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夫人 第6节(2 / 4)
一直沉默的长乐县主,在听到“谢疏临”的名字时,眸光悄然微动了动,但因她将头垂得低低的,皇帝与太皇太后都未注意到。
太皇太后只是为皇帝的话不满时,皇帝又已说道:“不过殿试是由朕做主的,待殿试那日,皇祖母可坐在殿内垂帘后,亲自选看,到时皇祖母看中了谁,朕就将谁列为一甲,给长乐赐婚。”
皇室姻亲在朝廷里另有一条仕途晋升之路,到时再有她这太皇太后帮扶,长乐丈夫的官阶低不了,长乐不会受委屈的。太皇太后想得渐渐放心,就静等着春闱之后的殿试到来。
春闱将至,各地举子都已齐赴京城,京城人流比平时更多,春日的暖阳下,道路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
流动的诸多雕车宝马中,一辆蓝布马车朴素得有点显眼,从江州天水到京城,马车赶赴春闱的一路风尘仆仆,到了这天子脚下,终于可以慢慢驶向邻近考场的客栈。
揽缰的小厮,时不时向路人询问道路,他边慢慢赶车,边对车中人道:“公子,前面那条街就是明锦长街,听说三夫人的慕记绣馆,就在那条街上。”
小厮话密,一边赶车一边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三夫人这么有本事,不仅自己在京城开了绣馆,还让谢学士为求娶她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更了不得,连淑妃娘娘都召她进宫,三夫人的造化可太大了。”
一路感叹着,小厮已将车驱到明锦长街,见不远处,就是名声大噪的慕记绣馆。绣馆生意好,车马盈门,这会儿马车靠不过去,想要进去只能下车步行。
小厮问车中的公子道:“公子这会儿是否要下车进去看看,三夫人虽在宫中不在绣馆,但阿沅小少爷应该在,小少爷刚出生时,公子还抱过呢,不知小少爷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不必了。”车中的公子声音清淡。
公子是阿沅小少爷的六叔,这都到门口了,怎么不顺便进去看看小少爷呢,到底是血脉相通的叔侄啊。小厮心里嘀咕一声,但嘴上不再多说什么,就遵命继续赶车。
马车驶过绣馆门前时,一只日光下白得几乎透明的手,微掀起车窗帘一角,车中人目光定定看向绣馆招牌上的“慕”字,见笔迹清丽,“慕”字最后几点行书牵连,宛如春水涟漪。
是她亲手所写,他知道。
第13章
◎在对一个女子兴致盎然。◎
春闱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两夜,共计九天六夜。这九天里,身为主考官的谢疏临都需在考场中坐镇,不会上朝面圣。
皇帝对此,有种暗暗松口气的感觉,因他近来常悄悄往梧桐院走,虽每次都是打着察看观音像进度的名义,但他心里清楚他是为了什么,若见到谢疏临,怎会不有心虚之感。
春闱将要结束,再往梧桐院走一回吧,也许他这几次的走动是有效果的,也许他今晚就可以传召妃嫔试试看,如果他的身体已经好转,往后他也不必再去梧桐院,不必再对表兄的未婚妻怀有不可告人的心思了。
这日朝事颇多,皇帝批完奏折后,都快到酉时了。他匆匆换了衣裳后就往梧桐院走,这条路他早已走熟,无需陈祯引领,反是陈祯那几个御前内官,因为陛下步子走得急快,不得不小跑跟在皇帝身后。
一边小跑着,一边陈祯心里装满了惊疑。陛下第一次来梧桐院时,他还真以为陛下只是来看看观音像的刺绣进度,但在六七天里,接连来了四五次后,陈祯没法儿再这么想了,若陛下去梧桐院,只是因为对太皇太后的孝心,那银作局那里,还在给太皇太后造贺寿的金佛呢,陛下怎不过去瞧瞧?
陛下去梧桐院,根本不是为了观音像,就是为了慕晚,就只是为了慕晚。这个结论听上去再怎么不可思议,也是铁一般的事实。晟朝的皇帝陛下,从来不主动接近女子的陛下,至今未曾真正幸过妃嫔的陛下,确确实实是在主动靠近一个女子,是在对一个女子兴致盎然。
可那女子,乃是谢大人心中所爱,是谢大人向陛下求娶的未婚妻啊!虽然谢大人请求赐婚这事,世间只有极少数几人知道,但陛下作为被请求的当事人,还能不清楚吗?!
