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7节(2 / 3)
黑袍勾了勾嘴角,说道:“但是,彭国和韦国是以前南下征伐三苗的祝融吴回的后人,他们是从中原地区南下征讨荆楚之地的已姓方国部落,并不是正经的荆楚本地人吧。说他们和三苗一系的庸国,归国是同族,是不是不太恰当?”
老祖微微一笑:“吴回在征服三苗之地,成为南方之主后,因为大洪水的原因,曾经长期与中原地区隔绝,所谓的生出昆吾氏等六子,其实是吴回的部落后来又分化出了六个部落方国而已,这些部落,所谓的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实就是说他们和南方的苗人结合得很紧密,很难分出彼此了,从吴回的角度来说,他是要长期地作为南方之主,统治当地人,所以采取的政策多是怀柔和联姻,庸国和归国这些部落可以继续存在在当地,也是他宽容和庇护的结果,对比商朝在其他方向的扩张,那可是斩尽杀绝,不留遗民的,所以这些已姓方国,虽然也是外来的中原已姓部落,但和当地苗人的关系还是不错,多年后回来,仍然被当地的苗人看成是同族,这也不奇怪。”
斗蓬笑道:“原来如此,可是商军跟着过来,那可就是手下无情了,我记得庸国和韦国的联军被武丁亲自打败,而彭国和归国的军队,也被武丁手下的大将所击败,庸国的国君甚至是被俘虏,然后送回了商朝都城,作为人牲去祭祀了商王太戊,以告慰这位先王祖先,当年他征服的南阳之地,又拿回来了。”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正是如此,庸国和归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跟彭国,韦国一样四散逃蹿,遁入荆楚一带的大山之中,商军也不可能追进大山里再去追杀,于是纪功而返,但这些仇恨,却会存在于庸国,彭国的血脉记忆里,直到几百年后,周朝灭商时,这些跟商朝有深仇大恨的各地方国,就会成为周人的盟友,大商在武功极盛的同时,也树立了太多的仇敌,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对今天的我们,一样有意义。”
黑袍沉声道:“是的,不可四面树敌,尽量能多拉一些人,来对付更少的敌人,这个思路,周人有,而大商无,几百年下来,一直四处征战,抓人献祭,虽然一时逞强,但长远来看是敌人越打越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后的结果也是众叛亲离,我们今天也是如此,明确主要的敌人是刘裕,别人都可以联合,包括刘裕的手下,也可以想办法拉拢,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斗蓬冷冷地说道:“我不同意黑袍尊者的看法,今天的天道盟,不是往日的商朝,商朝需要供养他上百万的子民,需要对外扩张,征伐四夷,所以要各种资源,要食盐,要青铜矿石,要牛羊马匹,商朝的战争,说白了还是为了要养活太多的子民,当然,也是为了祭祀和求得祖先与神明的法力,需要这些法力在战争中起作用。但就如老祖说的那样,没什么用的小神,邪神,小祖宗太多了,导致要祭祀的人牲越来越多,而这些小神没啥法力对付敌人,却有本事在吃不到祭品的时候作祟来祸害自己的子孙,逼得商朝的人牲祭祀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也跟周围的方国结怨和血仇越来越深,说到底,这点不除,谈何联盟。”
黑袍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那只要学得周人的做法,宗庙只立七代,只祭有数的几个祖先和守护神即可,至于那些后世的祖先,等到三代之后,他们的子孙也作古时,就不用祭祀了,不该存在于天地之间,法力不足的那些小神,也没必要一直让他们存在,若是作祟害人,那自有老祖宗来主持公道!”
老祖笑道:“要是你们二位能把这些做法给传回商朝先君,整个历史也不会是这样,这就是我们要开启万年太平计划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天道盟只是一个秘密的地下组织,修仙门派,你们设想的拉拢别人,无非是通过修仙问道的方式,来吸引想要长生不老的人加入我们,这点在以前可以,毕竟以前的我们是隐密存在的,别人不知道我们,可是现在,我们已经公诸于天下,刘裕也在一直追杀和铲除我们,不打倒刘裕,我们无法自保。”
黑袍正色道:“那么,现在讲商朝的历史,我们天道盟的前身,已经讲了五百多年下来了,也到了商纣王帝辛的时候了,老祖,在商朝这最后的几十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周朝可以取代大商了呢?”
