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6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侯赛因·胡塞从装甲车上下来,冷冷地看着总统府里的骚乱,火光和爆炸时而可见,他很清楚,总统萨利赫以及他的亲信卫兵,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
  也门是个战乱不停的地方。1994年之前,是南北也门之间的冲突,北部虽然占优,但南部不服,1994年内战,北方战胜了南方,才实现了统一。
  两年多以前,胡塞是萨利赫的盟友,因为他们宗教上都是什叶派的分支,属于栽德教派。
  但问题是,接下来也门的路线,两个人分道扬镳了。总统萨利赫是温和派,企图弥合什叶派信徒与逊尼派信徒之间的宗教冲突,但问题是,胡塞是虔诚的什叶派信徒,是绝对的激进派。胡塞和他建立的“青年信仰者”组织,根本不相信与逊尼派合作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这个国家,只能由什叶派统治,否则迟早什叶派,会被逊尼派残酷地清洗。
  胡塞这样考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也门2000多万人中,有2/3大约是逊尼派,而1/3大约是什叶派,虽然什叶派一直在政治上主导也门,但毕竟逊尼派的人数要多一倍。这种宗教上的巨大分歧,长期的宗教仇杀,使得也门这样的人口比例,其结果就是完全不能稳定。
  胡塞的梦想就是建立“神权也门”,实行政教合一,什叶派完全控制也门,才能让也门逐渐变成一个什叶派为主的国家,而不是再让逊尼派,逐渐侵蚀也门的什叶派宗教根基。
  胡塞想这样搞,他是很有信心的,原因就是伊朗什叶派政府,已经给他树立了典范。
  在新时空,霍梅尼虽然“中道崩殂”,但他的弟子们都是牛人,所以他的很多思想,仍然对伊朗世俗政府影响很深,而在宗教上,最关键的是实现了一种“教法创治”的逻辑——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什叶派法学概念:即依据经书、圣人语录,通过类比和公议方式,有针对性地创建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法条款和律例,说白了就是现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举个例子,就是说现在遇见一个新鲜事物,伊斯兰宗教传统经书上没有说过怎么办?伊朗什叶派按照教法创制的逻辑,就可以通过过去的案例、经验、精神,来创制出新的宗教内容,而因为这些新的内容是现代人创制的,所以就能创制出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内容。
  这种伊斯兰新法学,大概可以算是在传统伊斯兰宗教与工业现代化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使得两者之间,不再是水火不容。
  虽然这种“宗教革命”,肯定是不彻底的,说白了是一种双向妥协,宗教与世俗现代化,各退一步。但在伊斯兰世界,这已经是最先进的。而新时空伊朗又有中国的支持,因此伊朗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伊斯兰世界唯一可以称之为“工业国”的国家,能够生产大部分的基础工业产品。
  相反,逊尼派的海湾七国,胡塞对他们是看不起的,这些国家,其实还保持着部族制度,甚至比不上以前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那毕竟还是“帝制”,总比部族制度要强吧?逊尼派混了几百年,反而倒退回去了。
  逊尼派的这种格局,就让其上层与底层,几乎完全割裂了,上层基本上是西方化,而底层则是传统宗教完全不变。更讨厌的是,由于伊朗是波斯人而不是阿拉伯人,在他们看来,什叶派就是窃取了阿拉伯人对穆斯林宗教的解释权和领导权,因此伊朗支持的,他们就必须坚决反对——伊朗既然搞出了教法创制,那逊尼派就绝不能采取这种方法,而逊尼派的对策就是,更加强调遵守过去的穆斯林法规,一点都不能变。
  所以胡塞认为,这些逊尼派的国家,虽然因为石油资源而暴富,但根本没有能够解决国家进步的路径。现在靠的,不过是因为石油资源丰富,可以收买和养活全体国民。如果没有了石油资源,他们就会现出原型,国家必然崩溃。
  也门可没有海湾七国那么多的石油资源,也门只有少量的石油开采。所以选择什叶派还是逊尼派,在胡塞看来那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走伊朗的道路,也门才能得到拯救,作为也门的什叶派领袖之一,这毫无疑问是安拉赋予他的使命。
  正因为这种认知,对于总统萨利赫对逊尼派妥协的“温和路线”,胡塞是完全嗤之以鼻的,妥协能解决也门的问题吗?唯有完全的伊朗什叶派化,才是也门的出路,激进才能拯救这救个沉沦的国度,也门哪里还有妥协的余地?