陛下这是明知故去!好在现在陛下每次过去梧桐院,都只是和慕晚说说话而已,没有其他越界的举动,目前还没有出事。有可能出事吗?陛下可从来不碰女人,会对这个慕晚例外吗?在已经表现地对这个慕晚十分反常之后。
一路乱七八糟地想了许多,陈祯随陛下来到了梧桐院。照例不用通报,照例陈祯和两个弟子就在庭中候守着,只陛下一人,走进了设着绣架的屋舍之内。
屋内,慕晚在隔窗看见皇帝到来时,就已从绣架旁站起,她垂首听着皇帝走近的脚步声,表面平静地如仪向皇帝行礼,而心里七上八下,甚是惶恐不安。
就算是对太皇太后孝心深重,十分之关心观音像的刺绣进度,也不必来得这样勤快,短短六七天里,就亲自来了四五回,皇帝大可派宫人过来察看进度,一朝天子,怎会这样事必躬亲,这样清闲。
一朝天子,应不会这样清闲无聊,皇帝不该只是为看观音像而来,那么,皇帝是在怀疑她吗,怀疑她就是当年囚虐他的人,所以频频到此,表面为看观音像,实则是在亲自观察试探她?已有疑心的皇帝,之所以没对她直接拷问,是因顾虑着与谢疏临的情义?
慕晚不知自己哪里露了破绽,惹得皇帝可能怀疑,她明明处处谨慎小心。难道是为那次皇帝提到阿沅,她不慎将针刺了手的事,那时皇帝没有被她的说辞糊弄过去,敏锐发现了她的心虚和反常?
不,也不应该,她只和他共度过七夜,她那时将能否有孕全交给上天定夺,他应该不会想到,她囚虐他是为了有可能怀孕,仅仅七夜而已,他不至于会料想到有个孩子因此出世。
再说他怀疑阿沅身世的前提,必须是已经怀疑她慕晚就是当年囚虐他的人,皇帝是怎么怀疑到这一点的?他完全不知她的容貌与声音,天下女子千千万,他为何会疑她就是当年那个人? ↑返回顶部↑
太皇太后只是为皇帝的话不满时,皇帝又已说道:“不过殿试是由朕做主的,待殿试那日,皇祖母可坐在殿内垂帘后,亲自选看,到时皇祖母看中了谁,朕就将谁列为一甲,给长乐赐婚。”
皇室姻亲在朝廷里另有一条仕途晋升之路,到时再有她这太皇太后帮扶,长乐丈夫的官阶低不了,长乐不会受委屈的。太皇太后想得渐渐放心,就静等着春闱之后的殿试到来。
春闱将至,各地举子都已齐赴京城,京城人流比平时更多,春日的暖阳下,道路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
流动的诸多雕车宝马中,一辆蓝布马车朴素得有点显眼,从江州天水到京城,马车赶赴春闱的一路风尘仆仆,到了这天子脚下,终于可以慢慢驶向邻近考场的客栈。
揽缰的小厮,时不时向路人询问道路,他边慢慢赶车,边对车中人道:“公子,前面那条街就是明锦长街,听说三夫人的慕记绣馆,就在那条街上。”
小厮话密,一边赶车一边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三夫人这么有本事,不仅自己在京城开了绣馆,还让谢学士为求娶她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更了不得,连淑妃娘娘都召她进宫,三夫人的造化可太大了。”
一路感叹着,小厮已将车驱到明锦长街,见不远处,就是名声大噪的慕记绣馆。绣馆生意好,车马盈门,这会儿马车靠不过去,想要进去只能下车步行。
小厮问车中的公子道:“公子这会儿是否要下车进去看看,三夫人虽在宫中不在绣馆,但阿沅小少爷应该在,小少爷刚出生时,公子还抱过呢,不知小少爷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不必了。”车中的公子声音清淡。
公子是阿沅小少爷的六叔,这都到门口了,怎么不顺便进去看看小少爷呢,到底是血脉相通的叔侄啊。小厮心里嘀咕一声,但嘴上不再多说什么,就遵命继续赶车。
