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这个没有力场防护的探测雷达,还必须能够承受住六千多米的海水重压。
  要做到这一点倒是不难。
  可以在潜艇船首设计一个类似于剑鱼的尖刺形探测雷达,用碳化钽硬质合金制造,内部的电子部件用石墨烯,可以承受住海底压力。
  而且,这个剑鱼雷达,只是在探测的时候才会关闭雷达部位的力场护罩,不开雷达的时候可以开启力场护罩,并不会长时间工作。
  陆离计算了一下海底压力和碳化钽硬质合金的耐压强度,预留了十倍压力的安全余量,开始设计一套新型海底耐压型探测雷达。
  设计完毕之后,陆离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这个雷达的效果……有点差呀!
  在海洋环境下,而且还是金属含量超高的海底环境下,电磁波雷达和光波雷达的效果都很差。
  电磁波雷达就不用说了,金属含量超高的海底,磁场干扰大得吓人。
  光波雷达在海底的效果也很差,水是流动的,光会折射,效果同样很差。
  一般来说,潜艇使用的都是声纳探测。
  声纳这玩意……精确度和探测能力同样很差。虽然能听到回声,却无法准确的判断出目标到底是什么东西。一条鲸鱼和一条潜艇,经常都分辨不出来。
  看来,我还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雷达探测工具了!
  不用电磁波雷达,不用光波雷达,也不用声波雷达(声纳),还能用什么呢?
  对了!量子雷达!
  陆离突然哈哈大笑。没人比我更懂量子技术了!
  连自身的存在形态都变成了量子意识形态,可以说,陆离是这个世界最懂量子技术的人了!
  量子雷达,这玩意可以有啊!
  而且……量子雷达这东西,完全是力场护罩都无法隔绝的,可以在力场护罩包裹之下,仍然正常扫描,正常通讯。
  量子这玩意,很违反人们的常识。
  举个例子,从北京到上海,宏观世界的移动方式,自然就是途经这段距离,然后抵达终点。
  在量子世界里,那就不是这样的了。量子可以直接从北京跳到上海,根本不需要经过中间那段距离。
  这叫“量子跃迁”!
  所以……量子雷达,量子通讯,这才是力场护罩之下的最佳雷达扫描方式和最佳通讯方式!
  只要把量子雷达技术和量子通讯技术搞出来,力场护盾可以从主动技能变成被动技能,可以一直开着护盾都不影响雷达扫描和通讯了。
  这个可以有!
  咦?我不是在研究海底矿场设计吗?好像……又搞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技术了!
  而且……量子雷达和量子通讯都搞出来了,量子计算机……这个也可以有啊!
  唉!实力太强了,随便想想就搞出个吓人的新技术。
  陆离忍不住笑出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