斗蓬沉声道:“是因为这个邪天帝野心太大吗?我看这时候的它,连着弄死了几代商王,他才是祸国的根本,甚至是一个鬼方的邪神了。”
老祖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你们说得不错,邪天帝一向喜欢偏向西部北部的羌人,戎人,鬼方诸族,却是要商王尽快东征,消灭东夷集团,在帝辛上台之后,他就以各种理由,要帝辛去攻打东边的淮夷部落,还有在青州南部的阳夷部落集团,他说自彭国和韦国被打跑之后,这些淮夷部落各自为政,没有什么共主,正是在解决了西边和北边的边患之后,最合适的用兵方向。”
“只要灭了这些淮夷和东夷,再把商朝的宗室分封到这里永驻,那商朝的东部方向的大患,就可以彻底解决,而以后的食盐,海货都是源源不断,东方也有无限的,不少于中原的人力可以随时征用。”
“只有彻底地吃掉,同化了这些东夷部落,淮夷部落,商朝才能不仅省出大量的用于监视和防备这些部落的兵马,还可以把他们的族人,变成自己的族人,毕竟,跟牧马放羊,或者是山居采摘的西北种族和南蛮苗人相比,东夷跟商朝人为主体的中原华夏,是有更相近的生产方式,更相近的政体模式与认知价值观,更容易融为一体呢。”
第5643章 商纣不再以人祭
黑袍冷冷地说道:“我看邪天帝话这样说,可未必是这样想的吧,他应该只是想享用更多的人牲,又不想用西方和北方他的那些鬼方同族罢了,所以,要商王对东夷发动战争,消灭东夷部落,捕掠大量的东夷族人作为人牲献祭给自己,同时,把东夷的地盘收入商朝治下,消灭东夷的守护神。”
斗蓬点了点头:“我同意黑袍尊者的意见,要是这个邪天帝真的为商朝着想,当年就不会杀了想要消灭犬戎,扩张西方的商王武乙了,这个邪神的私心太重,不是把商朝视为自己惟一的子孙同族,那些犬戎,北狄部落,他也看成自己人,不想他们被商朝攻打,所以宁可纵容周朝强大,他享用了周公季历的魂魄,变得强大,就可以对周朝的发展和扩张毫不阻止,已经失去了作为商朝保护神的资格了。”
老祖的嘴角勾了勾:“邪天帝究竟是什么想法,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毕竟,在封神之战后,他也是灰飞烟灭了,要说他完全不管不顾商朝的未来,也不一定,也许,在他的心里,周国就是跟当年彭国一样,可以先用来铲除和消灭西方各部落方国的一把刀,等到西周一统西部,得罪了很多方国诸侯后,商朝可以随时象当年武丁灭彭一样,将周国消灭,也许,他是想着商朝先解决了东夷这个几百年来的大敌,彻底在东方无后顾之忧,然后再集中兵力横扫西部和北部,但不管怎么说,他要求刚继位的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向东方用兵,而这点,也正好是纣王想要的,两者一拍即合。”
“这纣王是商朝历代诸王里,天份和能力最强的,至少,也是最强的之一,他文可拒谏,武可斩将,十余岁时即位,在位数十年,亲自提兵东征,打败过东夷无数的部落方国,把青州南部的阳夷诸部打得一败涂地,也出兵深入江淮之地,把淮夷方国一路横扫,这些几百年来,不,应该说是上千年来,从夏朝建立之前就存在的东夷部落,都在纣王的兵锋之下,或破或降,数以十万计的东夷战士与族人,沦为战俘,被商朝掳掠到各个大城中,从事着苦役劳作。而淮夷和阳夷的本来地盘,却是被一批批的商朝贵族,和成百上千的商军士兵们所占据,与以往商朝打了就走的战法不同,这些战争中,商军打到哪里,商人的村落与城邑就修建到那里,商朝是真正地要在这些地方进行长久的统治,永远地占据了。”
黑袍叹了口气:“这纣王确实是英明有为,持续地对东夷用兵,占其地,掳其人,灭其族,虽然这样一来,可以占领这些地方,让商朝人占据,可是数十万生灵就这样给他作为人牲献祭,虐杀,也未必太过残忍了吧。”
