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禄生一怔,不敢轻易作答。犹豫间,他瞟见对面的纪宁正看着自己,一副未笑含笑的模样。
  想起方才入殿前,自己多嘴拆穿这人的“把戏”,如今反倒不好装傻充楞。
  他含糊道:“回陛下,臣确实有所觉察。但陛下的安排自有一番道理,臣不应过问。”
  听出他在打马虎眼,萧元君索性直接挑明,“淮将军回京前曾飞书予朕,告知朕有一波南地流民即将入京。流民入京必携隐患,为防患于未然,朕和右相这才出此下策。”
  南面,南王的封地。南王一贯与侯家、王家交好,而纪宁与侯家又结怨已久,如此一来……
  赵禄生稍稍整理了头绪,便猜出这波流民大概来者不善。
  虽不知帝王和纪宁的具体计划,但此事关乎一国民生,他身为左相不能置之不理。
  他问:“请问,陛下认为‘隐患’具体在何处?”
  萧元君提醒道:“南地多瘴气,每逢夏冬时分,疫病猖獗。”
  赵禄生心下骇然。
  若当真有人因一己私怨行害国伤民之事,其心可诛。
  心知今日是帝王的“请君入瓮局”,他如今也甘愿入局,“兹事体大,请陛下明示。”
  萧元君释笑,“那就有劳相父全权负责安顿流民一事,定要维护好京都稳定。”
  赵禄生低首,“老臣在所不辞。”
  萧元君扭头看向纪宁,赵禄生身为两朝重臣,朝中半数老臣都在他的麾下,论起势力不比侯家差。如今这局势唯有拉他入局,方可互相压制,维系表面太平。
  一事了,纪宁放下杯盏,缓缓开口,“陛下,臣另有一事想要商议。”
  说罢,他欲言又止地看向赵禄生。
  不等赵禄生反应,萧元君紧忙接话,“有什么事直说就是,相父不是旁人,我相信他与你我是一条心。”
  这话傻子都能听出三分不对劲,赵禄生心下连连叫苦,暗道这还有完没完,今日这是一局连一局,非得将他算计干净?
  纪宁掩下笑意,一本正经道:“眼看已经过了新年,新法一事是否应当早日确定?”
  萧元君装作恍然,“你不说我真忘了。”
  他瞧住对面的赵禄生,“相父,这朝中对新法一事意见颇多,朕和右相的想法大致相同,如今想听听你的意见。”
  方才都说了是“一条心”,赵禄生哪儿能说出点别的意见。
  他双掌搓着膝盖,一阵为难后反问:“陛下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萧元君只答:“相父的心里话。”
  言至于此,赵禄生索性豁出去了,“好。老臣今日就说点心里话。要变法可以,但绝不是一句话的事,更何况是要撼动祖宗之法。”
  他起身,“立法容易,一道圣旨即可,但真正重要的是要有人服法,法不服众,必生惑乱。”
  纪宁缓缓起身,“依赵大人所言,如何才能让法服众?”
  赵禄生端手,“想要服众,最简单的方法便是顺民意。民心之所向,即是新法确立之根本。”
  纪宁噙笑,似懂非懂的模样,“赵大人的意思是,只要是民心所向,即可推行新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