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62节(1 / 4)
李思华微笑着说道:“这就是美国战略的关键了,现在只能猜想。但美国并没有能力用金融的手段达成这样的目标。现在我能猜到的手段,大概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美国与海湾国家联手减产推升价格,不过这个手段可能比较弱,通过大家削减产能来推高油价,但要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它的产油国,不跟随反而增产呢?”
“所以另一个方向更有可能性,那就是发动一场长期化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必须能让全世界各国确认,油气的来源变少,所以油价长期高企,是必然的。”
一场战争?陈子华与赵云腾思考着,美国可能从哪里发动战争?石油的最大产地是中东?新的一场中东战争,利用巴勒斯坦问题,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发动新的一轮冲突?
陈子华喃喃自语:“中东战争?可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最多也就是让油价短期动荡呀,要维持几年的超高油价,做不到吧?”
李思华轻轻地补上一句:“如果战争就发生在海湾国家呢?直接摧毁掉海湾七国的部分产油能力?”
陈子华和赵云腾两人一下子非常震惊!有这种可能吗?如果在海湾国家发生战争,那么美国“超高油价”的战略自然可以实现。但海湾七国虽然在中美之间骑墙,毕竟还是与美国更亲密一些,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国家,都是剥削食利阶层掌权嘛,看待gc主义,内心都是当成洪水猛兽的。美国会悍然毁掉这样的盟友关系吗?
赵云腾回忆起原时空的海湾战争,如果有一个萨达姆伊拉克,美国的这个战略倒是很容易实施,但新时空萨达姆早已死去,目前的伊拉克政府领导人,可没有他那样的狂妄自大,与海湾国家的关系还可以。
不过美国如果要挑起海湾国家的战争,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几个国家都是封建王爷的国度,说白了体制本质是脆弱的,全靠石油收入中提取一部分,来收买底层国民,维持稳定。
李思华说道:“我也只是猜想,需要进一步的情报,才能准确判断。中央需要高度关注后继的发展。”
陈子华同意,如果美国实施这个超高油价战略,全球能源价格上升,自然对于中国也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需要高度重视,并有良好的对策。
他接着说道:“如果能源价格暴涨,最倒霉的,就应该是欧盟了,毕竟欧洲整体上,就是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最贫瘠的一个大陆。美国要是这么干,不但摧毁了中东的石油联盟基础,还要让欧盟各国倒了大霉。美国是不想延续其全球盟友的政策了吗?”
赵云腾倒是反应了过来,因为他有着原时空美国通过俄乌战争收割欧盟的记忆。他说道:“可能美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收割欧洲,苏联已经解体了,连俄罗斯都分裂成了两国,欧洲盟友的价值,现在对美国真的还很大吗?打垮了欧盟的经济和产业力量,可能更有利于美国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一定。”
陈子华听懂了,他沉吟道:“不能忽略这个可能,死道友不死贫道。在我们的连续明暗多年打击下,又赶上了澳日病毒带来的经济危机,美国自己的处境很不好,未必还能顾惜什么欧洲的盟友。”
“欧盟同样处在经济危机中,如果美国发动战争,欧俄现在能够向欧盟提供的油气是有限的,中东的来源大减,欧盟的能源成本暴涨的程度,将远远超过世界的其它地区,所以欧盟电力生产、制造业成本也必然暴升,其产业难以在全球有竞争力,就只能外移美国,这可能是用欧盟的血肉,来填补美国的亏空呀。”
陈子华抬头对李思华说道:“领袖,我有些倾向于同意您的判断了。这个策略对于美国而言,至少是一石三鸟——作为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在油价暴涨情况下可以获得巨额收益,从而改善美国财政;收割欧盟产业、资本和人才,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增强,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强国;让欧洲各国所谓的独立欧洲与美国并列的梦想破灭,从此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因此可以控制全球资本主义市场。整体看来,对于美国的好处,大大超过了他们要承担严重通膨的代价。”
李思华笑了笑,说道:“我的判断和你差不多。如果美国实行这个策略,那就是要吧他们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的其它国家,都变成供养美国独霸的养分。”她心想,自己之所以有这种猜想,主要还是因为对原时空美国收割欧洲的印象非常深刻。
她接着对陈子华说道:“这一切,目前只是猜想。需要cfia和中央的其它渠道,全面展开对美国相关的情报工作,尽早确认。”
陈子华点头:“嗯,我马上安排。”这当然是应有之意。
李思华说道:“我寻思,美国的这个战略,对于我们而言,其影响大致是中性的,可能还偏向更有利一些。我们并不缺油气,由于核电混合堆、光伏和风电新能源,以及水电的高速发展和庞大规模,油价上涨对于我们电力成本的影响是有限的。”
“所以欧洲的产业可能被击溃,转移到美国,但西方包括美国在内的制造业,与我们的差距将更大,不要说新兴科技产业了,就算是那些传统的产业,例如钢铁、电解铝之类,相对于我们就更不具备竞争力了。”
“这种差距拉大,并不限于我们本土。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并不缺乏能源,除了次大陆的这些国家。但由于西南与次大陆之间的特高压电网已经建成,次大陆国家现在同样可以享有低廉的电力成本,在整体社会主义国家朝向全电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能源劣势也不大。”
“如果美国这个策略实施,我们可以开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内循环,我们国内的石油产量,恢复到2亿多吨就行。但非洲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完全可以增大产量,弥补掉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对中东石油的需求。非洲那些国家可以利用这一危机,获得更大的石油生产份额和收入,推动国家的更快发展。”
陈子华问道:“那领袖您是并不想破坏美国可能的这个战略啰?”
