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80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他持身不正,早就被那些江南世族出身的官员撕成粉碎。
  陆沉若是突然发疯杀死许佐,他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奸贼,这一点并不夸张。
  短暂的沉默过后,许佐忽地挑眉问道:“在章宪兄看来,太后这次为何要派我北上?”
  薛南亭目光微凝,随即断然道:“太后不会逼你去送死,因为陆沉不会那么愚蠢。退一万步说,如果太后真有这样的打算,她难道不会安排后手?只要你死在陆沉的地界上,世人的愤怒便足以淹没那位年轻的郡王。你要知道太后并非软弱可欺之人,瞿弘毅的下场还不够证明她的果决?”
  许佐摇头道:“我不是怀疑太后用我去试陆沉的刀是否锋利,但你我都不能否认,以我过往展现出来的性格,确实极有可能和陆沉发生冲突。从君上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
  “你还是看轻了太后。”
  薛南亭正色道:“早在你出任定州刺史的时候,你和陆沉相处得就很和谐,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这不是说你会因此失去原则,至少你们能够平心静气地交流,不会动辄生隙。”
  “也有道理。”
  许佐不再争执,继而认真地说道:“那么章宪兄有没有想过,为何我不曾和陆沉发生冲突?”
  薛南亭默然。
  片刻之后,他平静地说道:“因为那座县城里的诸多规划?”
  如今距离许佐北上之行过去三个多月,陆沉接连上了几封长篇大论的奏章,除去朝廷正在推行的厘定田赋之策,此外他的一系列构想也已公之于众,朝堂内外都在议论陌生的将作局、医疗局和农事院之类的新衙门。许佐饮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随即问道:“章宪兄觉得他那些规划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不,当然不。”
  薛南亭果断摇头,坦然道:“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陆沉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许佐不复多言。
  他的态度已经表达得很清晰,如果陆沉是那种只有狼子野心的权臣,他即便拼了这条老命——不论是否能阻止对方,他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这是他为人的准则和为臣的操守。
  但是如今陆沉并未表露出篡逆夺权的野心,虽然他已经拥有这样的能力,但他想得依然是经世济民,希望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生活得更好一些。
  不谈人人富贵,只求吃饱穿暖。
  面对这样一个单纯又珍贵的愿景,许佐委实不愿让对方陷入残酷的权争之中。
  薛南亭见状便问道:“敢问彦弼兄,何为帝王之道?”
  许佐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当即答道:“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
  “一言以蔽之,选贤任能唯才是举,这是君上的职责。”
  薛南亭接过话头,诚恳地说道:“难道太后这两年多种种举措,还不够让彦弼兄相信她能做好这些事?她刚刚掌权便将江北军权悉数交予陆沉,后续亦不曾想过从中作梗,或许有人会说太后这是迫于无奈,但是我要说论心世上无完人,对否?”
  这一次轮到许佐沉默。
  薛南亭继续说道:“陆沉在江北领兵的一年多里,太后对他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甚至陆沉在中途夺走张旭和陈澜钰的兵权,太后亦没有横加干涉。雷泽之战和平阳之战结束后,朝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支持江北大军继续北上,太后将内府库仅有的二百万两银子拿出来,你我亦是用宰相的名义去坊间拆借银子。”
  “难道我们不知道这样做会让陆沉的威望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难道我们不知道他会因此尽掌军权?”
  “可是我们仍旧这样做了,为何?因为大局为重这四个字。”
  “如今太后为了避免南北动荡,主动提出迁都北上,难道她真不知道那些鼓动迁都的官员,私下里都得了陆家的好处?从始至终,太后和朝廷步步退让,可曾做过半件对不起黎民苍生的事情?”
  “事到如今,独他陆沉一人是心怀苍生的圣人,我们反倒变成了逆势而行的无耻奸佞?”
  “这……这是个什么道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