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得不承认杨行嘉手腕的确过硬,从郭府手中夺过了刑狱大权,眼下是圣人最好用的刀。倘若溃堤案查得顺利,郭家如他愿倒台,那杨行嘉顶着杨府宗子的身份,又有鸣凤司的权力,朝上第一人也只是时日问题。
  这一日沈谙又来了。他来得越勤,就说明事态到了越紧张的关头。
  白雪亭有一搭没一搭隔窗听着,原来她养病的这几天,长安城里不大太平。
  先是长年镇守东北边境的大将军李枢回京述职,领着一票训练有素的重霄军入驻北大营。又是运往江南的盐船忽然倾覆,圣人急召大理寺沈知隐入神龙殿,预备设立专职钦察使,此案一应奏章也从延嘉殿移到了神龙殿——因这次的盐运使是郭皇后族弟,皇后需要避嫌。
  世人都以为圣人快在佛堂寺庙里圆寂了,谁知今秋他却忽然清醒过来,换了个人似的,重重手腕堪称雷霆之势。
  这等紧要关头,杨纵也日日放下身段来和杨谈商榷谋划。他没好气地瞥了眼在庭院画画的白雪亭,“我与行嘉有要事相商,宫莲,带你们少夫人离远点。”
  杨谈当即推门出来,冷脸看着杨纵。不用说话,杨纵立刻就收了那张死人脸,夹着尾巴走进书房。
  杨侍中这么多年一直被郭迁压着一头,好容易等到杨谈掌权鸣凤司,再不情愿也得向出息的儿子低头。现在他老人家也看明白了,他这儿媳妇根本不是行嘉的宿仇,就是他的眼珠子心头血。郭询还以为赐婚能赐出一场血光之灾,其实根本是误打误撞续了红线。
  可惜郭皇后一世英名,竟被个小丫头片子糊弄过去。
  十月初四,诏谕发到鸣凤司,命杨行嘉与沈知隐为江南道巡按,查察盐船案,不日启程。
  与此同时,白雪亭收到了一封密信,上面简简单单几个字——
  随行江南,暗杀汝夫。
  第55章 “等到事情结束之后,你愿不愿意回来做舒王妃?”
  郭询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她只有十七岁。
  乾德尚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一个个都还未定亲,郭询有着最高贵的身份,漂亮到艳冠群芳。人人都奉承她,便是做太子妃也不为过。
  但郭询不喜欢太子,文士都有一样的毛病,温吞表象下是诡谲的心机,一句话十个字藏着三万个机锋,她应付不来。
  她是数一数二的貌美女郎,应该嫁个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寻常的长安世家不会送自家儿孙去当边军,只有一个李枢,从小就冷硬得像一柄重剑,十三岁就能单手提起六十斤重的长枪。如今二十一岁,将要赴边。
  郭询从来是火一样的性子,喜欢的绸缎珠宝要争,破格的县主封号她要争,心仪的男子她更不会放下。
  她没有想过李枢不接受她的剖白。
  郭询呼风唤雨的人生第一次“求不得”。
  她张开双臂拦住李枢去路,气恼道:“什么道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不喜欢我你能喜欢谁?”
  李枢背手站在原地,面无表情,他说,阿询,你要允许有人的一生中没有情爱。
  郭询从不讲道理,“我说我想要嫁给你,不是请求,是告知。李玄霄,四海之内皇城脚下,没有我郭询要不到的东西!”
  她年轻得不知好歹,辨不清长安已在风云涌动中分割了立场派别。乾德与李溢要斩下清除世家的第一刀,昭惠、白江魏徐是他们磅礴的后备力量。
  而郭询,其实站在这些人的对面。
  她不是顾拂弦,不曾读过圣贤书。她频繁去大慈恩寺后山听他们论道,只是因为李枢在那里。很多话她听不懂,就靠在江露华肩膀上睡觉,顾拂弦为她盖上李枢的外袍。
  郭询不曾想过,她最终得不到这个人。那年笨拙蛮横,她更想不到,是李枢亲手将她推进长安的阴翳中,从此她一生挣扎于政斗漩涡,再也回不到慈恩寺后山昏昏欲睡的那些日子。
  李枢赴边之前给她送来一封信,那时郭询已经懵懂知道长安局势,知道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嫁给他。
  于是李枢约她私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