老祖摇了摇头,正色道:“黑袍尊者,你恐怕是误会了吧,我可没说这数十万俘虏是被献祭了,商纣王与之前的商王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他大大地减少,降低了祭祀的规模,尤其是对邪天帝,他一连十余年没有对邪天帝进行祭祀,即使是少数的几次祭祀,也是对商朝的先王,如成汤,太戊,武丁这几位,而邪天帝作为王亥这位主神,因为是在商朝建立之前,所以纣王干脆就不祭祀他了。”
斗蓬睁大了眼睛:“为何不祭祀邪天帝了呢?他可是这时候商朝的头号大神啊,而且以前得罪过他的武乙,给邪天帝直接以雷劈死,纣王就不吸取教训了吗?祭祀本是商朝的最基本国策之一,纣王就真的说废就废?”
老祖平静地说道:“因为纣王也声称他得到了成汤,伊尹这些先王古圣们的神谕,告诉他,商朝的国运,应该是由子孙们,由活着的人们所创造,从商朝建立以来,真正在战场上搏杀,为大商打下江山的,不是祖先与鬼神,而是商朝自己的族人,商朝当年能发展壮大,从一个在河北的小部落而夺取天下,也是因为建国之初时可以抚御万民,平等地对待那些被商朝打败和征服的部落族人,就象后世的贤相傅说,如果按商朝后来的做法,把俘虏的敌国族人都当成人牲献祭,又怎么会有武丁时代的辉煌呢?又好比伊尹,他也是个奴隶的身份,要是早早地给献祭了,哪会有商朝的建立?”
黑袍哈哈一笑:“说的真好啊,早年的商朝,虽然献祭之事也有,但没有后来这么夸张和疯狂,也没有那么多的祖先与神明需要供奉,纣王也是有本事,能抬出几个先王与主神,来对抗邪天帝们所要求的各路邪神的祭祀,这么说来,东夷的几十万俘虏,就成为了商朝的奴隶,要从事各种生产,运输之业了吧。”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纣王养着这些俘虏,也不是让他们白吃饭的,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饶,造城修路,打造兵器,修建宫殿这些事,就是要他们去做的,这些人虽然活了下来,但过的也绝不算好,这也为后来的牧野之战,埋下了隐患,那就是纣王自以为对这些人有活命之恩,他们应该感激自己才是,但这些被商军攻破了家园,掳来为奴的人,又怎么会真的感激商朝呢?他们作牛作马,过得生不如死,而仇恨和怒火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埋藏着,总有一天,会找到机会,让他们十倍,百倍地报复。”
斗蓬叹了口气:“这就象后世秦灭六国,秦始皇自以为给了这些六国之民和秦国百姓同样的待遇,就是对他们有恩了,殊不知六国百姓受不了秦国那沉重的赋役制度,根本没觉得这是对他们的恩惠,一有机会,还是要造秦国的反,这跟这些东夷奴隶是一样的,纣王没让他们跟商朝自己的百姓一样,终究谈不上融合,而周朝那种归顺即是子民,抵抗则无情屠灭的做法,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恩威并施的仁义,让人折服吧。”
第5644章 西伯再入商王牢
黑袍冷笑道:“灭人国,掠人子民,强迫为奴隶,作牛作马,最后累死在工地之上,妻离子散,国破家亡,这让人生不如死的事,纣王居然还以为是对人的恩德,我真的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想的。”
