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3 / 5)
于是,一些不差钱的食客,就选择尝试新品。
特别是三楼包厢里的贵客,那更是愿意为喜好买单。
半闲居伙计们吃的食材,大多是来自三楼,这些贵客才不会打包剩菜,吃不完就扔在桌子上,于是最后便宜了员工们。
食客们不差钱,而芋泥的味道又是真的出众。
于是鲍北元送去的头一批芋泥,足足五斤,很快就全卖完了。
来得晚的食客,只能等明日了。
余采挺高兴,当即就遣了个伙计去给鲍北元传话,叫鲍北元明日多准备些芋泥。
他自个儿也在次日一大早去了趟郑家粮铺,想瞧瞧芋头的存货。
因为他也想囤一批芋头了。
叶厘给他的那碗芋泥馅,他捎回家里做了芋泥包子,连他那个大哥都夸好吃,更别说是他阿爹还有小侄子了。
至于他外祖,连见都没见着!
如此美食,香气浓,还软和,很适合老人家吃。
所以他打算多买些芋头,让全家人都吃个痛快。
当然,这个芋泥方子他不白要,他愿意花钱买。
第94章
郑家粮铺还有两万多斤芋头。
毕竟这几日刚运回来一批。
按照往年的情况, 这一批就是今年最后一批了,陆陆续续的能卖到过了正月。
在芋泥出现之前,北阳县的人一直拿芋头做菜, 是咸味的。
芋头价格高,味道也不算特别惊艳, 于是不温不火。
但现在不同往日, 芋泥出现了。
以芋泥的受欢迎程度,就算将这些芋头全买下来, 那撑到过年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 芋头是个季节性的东西, 秋季、冬季才有。
如今不多搞点存货,再想吃的话, 那只能等明年秋天了。
余采便想让郑家铺子的人再去趟南边,再购买一批芋头。
将芋头埋在沙土里,最长能保存半年。
郑家粮铺就是靠着这种法子运输、储存芋头。
他想将芋泥的供货期尽量延长。
十文一斤,四万斤也才四百两银子。
他买得起。 ↑返回顶部↑
特别是三楼包厢里的贵客,那更是愿意为喜好买单。
半闲居伙计们吃的食材,大多是来自三楼,这些贵客才不会打包剩菜,吃不完就扔在桌子上,于是最后便宜了员工们。
食客们不差钱,而芋泥的味道又是真的出众。
于是鲍北元送去的头一批芋泥,足足五斤,很快就全卖完了。
来得晚的食客,只能等明日了。
余采挺高兴,当即就遣了个伙计去给鲍北元传话,叫鲍北元明日多准备些芋泥。
他自个儿也在次日一大早去了趟郑家粮铺,想瞧瞧芋头的存货。
因为他也想囤一批芋头了。
叶厘给他的那碗芋泥馅,他捎回家里做了芋泥包子,连他那个大哥都夸好吃,更别说是他阿爹还有小侄子了。
至于他外祖,连见都没见着!
如此美食,香气浓,还软和,很适合老人家吃。
所以他打算多买些芋头,让全家人都吃个痛快。
当然,这个芋泥方子他不白要,他愿意花钱买。
第94章
郑家粮铺还有两万多斤芋头。
毕竟这几日刚运回来一批。
按照往年的情况, 这一批就是今年最后一批了,陆陆续续的能卖到过了正月。
在芋泥出现之前,北阳县的人一直拿芋头做菜, 是咸味的。
芋头价格高,味道也不算特别惊艳, 于是不温不火。
但现在不同往日, 芋泥出现了。
以芋泥的受欢迎程度,就算将这些芋头全买下来, 那撑到过年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 芋头是个季节性的东西, 秋季、冬季才有。
如今不多搞点存货,再想吃的话, 那只能等明年秋天了。
余采便想让郑家铺子的人再去趟南边,再购买一批芋头。
将芋头埋在沙土里,最长能保存半年。
郑家粮铺就是靠着这种法子运输、储存芋头。
他想将芋泥的供货期尽量延长。
十文一斤,四万斤也才四百两银子。
他买得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