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第52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其中有一个大学生认出那是曲裾, 他也不敢对其他同伴解释, 而是对女孩子说:“你还是脱了吧, 你不脱, 今天肯定走不了。”
  当时网上的声音是嘲笑这些大学生的大学白上了, 把中国的东西拱手让给日本, 还有人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反日, 反的是不如他们意的人和事。
  这事由民间发起就有点困难。
  主要是……民间的汉服团体实在不靠谱, 跟南明小朝廷似的, 清军都已经入关了,大明江山都没了, 先互相指责。
  唯有自己是正宗,其他汉服团体是反贼,形制是错的。
  你说我是影楼装,我说你的细节是日式。
  就连已经有出土款式的汉服、画在墓葬壁画上的汉服、穿在陶俑身上的汉服都不能被定义为汉服:这是给死人穿的寿衣, 不是普通款式,壁画上画的都是仙女、陶俑都是陪葬品, 也不是普通款式。
  于是,有了“鬼服”和“仙服”的称呼。
  路菲菲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不了这些团体的看法。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真的在争什么形制不形制的。
  南明小朝廷当真认为唐王或是桂王才是真正的正统,所以才要积极拥护的吗?
  当然是为了夺嫡抢正统了,自己拥护的那一派上去了,自己就有从龙之功,后面那不就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吃香的喝辣的。
  骂得最凶的汉服社团背后,都有一条经济产业链:卖汉服、组织雅集、化妆。
  还搞了类似行业协会的东西,只有被他们认证的汉服商家,才是真正的汉服。
  认证自然就需要达到他们设定的各种标准。
  路菲菲前阵子学习世界各国的贸易堡垒设计,对于这套玩法熟得不能再熟。
  路菲菲的想法是让普通人别看着什么东西就说这东西是日本的、是韩国的,就很烦。
  与后面影视剧给武则天戴日本舞妓的细工花簪说是唐朝的步摇,让中国贵公子拿着蝙蝠扇却说是中国传统折扇,让唐朝宫人穿着腋下开口的和服一样烦。
  借着这次瓷器特展的东风,路菲菲又拜访了几家博物馆,特别是家底丰厚,有很多汉唐宋文物的博物馆。
  路菲菲又办了一回《唐宋华章:中华纹饰之美》的线上讲座。
  各位受邀请的专家准备了很多丰富的资料,路菲菲事先看了一遍,提出:“能不能跟国外的做个对比呢?不然好多人看完之后,也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看着差不多的,就说那是中国的,虽然有对比,他们也不一定能记住什么,但是至少有一个对比的过程,能让人记住。
  比如中国的步摇跟日本艺伎戴的细工花簪,中国用的灯笼跟日本用的灯笼,还有纹路那些……”
  有几个专家采纳了她建议,寻找了一些可供对比的资料。
  新加入的这一点点对比,还真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有专家刚拿出清朝康熙时期的青花海水龙纹倒流壶,立马就有人发评论:“这不是小日本的吗?”
  后面专家拿出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的画作对比。
  专t家说:“现在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浪,只能想到这副图,却不知道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真是可惜。南宋到江户时代隔了六百多年,我们明明早日本人六百多年,就因为知道的人太多少,就成了爷爷像孙子……”
  一开始,讲座就有很多人在看,路菲菲还嫌不满足。
  她在视频的结尾做了互动小游戏,把这次讲座里提到的文物与日韩类似的东西放在一起,让观众挑出哪个才是正宗中国货。
  观众们玩得很开心,视频不仅有留存,而且还有转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