老祖叹了口气:“也许,是因为商朝的人祭人殉太过于残忍可怕,所以那些战俘和夷人百姓们一旦知道自己不会当祭品给各种手段虐杀了,还没准真的会高兴一阵子呢,只不过,后面常年的悲惨劳作,让他们很快就忘了这些恩情和好处,变得怨声载道,不过,在商朝强大的军力面前,这些人宁可自尽也不敢再反抗了,纣王也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有了良好的工作表现之后,有可能赎身成为商朝的百姓,当然,跟商朝本族子民还是有所区别的,而且能赎身自由的人,是非常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黑袍点了点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逆转,纣王今天打淮夷,明天打并州戎,打来打去,仇越结越多,而不能把敌国的百姓变成自己的子民,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别的不说,就说那些打下来的东夷之地,何人来驻守?谁来从事平时的生产?把夷人抓回来当奴隶,就意味着得派商朝自己的贵族,子民,还有这些贵族自己的部落军队过去,内部是越来越空虚,而迁出去的本族人又会有给发配边疆,形同流放的想法,也会心生怨意,这就跟前秦帝国的崩溃,把氐人核心的人马分散到关东各处镇守,平时天下太平还好,一旦天下有变,这些分散出去的氐人兵马,就会陷入给切割,给包围的状态,根本无法互相呼应,纣王最后的败亡,应该也是犯了这样的错吧。”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黑袍尊者的说法非常正确,商军虽然在纣王十年的时候,首战攻打大岘山南一带的阳夷,取得了胜利,攻灭了十余个阳夷部落,擒获了数名大首领,还抓获了三四万阳夷战俘与族人,但是并没有把胜利转化成对于阳夷之地的有效控制,数千商军,还有他们的上万家属,族人,被迁到阳夷之地驻守,他们无法在当地接管阳夷的生产与田地,反而经常会受到躲进山中打游击的阳夷残部的攻击,而且,之前逃到胶东半岛的莱夷,还有阳夷南边的淮夷诸部,也因为商军的这次攻击,意识到商朝这回要大举进攻,彻底消灭整个东夷部落了,于是他们也是纷纷联合在一起,组建大军,反过来向商朝的攸国,奄国这些直系子姓宗室国,发起了进攻。” ↑返回顶部↑
老祖微微一笑:“吴回在征服三苗之地,成为南方之主后,因为大洪水的原因,曾经长期与中原地区隔绝,所谓的生出昆吾氏等六子,其实是吴回的部落后来又分化出了六个部落方国而已,这些部落,所谓的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实就是说他们和南方的苗人结合得很紧密,很难分出彼此了,从吴回的角度来说,他是要长期地作为南方之主,统治当地人,所以采取的政策多是怀柔和联姻,庸国和归国这些部落可以继续存在在当地,也是他宽容和庇护的结果,对比商朝在其他方向的扩张,那可是斩尽杀绝,不留遗民的,所以这些已姓方国,虽然也是外来的中原已姓部落,但和当地苗人的关系还是不错,多年后回来,仍然被当地的苗人看成是同族,这也不奇怪。”
斗蓬笑道:“原来如此,可是商军跟着过来,那可就是手下无情了,我记得庸国和韦国的联军被武丁亲自打败,而彭国和归国的军队,也被武丁手下的大将所击败,庸国的国君甚至是被俘虏,然后送回了商朝都城,作为人牲去祭祀了商王太戊,以告慰这位先王祖先,当年他征服的南阳之地,又拿回来了。”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正是如此,庸国和归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跟彭国,韦国一样四散逃蹿,遁入荆楚一带的大山之中,商军也不可能追进大山里再去追杀,于是纪功而返,但这些仇恨,却会存在于庸国,彭国的血脉记忆里,直到几百年后,周朝灭商时,这些跟商朝有深仇大恨的各地方国,就会成为周人的盟友,大商在武功极盛的同时,也树立了太多的仇敌,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对今天的我们,一样有意义。”