  虽然信念坚定,但胡塞之前,并没有能找到契机,他与萨利赫的矛盾越来越大,但他也深知,自己“青年信仰者”组织的实力,并不足以推翻萨利赫,掌控也门。胡塞只能是不断地蓄积力量,等待契机的出现。
  采取这种缓进策略也是不得已,因为胡塞组织的主要支持者是伊朗,但并不是伊朗世俗政府,而是其中的部分宗教人士。伊朗的世俗政府,心力都放在伊朗的现代化上,并不愿意过多地支持也门什叶派,那样的话,必然与也门的最大邻国即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发生激烈冲突,两国毕竟在协调石油利益上,是有共同点的。
  胡塞当然不知道,由于在新时空伊朗的政局,在中国维护下一直比较稳定,宗教情绪没有那么激烈,所以才导致了伊朗政府,并不愿意介入也门的两派争端——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嘛要去挑事呢?
  当然,伊朗的什叶派宗教组织,态度还是积极的,扩展什叶派宗教的势力,显然被他们认为是天职,胡塞组织得到的支持,主要来自这些宗教团体的支援。但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胡塞组织因此实力也是有限的。
  契机最终还是出现了,完全没有想到,美国人转了180度的大弯,愿意全力支持胡塞组织。去年(1995年)10月,美国人找上了他,愿意“无条件”地全力支持胡塞组织夺取也门政权,建立一个完全由什叶派掌权的新也门。
  美国人当然是不怀好意,所谓的“无条件”,其实还是有条件的。他们的意图胡塞现在也搞清楚了——如果胡塞组织夺取了也门全国的政权,由于在沙特的卧榻之侧,出现了一个宗教激进的什叶派政权,沙特必然全力以赴试图扑灭胡塞的新也门,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几乎肯定的事情。
  所以美国人要把这种趋势变成现实,他们要大力强化胡塞组织的军事能力,让胡塞组织能够打败沙特阿拉伯,让胡塞组织能够侵入沙特乃至阿曼等国,毁掉海湾国家的大量油田。
  美国人虽然过去与海湾七国,都是所谓的“盟友”,但现在他们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因为美国出口的油气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他们似乎逐渐把海湾七国,看成了敌手,如果能毁掉这些国家部分的油气田,那么一方面美国可以占据更大的油气出口份额,另一方面油气的价格也会暴涨。
  胡塞震惊于美国人的狠毒,过去的盟友,转眼就被他们当成了敌人,果然只有利益是永恒的,所谓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一钱不值。
  但美国人的提议,太让他心动了。熊熊的野心燃烧 ,让他感到不能拒绝,因为这可能是也门,也是他的胡塞组织,唯一的胜利机会。
  胡塞一向以“青年信仰者”的组织力而自豪,如果能够获得充足的武器弹药和正规的军事训练,建立的军队一定比那些王爷们养的狗要强得多,美国人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支援。
  获得了美国人的援助,不仅可以建立起他梦寐以求的新也门,还有可能打败逊尼派的海湾七国,将什叶派的事业,向这些国度推进。而且也门的石油资源很有限,如果能得到部分的海湾石油,那么也门就有了发展的资本。
  海湾的石油,是所有阿拉伯人的宝贵财富,凭什么让那些王爷的家族完全挥霍呢?也门与这些海湾国家,原来都是哈里发制下的一部分。
  美国人甚至还承诺隐秘行事,即虽然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训练,但不公开宣扬,只要胡塞组织能打败沙特,满足他们的目的。这样的话,就能减少整个阿拉伯世界对胡塞组织的批判,不会认为他们背叛了伊斯兰世界,向美国人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