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没有进门,只是在外边停车,里面的人就打招呼。
  “嗯,昨晚回来的,幺叔新年好。”这人在他们家排行老幺,附近的晚辈都是喊他一声幺叔。
  “新年好。进来进来。”黄老幺站在屋前搭的大棚里笑眯眯的招手。
  “幺叔 ,我买六封鞭炮,二十一封的,再买六坨纸钱,香蜡搭配你知道的。”
  黄老幺一直笑眯眯的,“知道知道,香蜡不要钱,纸钱一坨三块,六坨十八,还有二十的鞭炮六封,一百二,一共一百三十八。我再送你个一盒火柴。”
  “行,谢谢幺叔。”
  现在火柴很少,但他们这边乡下的超市每年都会进一些。
  不是为了平时卖,是清明节还有过年时送。
  这边的习俗,上山祭拜先人的物件,多了的话是不能带回家的。最后全要一起烧掉,点火的火柴也是,烧打火机哪怕是便宜的也不行。万一里面的燃料造成山火,那就麻烦了。
  “谢啥,回来要住一段日子吧?”
  “嗯,开学前才回学校。”
  算好账 ,付款,鞭炮放在放脚的踏板处。呼啦一下子骑车窜了出去。
  家里的爷奶还有父母以及爷爷的父母都是在一条线上。
  许媛媛在不远处停好车 ,然后一座座的点燃香蜡,烧纸,费了许久,才看着纸钱烧完。见可以火星飞舞,才放心。
  拆开鞭炮,六封鞭炮摆成一长条相互搭在一起,点燃,鞭炮的响声好,霹雳啪啦的响起来。
  一直到鞭炮炸完,检查不会引发山火,许媛媛才骑车离开。
  路上也遇到不少提前出来拜先人的村民,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村子大,在解放前这就是个大村,一个村有几个大湾冲还有靠近公路的成片街道。
  湾冲里的人认识公路片区的人,可公路片区的人不一定全认识湾冲那边的人。
  老人之间相互认识,但年轻人多数是不认识的,除非是亲戚朋友同学关系。
  只是知道都是一个村的,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许媛媛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
  黄大过来邀请她的时候,吃了一个闭门羹。
  顺便朝前走其去黄老幺家超市买东西才知道侄女去了山上。
  回到家里与老父说了一声,“爸,我等下再去。”
  “嗯,行。”
  边上黄老三家的闺女嘀咕道,“大伯,打电话就是,干嘛要自己去 ,不嫌累的慌啊?”
  十岁的小姑娘,撅着小嘴,吧嗒吧嗒的说着。
  黄老爷子看了眼孙女又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孙子,说道,“请客,就得上门邀请那才诚心。
  我不管你们在外边与朋友之间怎么交往怎么行事,回了老家请客,就得上门邀请。要不然会让人戳脊梁骨 ,没点诚心。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请人吃饭就必须诚心诚意,不许什么没有找到人就请隔壁的代传代请之类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