黑袍沉声道:“是的,不可四面树敌,尽量能多拉一些人,来对付更少的敌人,这个思路,周人有,而大商无,几百年下来,一直四处征战,抓人献祭,虽然一时逞强,但长远来看是敌人越打越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后的结果也是众叛亲离,我们今天也是如此,明确主要的敌人是刘裕,别人都可以联合,包括刘裕的手下,也可以想办法拉拢,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斗蓬冷冷地说道:“我不同意黑袍尊者的看法,今天的天道盟,不是往日的商朝,商朝需要供养他上百万的子民,需要对外扩张,征伐四夷,所以要各种资源,要食盐,要青铜矿石,要牛羊马匹,商朝的战争,说白了还是为了要养活太多的子民,当然,也是为了祭祀和求得祖先与神明的法力,需要这些法力在战争中起作用。但就如老祖说的那样,没什么用的小神,邪神,小祖宗太多了,导致要祭祀的人牲越来越多,而这些小神没啥法力对付敌人,却有本事在吃不到祭品的时候作祟来祸害自己的子孙,逼得商朝的人牲祭祀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也跟周围的方国结怨和血仇越来越深,说到底,这点不除,谈何联盟。”
黑袍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那只要学得周人的做法,宗庙只立七代,只祭有数的几个祖先和守护神即可,至于那些后世的祖先,等到三代之后,他们的子孙也作古时,就不用祭祀了,不该存在于天地之间,法力不足的那些小神,也没必要一直让他们存在,若是作祟害人,那自有老祖宗来主持公道!”
老祖笑道:“要是你们二位能把这些做法给传回商朝先君,整个历史也不会是这样,这就是我们要开启万年太平计划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天道盟只是一个秘密的地下组织,修仙门派,你们设想的拉拢别人,无非是通过修仙问道的方式,来吸引想要长生不老的人加入我们,这点在以前可以,毕竟以前的我们是隐密存在的,别人不知道我们,可是现在,我们已经公诸于天下,刘裕也在一直追杀和铲除我们,不打倒刘裕,我们无法自保。”
黑袍正色道:“那么,现在讲商朝的历史,我们天道盟的前身,已经讲了五百多年下来了,也到了商纣王帝辛的时候了,老祖,在商朝这最后的几十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周朝可以取代大商了呢?”
斗蓬沉声道:“是因为这个邪天帝野心太大吗?我看这时候的它,连着弄死了几代商王,他才是祸国的根本,甚至是一个鬼方的邪神了。”
老祖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你们说得不错,邪天帝一向喜欢偏向西部北部的羌人,戎人,鬼方诸族,却是要商王尽快东征,消灭东夷集团,在帝辛上台之后,他就以各种理由,要帝辛去攻打东边的淮夷部落,还有在青州南部的阳夷部落集团,他说自彭国和韦国被打跑之后,这些淮夷部落各自为政,没有什么共主,正是在解决了西边和北边的边患之后,最合适的用兵方向。”
“只要灭了这些淮夷和东夷,再把商朝的宗室分封到这里永驻,那商朝的东部方向的大患,就可以彻底解决,而以后的食盐,海货都是源源不断,东方也有无限的,不少于中原的人力可以随时征用。”
“只有彻底地吃掉,同化了这些东夷部落,淮夷部落,商朝才能不仅省出大量的用于监视和防备这些部落的兵马,还可以把他们的族人,变成自己的族人,毕竟,跟牧马放羊,或者是山居采摘的西北种族和南蛮苗人相比,东夷跟商朝人为主体的中原华夏,是有更相近的生产方式,更相近的政体模式与认知价值观,更容易融为一体呢。”
第5643章 商纣不再以人祭