马车驶过绣馆门前时,一只日光下白得几乎透明的手,微掀起车窗帘一角,车中人目光定定看向绣馆招牌上的“慕”字,见笔迹清丽,“慕”字最后几点行书牵连,宛如春水涟漪。
是她亲手所写,他知道。
第13章
◎在对一个女子兴致盎然。◎
春闱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两夜,共计九天六夜。这九天里,身为主考官的谢疏临都需在考场中坐镇,不会上朝面圣。
皇帝对此,有种暗暗松口气的感觉,因他近来常悄悄往梧桐院走,虽每次都是打着察看观音像进度的名义,但他心里清楚他是为了什么,若见到谢疏临,怎会不有心虚之感。
春闱将要结束,再往梧桐院走一回吧,也许他这几次的走动是有效果的,也许他今晚就可以传召妃嫔试试看,如果他的身体已经好转,往后他也不必再去梧桐院,不必再对表兄的未婚妻怀有不可告人的心思了。
这日朝事颇多,皇帝批完奏折后,都快到酉时了。他匆匆换了衣裳后就往梧桐院走,这条路他早已走熟,无需陈祯引领,反是陈祯那几个御前内官,因为陛下步子走得急快,不得不小跑跟在皇帝身后。
一边小跑着,一边陈祯心里装满了惊疑。陛下第一次来梧桐院时,他还真以为陛下只是来看看观音像的刺绣进度,但在六七天里,接连来了四五次后,陈祯没法儿再这么想了,若陛下去梧桐院,只是因为对太皇太后的孝心,那银作局那里,还在给太皇太后造贺寿的金佛呢,陛下怎不过去瞧瞧?
陛下去梧桐院,根本不是为了观音像,就是为了慕晚,就只是为了慕晚。这个结论听上去再怎么不可思议,也是铁一般的事实。晟朝的皇帝陛下,从来不主动接近女子的陛下,至今未曾真正幸过妃嫔的陛下,确确实实是在主动靠近一个女子,是在对一个女子兴致盎然。
可那女子,乃是谢大人心中所爱,是谢大人向陛下求娶的未婚妻啊!虽然谢大人请求赐婚这事,世间只有极少数几人知道,但陛下作为被请求的当事人,还能不清楚吗?!
陛下这是明知故去!好在现在陛下每次过去梧桐院,都只是和慕晚说说话而已,没有其他越界的举动,目前还没有出事。有可能出事吗?陛下可从来不碰女人,会对这个慕晚例外吗?在已经表现地对这个慕晚十分反常之后。
一路乱七八糟地想了许多,陈祯随陛下来到了梧桐院。照例不用通报,照例陈祯和两个弟子就在庭中候守着,只陛下一人,走进了设着绣架的屋舍之内。
屋内,慕晚在隔窗看见皇帝到来时,就已从绣架旁站起,她垂首听着皇帝走近的脚步声,表面平静地如仪向皇帝行礼,而心里七上八下,甚是惶恐不安。
就算是对太皇太后孝心深重,十分之关心观音像的刺绣进度,也不必来得这样勤快,短短六七天里,就亲自来了四五回,皇帝大可派宫人过来察看进度,一朝天子,怎会这样事必躬亲,这样清闲。
一朝天子,应不会这样清闲无聊,皇帝不该只是为看观音像而来,那么,皇帝是在怀疑她吗,怀疑她就是当年囚虐他的人,所以频频到此,表面为看观音像,实则是在亲自观察试探她?已有疑心的皇帝,之所以没对她直接拷问,是因顾虑着与谢疏临的情义?
慕晚不知自己哪里露了破绽,惹得皇帝可能怀疑,她明明处处谨慎小心。难道是为那次皇帝提到阿沅,她不慎将针刺了手的事,那时皇帝没有被她的说辞糊弄过去,敏锐发现了她的心虚和反常?
不,也不应该,她只和他共度过七夜,她那时将能否有孕全交给上天定夺,他应该不会想到,她囚虐他是为了有可能怀孕,仅仅七夜而已,他不至于会料想到有个孩子因此出世。
再说他怀疑阿沅身世的前提,必须是已经怀疑她慕晚就是当年囚虐他的人,皇帝是怎么怀疑到这一点的?他完全不知她的容貌与声音,天下女子千千万,他为何会疑她就是当年那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