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学(完)(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干掉这两座炮台,德军重炮部队调拨出五门重炮,分别是“超级古斯塔夫”800毫米巨炮,两门05毫米斯柯达臼炮和两门600毫米自行迫击炮。
  最初投入战斗的是两门05毫米斯柯达臼炮和两门600毫米自行迫击炮,然而对亚历山大大尉来说,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德军的重炮对要摧毁的目标产生了误判。
  两座双联装05毫米炮塔附近,还有一座配套的超大型测距仪,同样是半埋在地下。
  远远望去,超大型测距仪露出地面的部分如同从炮塔上伸出的炮管,所以在德军炮兵的地图上,原本只有两座炮塔的俄军阵地被标注成了三座炮塔。
  最初投入炮击的四门巨炮以两门为一组,率先对东侧的炮塔和被误认为炮塔的测距仪发动了为期四天的炮击。
  炮击的第二天,测距仪所在的阵地被巨炮发射的穿甲弹贯穿,利用夜间查看过被毁的测距仪后,亚历山大大尉得出结论,德国人使用的是超大口径巨炮。
  将自己的判断报告给上级后,亚历山大大尉收到的是一顿臭骂。
  “亚历山大同志,你一定是被德国人吓得惊慌失措了,哪里有什么巨型火炮?德国人扔下的肯定航空炸弹。整座防线都在遭受德国人的炮击,压力很大的不是只有你那里,你冷静些。”
  该死的官僚,这个时候巨型航空炸弹和巨型炮弹有区别吗?
  被臭骂一顿后,亚历山大大尉只能抑郁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和周围的部下们一同依靠炮台强大的防护能力硬抗德军的炮击。
  巨型测距仪虽然帮助炮台吸引了不少火力,然而测距仪被毁后,两座炮台的射击精度锐减,如同瞎子一般。
  炮击的第三天,一枚600毫米穿甲弹击中东侧炮塔炮管根部,却被炮塔坚厚的装甲弹飞。
  巨大的撞击力下,炮塔根部钢板严重变形扭曲,两根炮管失去了俯仰能力。
  当天傍晚,利用德军炮击停息的宝贵时机,亚历山大大尉率领部下检查东侧炮塔的受损情况,却意外发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东侧炮塔西侧,几乎是紧贴着炮塔的地面上,多出一个深坑,坑内静静地躺着一个足有一人高的大家伙。
  看到那枚比自己的身高还高,口径被自己的肩膀还要宽的哑弹,亚历山大大尉呆立了十几秒钟,随后派出一名部下跳进坑中,测量了炮弹的口径。
  测量的结果“感人至深”,炮弹直径高达600毫米。
  让人给炮弹拍下照片后,亚历山大大尉返回办公室所在的西侧炮塔。
  又是一天过后,炮击的第五天,亚历山大大尉和部下们将接受最后的考验。
  5月0日,炮击的第一天,“超级古斯塔夫”用14枚炮弹摧毁“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炮台西侧的一门岸防炮和斯大林堡垒。
  5月1日,炮击的第二天,“超级古斯塔夫”发射9枚穿甲弹,其中一枚击穿了厚达10米的钢筋混凝土墙,成功引爆一座隐藏在海面下三十米深的弹药库,放了一个超大号的焰火。
  5月日,炮击的第三天,“超级古斯塔夫”将炮口指向名为“莫洛托夫”的堡垒,发射了8枚穿甲弹。
  5月日,炮击的第四天,“超级古斯塔夫”将炮口指向名为“西伯利亚”的堡垒,发射了七枚穿甲弹将其摧毁。
  5月4日,炮击的第五天,带着赫赫战功,“超级古斯塔夫”巨炮将炮口转向“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炮台。
  粗长直的炮管斜指向天空,炮管后方,吊车的吊臂转动,吊运起重达7100千克的穿甲弹放到炮膛后面的导轨上,一辆由II号坦克改装而成的推车将穿甲弹推进炮膛,全部的装填过程耗费了近约一个半小时。
  一个上午的时间,“超级古斯塔夫”共计发射三枚穿甲弹,两枚落在炮台南方,一枚落在炮台的北方大约五百米的地方。
  利用宝贵的午休时间,德军炮手们微调过炮管的仰角。
  下午两点整,“超级古斯塔夫”巨炮再次发出怒吼,巨型穿甲弹旋转着飞出炮口,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随后落向炮台西侧炮塔的左前方。
  旋转的炮弹如同高速旋转的电钻,瞬间钻透浮土。
  厚达四米的钢筋混凝土屋顶在旋转的穿甲弹面前如同纸片般被穿透,大地在震动,如同一只沉睡在地下已久的远古巨兽破土而出般暴烈,双联装05毫米炮塔拔地而起,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出去,在地面留下一个直径足有五十米的巨大弹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