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发家日常 第4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静云一边跟阿桃一起打络子,一边跟她闲聊。
  “你这‘芳菲宴’办得可真好,就连城东显贵都知道枣花巷有个虞记。”
  虞蘅笑嘻嘻恭维回去:“那还不是多亏了云娘子的络打得好嘛,叫那些官眷娘子们喜欢,若非如此,哪里有这么多人定?”
  “那也得先借你的妙语,做成生意。”
  “还是苏娘子雅人雅趣,取得雅致糕点名字。”
  二人互相“让贤”,又都憋不住笑起来。
  此时未时过半,日头比正午偏西,阳光透过雕花窗,懒懒照在紫铜博山炉上,白烟清晰袅袅。
  炉子里点的是苏静云闲时调着玩的栀子香,比起崔妈妈在大堂熏的过于浓腻暧昧的帐中香气,很是清淡好闻。
  三人围坐着打络子,颇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就这么混到了落日楼头,残阳半抹。
  虞蘅起身要走,苏静云将两匣打好的络子交给她。
  一匣是店里赠给定“芳菲宴”客人的五色绳络,另一匣里,赫然与虞蘅腰间挂着那串珍珠络子一样,随着裙摆摇动,珠子也流光溢彩的好看,行走间与环佩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许多娘子爱极她这一条,询问她从哪买的,都愿意花高价求一条回来。
  虞蘅嗅到商机,与苏静云打商量,她去寻买主,苏静云每隔五日交货给她。寻买主于她顺手的事,所得银钱,便九一分成。
  苏静云正为赎身银钱所愁,又知道她为她好,自然不会清高。
  检查过一遍,没有瑕疵,虞蘅赞不绝口:“这卖相,卖她们十贯钱我都觉得亏!”
  苏静云失笑,“哪有那么夸张,这珍珠不过一般品相,也就戴着玩罢了,与人家那些专做首饰的比不了。”
  “可我们都精心挑过的啊!珠虽不大,却胜在个头均匀,光泽颜色也很好,莹润洁白。”
  在研究商品优势方面,虞蘅是下过功夫的。因此那些买主挑剔时,她才能与对方拉扯,不论什么砍价理由,都说出一番花来。
  “谁说只有大珠才好看了?您瞧瞧这绳络,多精致!若换了大珠子,能有这么秀气?与您这副荷包能这般相配?”
  “价贵不见得就好,合适才是最要紧的。”
  “小珠虽没大珠圆润,可粒粒都不相同,您手上这条与您小姑那条,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全天下也寻不出一模一样的来!您想想,是不是这道理?”
  那两夫人被她唬得一愣一愣的,连忙掏钱,就怕像她说的那样:“过了这村,可没店啦!”
  苏静云将卖络子所得银钱划出一部分来,与了阿桃,让她拿着去买珍珠。剩下的,同前些年的积攒放在一起。
  瞥见她那些金银细软一角,虞蘅不由咽了咽口水,随后就想到崔妈妈嘴脸,提醒她未雨绸缪,什么时候得空了,最好一点点换成交子。
  毕竟,只有握在手里的钱才是自己的。
  苏静云点头:“我正这么想着,只是不知道托谁好。”
  “叫齐临去!”虞蘅近来奸商本质暴露无疑,打得一手好算盘,“他总算有些用处,哪里会嫌麻烦?再说,那些当铺的伙计都是见人下菜碟的,却不好糊弄他。”
  再者他是客人,又是官身,崔妈妈没有查他的份,再合适不过了。
  在苏静云处消磨了整个下午,再溜溜达达地回了虞记,才行到后门,就闻见厨房香得厉害。
  虞蘅推门:“这是早上送来那些河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