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52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思华对陈子华说:“我找你谈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全国水运网的战略,你有没有注意过东部大区的华北平原,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差距?”
  陈子华回答:“这是东部大区的3个经济核心区域,虽然各有一个超大型大城市作为龙头,但平津市相对于沪苏和东港的带动作用,显然要差很多。这也是华北平原发展比不上其它两个区域的原因。领袖既然提到了水运网,这确实是华北平原,远不如另外两个区域的一个方面。”
  “华北平原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虽有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几条大河,但这几条河,显然构不成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样的密如蛛网的水运网。这使得大宗物资的运输成本很高,很多时候,华北平原的沿海城市整合资源,与其陆运不如海运,那么平津市等对于腹地的拉动作用,自然就会弱化。”
  李思华点头说道:“是的,华北平原的河就是“线”,却构不成网,总体还是水资源,比不上另外两个地区的缘故,因此无法组河成网。在华北平原,物资运输依靠的还是陆路,重载铁路发挥着大宗物资的主要运输能力。”
  “建国初期大约三十几年的时候,这算不上一个大的弱点。因为主要是内循环。但随着我国开拓了次大陆、非洲、南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外循环变得越来越重要,华北平原的这个弱势,就开始表现得明显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