李思华笑眯眯地说道:“为什么要破坏?最大的坏处,无非是让美国又喘了一口气,就像一只老虎,因为饥饿,吞食了原来狐假虎威的狐狸们嘛。今天吃得痛快,但帮手可就越来越少了。未来再想觅食,没有狐狸帮衬,可就难了。我们要算的是总账,这个策略实施,资本主义总的力量,是必然衰减的。所以暂时放松一下美国脖子上的枷锁又何妨?毕竟核威慑下,我们现在还不是对美国发起总攻的好时机。”
“如果美国的策略正如预料,那么这一次其策略的主体,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自相残杀,我们干嘛要干预呢?我们应该看场好戏,在期间调整好自己,不要让他们的事情,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发展。”
陈子华哈哈一笑,他又有点感慨地说道:“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真面目啊,最后只能剩下一个。就像是资本主义每个行业的巨头竞争,最后必然是垄断,极少数甚至只有一个留下,实现对行业的垄断。企业固然如此,国家也不例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强国,最后也只能剩下一个。美国是在践行资本主义发展的天道嘛。马克思说得不错,帝国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垄断。”
三人都大笑了起来。
赵云腾接着说道:“不过欧俄可能因此要有喘息之机了。他们的两个大型的油气产区,现在欧盟的投资很大,但其生产成本据说很高,超过了25美元/桶,但如果变成了70美元/桶以上的高油价,这样的油田也可以赚大钱了。相反,东欧各国就惨了,他们可不产油,如此高价下,他们向资本主义的经济转型,必然遭遇重挫。而且不单单是能源高成本的冲击,更重要的,恐怕是欧盟自身的大衰败,使其无力支持东欧的转型。当然这种情况下,东欧会更倾向于美国。”
李思华摇了摇头,说道:“不要指望欧俄和东欧各国,会很快从资本主义迷雾之中,醒悟过来,至少这整个一代人的时代,都不要指望,他们不跌落到全世界的底层,不遭遇切骨之痛,是不会重新有革命觉悟的。我们根本不必去考虑这种可能性。”
她的脸色有些冷酷,继续说道:“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是比较顺利的,有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东欧与欧俄,需要作为背叛社会主义的堕落样板而存在,这有利于我们整体推动的世界革命胜利。” ↑返回顶部↑
“所以另一个方向更有可能性,那就是发动一场长期化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必须能让全世界各国确认,油气的来源变少,所以油价长期高企,是必然的。”
一场战争?陈子华与赵云腾思考着,美国可能从哪里发动战争?石油的最大产地是中东?新的一场中东战争,利用巴勒斯坦问题,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发动新的一轮冲突?
陈子华喃喃自语:“中东战争?可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最多也就是让油价短期动荡呀,要维持几年的超高油价,做不到吧?”
李思华轻轻地补上一句:“如果战争就发生在海湾国家呢?直接摧毁掉海湾七国的部分产油能力?”
陈子华和赵云腾两人一下子非常震惊!有这种可能吗?如果在海湾国家发生战争,那么美国“超高油价”的战略自然可以实现。但海湾七国虽然在中美之间骑墙,毕竟还是与美国更亲密一些,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国家,都是剥削食利阶层掌权嘛,看待gc主义,内心都是当成洪水猛兽的。美国会悍然毁掉这样的盟友关系吗?
赵云腾回忆起原时空的海湾战争,如果有一个萨达姆伊拉克,美国的这个战略倒是很容易实施,但新时空萨达姆早已死去,目前的伊拉克政府领导人,可没有他那样的狂妄自大,与海湾国家的关系还可以。
不过美国如果要挑起海湾国家的战争,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几个国家都是封建王爷的国度,说白了体制本质是脆弱的,全靠石油收入中提取一部分,来收买底层国民,维持稳定。
李思华说道:“我也只是猜想,需要进一步的情报,才能准确判断。中央需要高度关注后继的发展。”
陈子华同意,如果美国实施这个超高油价战略,全球能源价格上升,自然对于中国也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需要高度重视,并有良好的对策。
他接着说道:“如果能源价格暴涨,最倒霉的,就应该是欧盟了,毕竟欧洲整体上,就是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最贫瘠的一个大陆。美国要是这么干,不但摧毁了中东的石油联盟基础,还要让欧盟各国倒了大霉。美国是不想延续其全球盟友的政策了吗?”
