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清殊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是受了很大的触动。
  离开容家之后,裴清殊就在想,其实,老国公去世之后,容潭哭得那么伤心,不能说容潭不爱他的父亲。只是容潭这个世子,已经当了太多太多年,或许他早就厌烦了世子的称号,想要名正言顺地当国公爷了。
  类似的道理,如果当初太上皇没有退位,而是让裴清殊在太子之位上熬个十年、二十年再继位的话……那裴清殊心里,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以前裴清殊还年少的时候,还有几分少年意气,觉得太上皇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其实仔细想想看,太上皇亦有他的处世智慧。
  由此,裴清殊觉得自己不能做一个讨人嫌的父亲——他突然想到,等将来天下太平,大齐再无后顾之忧的时候,他便效仿太上皇,早早退位算了。
  不过,这种念头也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毕竟现在匈奴未除,离裴清殊可以卸下重担那天还早得很。
  就连裴清殊自己都不知道,等他到了太上皇的那个年纪,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像太上皇当初那么洒脱地放手让权。
  毕竟坐久了天下第一人的位置,再将它交出来,哪怕是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老宁国公去世之后不久,裴清殊接到太上皇从河北行宫送来的四百里加急信,说是他想回京送老友最后一程,顺便参加十四的婚礼,然后再回行宫。
  他写信的目的,是想问问裴清殊,可要他带着婉晴一同回来。
  裴清殊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让婉晴暂时留在了行宫里。毕竟她才刚刚离宫三个月,这么快就回来的话,恐怕众人好不容易忘记的事情,又会重新记起。
  这三个月来,裴清殊和太上皇一直都在通信,说的主要就是婉晴的事情。
  据说刚去行宫的时候,婉晴整日里不吃不喝,也不理人。
  太上皇亲自喂她,却被她打翻了饭碗。
  太上皇虽说已经退位,但若论身份地位,他甚至在裴清殊和两宫太后之上,是这天底下一等一的尊贵之人。
  见大公主竟敢对太上皇这般无礼,当时在场的所有太监和宫女全都吓得跪倒在地。
  就在他们准备着迎接太上皇的暴怒,甚至是迁怒的时候,却见太上皇亲手捡起了大公主脚底的一块碎瓷。甚至还和声细语地嘱咐大公主,让她小心脚下,不要被瓷片扎到了。
  宫人们吓坏了,赶紧上前打扫。
  等他们打扫干净之后,太上皇就让他们退了出去。
  信里,太上皇只告诉裴清殊他给婉晴讲了两个故事,婉晴便开始乖乖吃饭、听他的话了。
  不过,在裴清殊的再三追问之下,太上皇都没有告诉裴清殊,他和究竟婉晴说了什么。
  ……
  裴清殊刚刚当上太子那会儿,帝师岳安就向他强调一个道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身为帝王,必须要努力达到“中”与“和”的状态,国家方能政通人和。
  除了皇帝自己内心的中与和之外,学会使用制衡之术,也是为人君者的必备能力之一。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要广泛使用制衡之术,以掌控全局。
  之前傅煦的前妻容岚在宫中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裴清殊还担心容家势大,在想着该怎么不动声色地压制容家,甚至还曾想过为容漾之子和自己的外甥女牵一根红线。
  谁知转眼之间,老宁国公突然身死。
  虽说从表面上来看,老国公早已不问政事,于容家无损,可按照惯例,父亲去世,身为人子理应丁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