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向旁边石桌上一努嘴:“喏,那边两碗酸梅汤,家里的祖传秘方,解酒后头疼最得力。晾得刚刚好,你们一人一碗!”
  春雨已住,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石桌上,两碗熬制得鲜亮浓郁的酸梅汤,温温地冒着热气。
  热气氤氲,熏得武松眼角也湿了,他垂下头,不经意间瞥见柴大嫂已缝好了手中衣衫,顺手叠起,摆进旁边小竹筐里。
  自幼没了父母,由哥哥粗糙拉扯长大的武松,忽然想到昨日柴世安醉中念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他仰头望天,春光明媚,一切刚刚好。
  第152章
  武松心下感佩,自此对凤姐愈发敬重,对柴世安更是当作自家小辈一般疼爱。
  凤姐原就有着七窍玲珑心,经过前世抄家入狱磨难,对人心的掌控愈发炉火纯青,拿捏初出茅庐的武松易如反掌。
  她心知这样的人对金银权位并不恋栈,要的就是被信赖、被善待、被人高看一眼。
  雨季过后,凤姐大大方方将东庄交给武松掌管,让他做了庄主,全权负责训练庄客、清收租米、接待来往好汉......
  武松年轻气盛,又爱喝酒,醉后打骂庄客,高兴时一挥手免了数十贫户的租子,大把送金银给看顺眼的好汉,皆是常事。
  本来在此管事的贾都管心生不忿,多次找凤姐告状。
  凤姐并不理会,反把贾都管骂了一通:“武叔叔既拜了大官人为兄,便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免自家的租子,送自家的金银有何要紧?”
  这一番话有意无意地传进武松耳朵里,引得武二郎洒了几滴男儿泪,此后做事愈发勤谨,直将凤姐当作自己的亲姐姐一般看待。
  如此过了三个多月,季节由春转夏,柴进、柴世运照例送来了书信。
  他们父子出一趟门,几乎每个月都要送两、三封信来,柴进的不过是交待下行程、问下家中平安。
  柴世运的书信几乎可看作一篇游记,如何与宋押司在郓城喝酒吃茶,如何在东溪村结交晁保正,甚至跑到石碣村同阮氏兄弟捞鱼赌钱。
  他倒是十分放得下架子,换上麻布衣,戴上草毡笠,与阮家兄弟水里来风里去,学会了诸般水中本领,还送了一些亲手晒的小鱼干给凤姐。
  如今梁山泊归林冲掌管,并不禁止渔民到水泊里打鱼,柴世运与阮家兄弟自在逍遥,收获颇丰,打到了数十条金色鲤鱼,养在大水缸里送往柴家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