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3 / 3)
当初贾谊给汉文帝的谏言策里就有提到,他特别特别不赞成给刘长的儿子封王,认为出了刘长这事之后,这三个儿子必定对朝廷心怀怨望,封王就藩等于放虎归山,早晚得出事。
现在刘安一听有人要造反,他就特别兴奋,寻思他这淮南国一定要帮帮场子!
然后就被国相逮了个正着。
之前说过,朝廷为了控制外藩,诸侯国的国相都是朝廷任命的。而恰好,这淮南国的国相就属于特别有能力的那种,可能也是吸取了刘襄那个齐国国相的失败教训。
这回,淮南国相使诈,去骗去偷袭刘安这个傻子。
国相对刘安说:大王啊,这打打杀杀的事情你也不擅长,具体调度操作你也不会,不如交给我吧,我替你打仗。
然后刘安欣然同意了。
兄弟,咱就是说,就这个智商就别想着造反了,这东西你太高深了,你把握不住。】
刘邦在心里盘算,这个刘安,是他现在还没影的七儿子刘长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
这个智商,他很怀疑是不是他的亲孙子。
什么傻子!
【然后国相一拿到军权,直接反向包围了刘安,给自家大王软禁起来了。
要我说,国相还是好心呐,知道自家大王智商有限,不然他去参与这种活动,也没有锁拿他送去长安,淮南国错过这场造反活动,也算是变相保护了大王一家老小。】
【吴王刘濞的使者一看淮南王这么废物,也没办法了,直接去找了另外两个大王。
结果没想到衡山王、庐江王都是日子人。觉得现在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挺好的,反正之前那一波削藩也没削到他们头上,连大哥刘安都被软禁了,他俩还跟着起什么哄。
于是死活不答应。
所以整个淮南三王,都没参与刘濞的团战之中。】 ↑返回顶部↑
现在刘安一听有人要造反,他就特别兴奋,寻思他这淮南国一定要帮帮场子!
然后就被国相逮了个正着。
之前说过,朝廷为了控制外藩,诸侯国的国相都是朝廷任命的。而恰好,这淮南国的国相就属于特别有能力的那种,可能也是吸取了刘襄那个齐国国相的失败教训。
这回,淮南国相使诈,去骗去偷袭刘安这个傻子。
国相对刘安说:大王啊,这打打杀杀的事情你也不擅长,具体调度操作你也不会,不如交给我吧,我替你打仗。
然后刘安欣然同意了。
兄弟,咱就是说,就这个智商就别想着造反了,这东西你太高深了,你把握不住。】
刘邦在心里盘算,这个刘安,是他现在还没影的七儿子刘长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
这个智商,他很怀疑是不是他的亲孙子。
什么傻子!
【然后国相一拿到军权,直接反向包围了刘安,给自家大王软禁起来了。
要我说,国相还是好心呐,知道自家大王智商有限,不然他去参与这种活动,也没有锁拿他送去长安,淮南国错过这场造反活动,也算是变相保护了大王一家老小。】
【吴王刘濞的使者一看淮南王这么废物,也没办法了,直接去找了另外两个大王。
结果没想到衡山王、庐江王都是日子人。觉得现在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挺好的,反正之前那一波削藩也没削到他们头上,连大哥刘安都被软禁了,他俩还跟着起什么哄。
于是死活不答应。
所以整个淮南三王,都没参与刘濞的团战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