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3)
陈嘉掏出诏令,大庭广众之下开始宣读晁错的罪行和审判。
晁错只觉得时间都静止了。他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了,心里只剩下苦涩。
判其腰斩族诛!
晁错被甲士们架起来,绑在铡刀下。身上的朝服庄严而厚重,可他仰头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只觉得浑身都变得轻飘飘的了。
他只有一个念头:陛下,真的要做到这种地步么?
接到内侍传召,已经穿着朝服来到门口、准备上马车的晁错,看着天幕上的那个自己被行刑后痛苦扭曲的面容,默然无语。
现在,他不会走的就是断头路吧。
晁错一咬牙,就算是死路,他也要把这天幕听完。
【up知道,汉景帝选择诛杀晁错有许多理由。
比如七国之乱叛军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那我要是把所谓的奸臣晁错给杀了,然后滑跪认错,你们是不是就没有起兵的理由了?是不是一下就占领道德高地了?到时候叛军就不是为了反抗,而是单纯的造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比如晁错性格有缺陷,跟谁关系都不好,从同为景帝心腹到的袁盎到丞相廷尉这些重臣都不喜欢他,所以在这个当口都落井下石要他死。
比如叛军起兵后,汉景帝和晁错商议对策,晁错建议让景帝去亲政,自己留守长安看家,引起景帝的警觉和猜忌。】
【理由还有很多。景帝为时局诛杀晁错可能真的是个正确的决定。
但无论如何,up觉得,以这种折辱的方式都说不过去。
明明可以只砍头保住他的家人,甚至可以先下狱做做样子。
但,刘启他就是要在诓骗晁错进宫的途中,让穿着朝服的晁错被腰斩于东市,最后身死族灭。
这也是刘启的私德污点之一。】
刘启后悔了,早知道自己将来这么对晁错,刚刚就不要宣他来了,不然这多尴尬啊。
可就在这时,小黄门唱道:晁内侍已在殿外恭候。
刘启:
让他进来。
【好了,私货观点结束,我们来看看叛军那边到底是怎么造反的,为什么看上去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实际上三个月就被摆平了,没给大汉帝国带来一点动荡。】
!!!
真的假的?
景帝也顾不上刚刚跟晁错那点尴尬了,两个人面面相觑,都激动起来。
其他大臣们也都将信将疑,几十万大军呢,怎么可能三个月就覆灭了?按照时下打仗的规模,就算是围攻一个大城都得几个月的时间啊。
要是真这么容易,他们还担心什么,还慌乱什么,真当他们没见过世面么?!
【吴王刘濞起兵之后,先是发了檄文,口诛笔伐朝廷有奸臣,迫害他们这些诸侯王没有活路,然后四处派人联络其他诸侯王。有的诸侯王积极响应,比如淮南王刘安。】
【刘长死了之后,淮南国被一分为三,他三个成年的儿子分别被封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淮南王刘安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得有点耳熟,就是传言发明了豆腐的那位当然,这事大概率被证实是假的,毕竟豆腐是宋朝才流行开来的。 ↑返回顶部↑
晁错只觉得时间都静止了。他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了,心里只剩下苦涩。
判其腰斩族诛!
晁错被甲士们架起来,绑在铡刀下。身上的朝服庄严而厚重,可他仰头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只觉得浑身都变得轻飘飘的了。
他只有一个念头:陛下,真的要做到这种地步么?
接到内侍传召,已经穿着朝服来到门口、准备上马车的晁错,看着天幕上的那个自己被行刑后痛苦扭曲的面容,默然无语。
现在,他不会走的就是断头路吧。
晁错一咬牙,就算是死路,他也要把这天幕听完。
【up知道,汉景帝选择诛杀晁错有许多理由。
比如七国之乱叛军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那我要是把所谓的奸臣晁错给杀了,然后滑跪认错,你们是不是就没有起兵的理由了?是不是一下就占领道德高地了?到时候叛军就不是为了反抗,而是单纯的造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比如晁错性格有缺陷,跟谁关系都不好,从同为景帝心腹到的袁盎到丞相廷尉这些重臣都不喜欢他,所以在这个当口都落井下石要他死。
比如叛军起兵后,汉景帝和晁错商议对策,晁错建议让景帝去亲政,自己留守长安看家,引起景帝的警觉和猜忌。】
【理由还有很多。景帝为时局诛杀晁错可能真的是个正确的决定。
但无论如何,up觉得,以这种折辱的方式都说不过去。
明明可以只砍头保住他的家人,甚至可以先下狱做做样子。
但,刘启他就是要在诓骗晁错进宫的途中,让穿着朝服的晁错被腰斩于东市,最后身死族灭。
这也是刘启的私德污点之一。】
刘启后悔了,早知道自己将来这么对晁错,刚刚就不要宣他来了,不然这多尴尬啊。
可就在这时,小黄门唱道:晁内侍已在殿外恭候。
刘启:
让他进来。
【好了,私货观点结束,我们来看看叛军那边到底是怎么造反的,为什么看上去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实际上三个月就被摆平了,没给大汉帝国带来一点动荡。】
!!!
真的假的?
景帝也顾不上刚刚跟晁错那点尴尬了,两个人面面相觑,都激动起来。
其他大臣们也都将信将疑,几十万大军呢,怎么可能三个月就覆灭了?按照时下打仗的规模,就算是围攻一个大城都得几个月的时间啊。
要是真这么容易,他们还担心什么,还慌乱什么,真当他们没见过世面么?!
【吴王刘濞起兵之后,先是发了檄文,口诛笔伐朝廷有奸臣,迫害他们这些诸侯王没有活路,然后四处派人联络其他诸侯王。有的诸侯王积极响应,比如淮南王刘安。】
【刘长死了之后,淮南国被一分为三,他三个成年的儿子分别被封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淮南王刘安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得有点耳熟,就是传言发明了豆腐的那位当然,这事大概率被证实是假的,毕竟豆腐是宋朝才流行开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