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3 / 3)
来了。
这才是孟珚真正的刀。
一把以“流月纱”为刃,以秘而不宣的工艺为锋,精准地、不容辩驳地指向戚映珠本人的刀。
这把刀,避无可避。
然而,慕兰时只是将那份丝帛,轻轻放回几上。她的动作,沉稳依旧。
“原来如此。”她淡淡开口,声音平稳如初,“看来,叛军的财力,远比我们预估的,要丰厚得多。”
她的第一句回应,完全没有接孟珚的话,而是将重点,拉回到了“叛军”与“财力”的公务层面。
孟珚的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锐芒。
她发现,慕兰时根本没有理会她精心准备的那个、关于“唯一商贾”的陷阱。
“慕大人的意思是?”孟珚追问,不肯就此罢休。
“臣的意思是,”慕兰时抬起眼,平静地、清晰地直视着孟珚的眼睛,“既然叛军能用上‘流月纱’这等奇货,那便说明,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绝非寻常商贾。公主不妨下一道令,彻查所有在岭南有生意往来的、经营奇珍异宝的商号。无论其主家是来自建康,还是东海,或是京城本地,凡账目不清、行踪诡秘者,皆有嫌疑。”
她特意在“东海”二字上,用了与“建康”完全相同的、不带任何偏重的语气。
那一瞬间,孟瑕清晰地看到,自己阿姊脸上那完美的笑容,有了一丝极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固。
而慕兰时的眼神,清澈、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坦然。
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知道你知道,所以,不必再试探了。你我之间,只谈公事。
这是一场无声、极致的交锋。
孟珚,第一次,在与慕兰时的对弈中,感到了一种……棋逢对手的、冰冷的快意。
她缓缓地笑了,这一次,笑意里多了几分真心。
“好。”她只说了一个字。“就依慕大人所言。” ↑返回顶部↑
这才是孟珚真正的刀。
一把以“流月纱”为刃,以秘而不宣的工艺为锋,精准地、不容辩驳地指向戚映珠本人的刀。
这把刀,避无可避。
然而,慕兰时只是将那份丝帛,轻轻放回几上。她的动作,沉稳依旧。
“原来如此。”她淡淡开口,声音平稳如初,“看来,叛军的财力,远比我们预估的,要丰厚得多。”
她的第一句回应,完全没有接孟珚的话,而是将重点,拉回到了“叛军”与“财力”的公务层面。
孟珚的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锐芒。
她发现,慕兰时根本没有理会她精心准备的那个、关于“唯一商贾”的陷阱。
“慕大人的意思是?”孟珚追问,不肯就此罢休。
“臣的意思是,”慕兰时抬起眼,平静地、清晰地直视着孟珚的眼睛,“既然叛军能用上‘流月纱’这等奇货,那便说明,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绝非寻常商贾。公主不妨下一道令,彻查所有在岭南有生意往来的、经营奇珍异宝的商号。无论其主家是来自建康,还是东海,或是京城本地,凡账目不清、行踪诡秘者,皆有嫌疑。”
她特意在“东海”二字上,用了与“建康”完全相同的、不带任何偏重的语气。
那一瞬间,孟瑕清晰地看到,自己阿姊脸上那完美的笑容,有了一丝极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固。
而慕兰时的眼神,清澈、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坦然。
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知道你知道,所以,不必再试探了。你我之间,只谈公事。
这是一场无声、极致的交锋。
孟珚,第一次,在与慕兰时的对弈中,感到了一种……棋逢对手的、冰冷的快意。
她缓缓地笑了,这一次,笑意里多了几分真心。
“好。”她只说了一个字。“就依慕大人所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