黑袍冷冷地说道:“我看邪天帝话这样说,可未必是这样想的吧,他应该只是想享用更多的人牲,又不想用西方和北方他的那些鬼方同族罢了,所以,要商王对东夷发动战争,消灭东夷部落,捕掠大量的东夷族人作为人牲献祭给自己,同时,把东夷的地盘收入商朝治下,消灭东夷的守护神。”
斗蓬点了点头:“我同意黑袍尊者的意见,要是这个邪天帝真的为商朝着想,当年就不会杀了想要消灭犬戎,扩张西方的商王武乙了,这个邪神的私心太重,不是把商朝视为自己惟一的子孙同族,那些犬戎,北狄部落,他也看成自己人,不想他们被商朝攻打,所以宁可纵容周朝强大,他享用了周公季历的魂魄,变得强大,就可以对周朝的发展和扩张毫不阻止,已经失去了作为商朝保护神的资格了。”
老祖的嘴角勾了勾:“邪天帝究竟是什么想法,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毕竟,在封神之战后,他也是灰飞烟灭了,要说他完全不管不顾商朝的未来,也不一定,也许,在他的心里,周国就是跟当年彭国一样,可以先用来铲除和消灭西方各部落方国的一把刀,等到西周一统西部,得罪了很多方国诸侯后,商朝可以随时象当年武丁灭彭一样,将周国消灭,也许,他是想着商朝先解决了东夷这个几百年来的大敌,彻底在东方无后顾之忧,然后再集中兵力横扫西部和北部,但不管怎么说,他要求刚继位的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向东方用兵,而这点,也正好是纣王想要的,两者一拍即合。”
“这纣王是商朝历代诸王里,天份和能力最强的,至少,也是最强的之一,他文可拒谏,武可斩将,十余岁时即位,在位数十年,亲自提兵东征,打败过东夷无数的部落方国,把青州南部的阳夷诸部打得一败涂地,也出兵深入江淮之地,把淮夷方国一路横扫,这些几百年来,不,应该说是上千年来,从夏朝建立之前就存在的东夷部落,都在纣王的兵锋之下,或破或降,数以十万计的东夷战士与族人,沦为战俘,被商朝掳掠到各个大城中,从事着苦役劳作。而淮夷和阳夷的本来地盘,却是被一批批的商朝贵族,和成百上千的商军士兵们所占据,与以往商朝打了就走的战法不同,这些战争中,商军打到哪里,商人的村落与城邑就修建到那里,商朝是真正地要在这些地方进行长久的统治,永远地占据了。”
黑袍叹了口气:“这纣王确实是英明有为,持续地对东夷用兵,占其地,掳其人,灭其族,虽然这样一来,可以占领这些地方,让商朝人占据,可是数十万生灵就这样给他作为人牲献祭,虐杀,也未必太过残忍了吧。”
老祖摇了摇头,正色道:“黑袍尊者,你恐怕是误会了吧,我可没说这数十万俘虏是被献祭了,商纣王与之前的商王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他大大地减少,降低了祭祀的规模,尤其是对邪天帝,他一连十余年没有对邪天帝进行祭祀,即使是少数的几次祭祀,也是对商朝的先王,如成汤,太戊,武丁这几位,而邪天帝作为王亥这位主神,因为是在商朝建立之前,所以纣王干脆就不祭祀他了。”
斗蓬睁大了眼睛:“为何不祭祀邪天帝了呢?他可是这时候商朝的头号大神啊,而且以前得罪过他的武乙,给邪天帝直接以雷劈死,纣王就不吸取教训了吗?祭祀本是商朝的最基本国策之一,纣王就真的说废就废?”
老祖平静地说道:“因为纣王也声称他得到了成汤,伊尹这些先王古圣们的神谕,告诉他,商朝的国运,应该是由子孙们,由活着的人们所创造,从商朝建立以来,真正在战场上搏杀,为大商打下江山的,不是祖先与鬼神,而是商朝自己的族人,商朝当年能发展壮大,从一个在河北的小部落而夺取天下,也是因为建国之初时可以抚御万民,平等地对待那些被商朝打败和征服的部落族人,就象后世的贤相傅说,如果按商朝后来的做法,把俘虏的敌国族人都当成人牲献祭,又怎么会有武丁时代的辉煌呢?又好比伊尹,他也是个奴隶的身份,要是早早地给献祭了,哪会有商朝的建立?”
