无关,如今得知,她虽有歉疚几分,但也没什么感觉,在宵衣卫的那些日子,重生之前她便已经在计划着叛逃,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再与宵衣卫中人为伍。
何况,那时她其实是想再见萧持钧一面的。
只是阴差阳错,欠了人家一把好剑。
【作者有话说】
滴——日更卡[猫爪]
第59章 醉意朦胧
◎“将月,你醉了。”◎
有了蒙烟和裴溪的助力,雾灵山下的村民很快便安置完毕,安平侯府带来的工匠在附近寻了适宜造房子的坡地,由各处的保长牵头,官府来人登记造册,而后便统一开始修筑新的居所。
祝余的身子经过十一和各位医师的重重诊治后终于恢复如初,结束了她只能待在山上干着急的日子。
因着山下已开始动工修屋子,书堂便给孩子们停了课,由崔南山和其他举子文人领头,驻扎在山下的村子里,给村民们帮忙,顺便让孩子们观摩工匠们的技艺。
一时间,潮生门就剩下山上的空壳,人都派往各处进行施救安置。
澄心自永州带回来不少的收益,那时在青州祝余给了她一份册子,上面是她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写下的各处后起的富商名册,澄心是个心思活络的,带着这份册子在各处出资找生意做,与蒙烟便是因此结识。
原本是想要将这些银钱都带回潮生门给叶玄,她们救下这些人,住着叶玄的地方,吃着叶玄的米粮,合该给他准备些钱财。只是刚好碰上水灾和大疫,事急从权,叶玄和十三月都将家底搭了进去,也就没必要再分什么你我。
穆阳河在蜀地的西边,锦州的末端,如今雨季刚过,知州正带着人在抢修河道加筑堤坝,祝余今日便是要和萧持钧去穆阳河送些银钱和物资。
艳阳高照,一路上都是被晒裂的泥土块,前些日子京中传信给萧持钧,说不日便会有朝廷的赈灾人员赶往蜀地,只是路途遥远,还需要些时日。
沿着河道一路往上游走,祝余和萧持钧一面赶路一面记录沿途还需救助的村子名姓,他们初入蜀地时还是初夏,如今那时的赤霞岭绿树成荫,百姓安居劳作,一派祥和,如今被大水侵袭,绿意被泥水掩盖,天地之间只剩下洪水席卷离去后的荒凉。
到达穆阳河时,正遇上修筑堤坝的工人们用午饭,祝余的车队从一旁经过,瞥见他们手中的大粗碗,里头是些窝头一般大东西,上边还有些咸菜和黄豆,不见半点荤腥,分量也小。一旁的工地上还有些木制的大桶,里边是前些时日黄老汉特地给穆阳河工地配的解暑凉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