赵云腾倒是反应了过来,因为他有着原时空美国通过俄乌战争收割欧盟的记忆。他说道:“可能美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收割欧洲,苏联已经解体了,连俄罗斯都分裂成了两国,欧洲盟友的价值,现在对美国真的还很大吗?打垮了欧盟的经济和产业力量,可能更有利于美国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一定。”
陈子华听懂了,他沉吟道:“不能忽略这个可能,死道友不死贫道。在我们的连续明暗多年打击下,又赶上了澳日病毒带来的经济危机,美国自己的处境很不好,未必还能顾惜什么欧洲的盟友。”
“欧盟同样处在经济危机中,如果美国发动战争,欧俄现在能够向欧盟提供的油气是有限的,中东的来源大减,欧盟的能源成本暴涨的程度,将远远超过世界的其它地区,所以欧盟电力生产、制造业成本也必然暴升,其产业难以在全球有竞争力,就只能外移美国,这可能是用欧盟的血肉,来填补美国的亏空呀。”
陈子华抬头对李思华说道:“领袖,我有些倾向于同意您的判断了。这个策略对于美国而言,至少是一石三鸟——作为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在油价暴涨情况下可以获得巨额收益,从而改善美国财政;收割欧盟产业、资本和人才,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增强,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强国;让欧洲各国所谓的独立欧洲与美国并列的梦想破灭,从此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因此可以控制全球资本主义市场。整体看来,对于美国的好处,大大超过了他们要承担严重通膨的代价。”
李思华笑了笑,说道:“我的判断和你差不多。如果美国实行这个策略,那就是要吧他们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的其它国家,都变成供养美国独霸的养分。”她心想,自己之所以有这种猜想,主要还是因为对原时空美国收割欧洲的印象非常深刻。
她接着对陈子华说道:“这一切,目前只是猜想。需要cfia和中央的其它渠道,全面展开对美国相关的情报工作,尽早确认。”
陈子华点头:“嗯,我马上安排。”这当然是应有之意。
李思华说道:“我寻思,美国的这个战略,对于我们而言,其影响大致是中性的,可能还偏向更有利一些。我们并不缺油气,由于核电混合堆、光伏和风电新能源,以及水电的高速发展和庞大规模,油价上涨对于我们电力成本的影响是有限的。”
“所以欧洲的产业可能被击溃,转移到美国,但西方包括美国在内的制造业,与我们的差距将更大,不要说新兴科技产业了,就算是那些传统的产业,例如钢铁、电解铝之类,相对于我们就更不具备竞争力了。”
“这种差距拉大,并不限于我们本土。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并不缺乏能源,除了次大陆的这些国家。但由于西南与次大陆之间的特高压电网已经建成,次大陆国家现在同样可以享有低廉的电力成本,在整体社会主义国家朝向全电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能源劣势也不大。”
“如果美国这个策略实施,我们可以开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内循环,我们国内的石油产量,恢复到2亿多吨就行。但非洲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完全可以增大产量,弥补掉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对中东石油的需求。非洲那些国家可以利用这一危机,获得更大的石油生产份额和收入,推动国家的更快发展。”
陈子华问道:“那领袖您是并不想破坏美国可能的这个战略啰?”
李思华笑眯眯地说道:“为什么要破坏?最大的坏处,无非是让美国又喘了一口气,就像一只老虎,因为饥饿,吞食了原来狐假虎威的狐狸们嘛。今天吃得痛快,但帮手可就越来越少了。未来再想觅食,没有狐狸帮衬,可就难了。我们要算的是总账,这个策略实施,资本主义总的力量,是必然衰减的。所以暂时放松一下美国脖子上的枷锁又何妨?毕竟核威慑下,我们现在还不是对美国发起总攻的好时机。”
“如果美国的策略正如预料,那么这一次其策略的主体,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自相残杀,我们干嘛要干预呢?我们应该看场好戏,在期间调整好自己,不要让他们的事情,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发展。”
陈子华哈哈一笑,他又有点感慨地说道:“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真面目啊,最后只能剩下一个。就像是资本主义每个行业的巨头竞争,最后必然是垄断,极少数甚至只有一个留下,实现对行业的垄断。企业固然如此,国家也不例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强国,最后也只能剩下一个。美国是在践行资本主义发展的天道嘛。马克思说得不错,帝国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垄断。”
三人都大笑了起来。
赵云腾接着说道:“不过欧俄可能因此要有喘息之机了。他们的两个大型的油气产区,现在欧盟的投资很大,但其生产成本据说很高,超过了25美元/桶,但如果变成了70美元/桶以上的高油价,这样的油田也可以赚大钱了。相反,东欧各国就惨了,他们可不产油,如此高价下,他们向资本主义的经济转型,必然遭遇重挫。而且不单单是能源高成本的冲击,更重要的,恐怕是欧盟自身的大衰败,使其无力支持东欧的转型。当然这种情况下,东欧会更倾向于美国。”
李思华摇了摇头,说道:“不要指望欧俄和东欧各国,会很快从资本主义迷雾之中,醒悟过来,至少这整个一代人的时代,都不要指望,他们不跌落到全世界的底层,不遭遇切骨之痛,是不会重新有革命觉悟的。我们根本不必去考虑这种可能性。”
她的脸色有些冷酷,继续说道:“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是比较顺利的,有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东欧与欧俄,需要作为背叛社会主义的堕落样板而存在,这有利于我们整体推动的世界革命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