黑袍哈哈一笑:“说的真好啊,早年的商朝,虽然献祭之事也有,但没有后来这么夸张和疯狂,也没有那么多的祖先与神明需要供奉,纣王也是有本事,能抬出几个先王与主神,来对抗邪天帝们所要求的各路邪神的祭祀,这么说来,东夷的几十万俘虏,就成为了商朝的奴隶,要从事各种生产,运输之业了吧。”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纣王养着这些俘虏,也不是让他们白吃饭的,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饶,造城修路,打造兵器,修建宫殿这些事,就是要他们去做的,这些人虽然活了下来,但过的也绝不算好,这也为后来的牧野之战,埋下了隐患,那就是纣王自以为对这些人有活命之恩,他们应该感激自己才是,但这些被商军攻破了家园,掳来为奴的人,又怎么会真的感激商朝呢?他们作牛作马,过得生不如死,而仇恨和怒火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埋藏着,总有一天,会找到机会,让他们十倍,百倍地报复。”
斗蓬叹了口气:“这就象后世秦灭六国,秦始皇自以为给了这些六国之民和秦国百姓同样的待遇,就是对他们有恩了,殊不知六国百姓受不了秦国那沉重的赋役制度,根本没觉得这是对他们的恩惠,一有机会,还是要造秦国的反,这跟这些东夷奴隶是一样的,纣王没让他们跟商朝自己的百姓一样,终究谈不上融合,而周朝那种归顺即是子民,抵抗则无情屠灭的做法,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恩威并施的仁义,让人折服吧。”
第5644章 西伯再入商王牢
黑袍冷笑道:“灭人国,掠人子民,强迫为奴隶,作牛作马,最后累死在工地之上,妻离子散,国破家亡,这让人生不如死的事,纣王居然还以为是对人的恩德,我真的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想的。”
老祖叹了口气:“也许,是因为商朝的人祭人殉太过于残忍可怕,所以那些战俘和夷人百姓们一旦知道自己不会当祭品给各种手段虐杀了,还没准真的会高兴一阵子呢,只不过,后面常年的悲惨劳作,让他们很快就忘了这些恩情和好处,变得怨声载道,不过,在商朝强大的军力面前,这些人宁可自尽也不敢再反抗了,纣王也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有了良好的工作表现之后,有可能赎身成为商朝的百姓,当然,跟商朝本族子民还是有所区别的,而且能赎身自由的人,是非常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黑袍点了点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逆转,纣王今天打淮夷,明天打并州戎,打来打去,仇越结越多,而不能把敌国的百姓变成自己的子民,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别的不说,就说那些打下来的东夷之地,何人来驻守?谁来从事平时的生产?把夷人抓回来当奴隶,就意味着得派商朝自己的贵族,子民,还有这些贵族自己的部落军队过去,内部是越来越空虚,而迁出去的本族人又会有给发配边疆,形同流放的想法,也会心生怨意,这就跟前秦帝国的崩溃,把氐人核心的人马分散到关东各处镇守,平时天下太平还好,一旦天下有变,这些分散出去的氐人兵马,就会陷入给切割,给包围的状态,根本无法互相呼应,纣王最后的败亡,应该也是犯了这样的错吧。”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黑袍尊者的说法非常正确,商军虽然在纣王十年的时候,首战攻打大岘山南一带的阳夷,取得了胜利,攻灭了十余个阳夷部落,擒获了数名大首领,还抓获了三四万阳夷战俘与族人,但是并没有把胜利转化成对于阳夷之地的有效控制,数千商军,还有他们的上万家属,族人,被迁到阳夷之地驻守,他们无法在当地接管阳夷的生产与田地,反而经常会受到躲进山中打游击的阳夷残部的攻击,而且,之前逃到胶东半岛的莱夷,还有阳夷南边的淮夷诸部,也因为商军的这次攻击,意识到商朝这回要大举进攻,彻底消灭整个东夷部落了,于是他们也是纷纷联合在一起,组建大军,反过来向商朝的攸国,奄国这些直系子姓宗室国,发起了进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