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3)
但她们没再看她一眼。
也是,时易这样的人,只有在需要一个替罪羊出现时,才有被关注的理由和价值,才会被从社会的边角提起来、拽到风口浪尖上。
她低下头,把围巾又往上扯了扯,从她们身后悄悄绕过去。
时易在人群缝隙里转了一圈,始终没看到遥音的影子,却看见前面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神情更严肃些。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凑了过去。
那是四个年纪不大的妇人,正一边收拾竹筐、一边说话。字字句句全都落进时易的耳朵里。
“……这回算是吓破胆了。你说这病来得,头一阵子还没觉得什么呢。”
“一开始我们家还说就是寻常感冒呢……结果染上了,咳得停不下来,还发烧。”
“嗨,刚开始的时候,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啊。药婆家熬出来的汤还能顶一顶呢,到后面……”
“后面哪还顶得住啊!她自己不也病倒了……我大哥家的女儿,高烧烧了三天三夜,眼看人就不行了。”
“咱们街口那谁谁不也……唉!连后事都没来得及办利索。”
有人叹了口气,又压低了声:“要不是来了那个医生,真不知道咱们这镇子……”
旁边一个人接口:“可不是嘛,这下活下来的都沾了他的福,要换早几年……唉。”
“那样的话,镇子上得死多少人呀……”
“啧,还是外面的人懂啊,带了针管、带了药,见效真快!咱也没见过那些东西。这么多年了,咱们光知道抱着锅子熬那点苦汤子。”
“唉,要我说,外面的人就是见识多。她们那儿街上都通火车,有什么要紧事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像咱这山沟子,出趟门都难……”
“要是咱这镇子也能常有外面的人来就好了……听说这个医生这回还要留一阵子,看镇上还有没有后面落下病根的……”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里带着后怕,也带着对那个外面来的医生的好奇。
……
时易站在她们背后,心里一半是庆幸,一半又有点空落落的。
她也从山外来,却再也不是“外面的人”。她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留住。
说到后来,几个人又开始议论那医生是哪里来的,听说住在哪家,什么时候走。
“这几天那医生住在药婆家呢。听说她们,还有药婆家的闺女,天天一块儿对药方子、教着怎么用针、怎么用外面带进来的药……”
“人家多好心啊,也没嫌咱们这的人什么都不懂。”
“哎,可别说得咱们药婆什么都不懂……她熬的那些药,头些天也顶了好些事呐,好多人喝了之后好转些了…”
“就是后来得病的人太多了,她和她闺女两个人哪里应付得过来?”
……
她们说着说着,又有一个女人凑上前来,压低了声音:“你们听说没?药婆家的闺女,叫遥音,这次也帮了大忙啊。”
“是呢,我前天路过的时候,看见那姑娘给人扎针呢,可麻利了。听说是那个医生亲手教的怎么施针!”
“啧啧,可不是,她从小跟着药婆熬药研草,脑子好用。要换别人,哪能学得会。” ↑返回顶部↑
也是,时易这样的人,只有在需要一个替罪羊出现时,才有被关注的理由和价值,才会被从社会的边角提起来、拽到风口浪尖上。
她低下头,把围巾又往上扯了扯,从她们身后悄悄绕过去。
时易在人群缝隙里转了一圈,始终没看到遥音的影子,却看见前面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神情更严肃些。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凑了过去。
那是四个年纪不大的妇人,正一边收拾竹筐、一边说话。字字句句全都落进时易的耳朵里。
“……这回算是吓破胆了。你说这病来得,头一阵子还没觉得什么呢。”
“一开始我们家还说就是寻常感冒呢……结果染上了,咳得停不下来,还发烧。”
“嗨,刚开始的时候,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啊。药婆家熬出来的汤还能顶一顶呢,到后面……”
“后面哪还顶得住啊!她自己不也病倒了……我大哥家的女儿,高烧烧了三天三夜,眼看人就不行了。”
“咱们街口那谁谁不也……唉!连后事都没来得及办利索。”
有人叹了口气,又压低了声:“要不是来了那个医生,真不知道咱们这镇子……”
旁边一个人接口:“可不是嘛,这下活下来的都沾了他的福,要换早几年……唉。”
“那样的话,镇子上得死多少人呀……”
“啧,还是外面的人懂啊,带了针管、带了药,见效真快!咱也没见过那些东西。这么多年了,咱们光知道抱着锅子熬那点苦汤子。”
“唉,要我说,外面的人就是见识多。她们那儿街上都通火车,有什么要紧事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像咱这山沟子,出趟门都难……”
“要是咱这镇子也能常有外面的人来就好了……听说这个医生这回还要留一阵子,看镇上还有没有后面落下病根的……”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里带着后怕,也带着对那个外面来的医生的好奇。
……
时易站在她们背后,心里一半是庆幸,一半又有点空落落的。
她也从山外来,却再也不是“外面的人”。她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留住。
说到后来,几个人又开始议论那医生是哪里来的,听说住在哪家,什么时候走。
“这几天那医生住在药婆家呢。听说她们,还有药婆家的闺女,天天一块儿对药方子、教着怎么用针、怎么用外面带进来的药……”
“人家多好心啊,也没嫌咱们这的人什么都不懂。”
“哎,可别说得咱们药婆什么都不懂……她熬的那些药,头些天也顶了好些事呐,好多人喝了之后好转些了…”
“就是后来得病的人太多了,她和她闺女两个人哪里应付得过来?”
……
她们说着说着,又有一个女人凑上前来,压低了声音:“你们听说没?药婆家的闺女,叫遥音,这次也帮了大忙啊。”
“是呢,我前天路过的时候,看见那姑娘给人扎针呢,可麻利了。听说是那个医生亲手教的怎么施针!”
“啧啧,可不是,她从小跟着药婆熬药研草,脑子好用。要换别人,哪能学得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