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师傅做活多年也去过不少大宅门做事,但要说做的最舒服的还是不算富贵人家的杜家。
  每天两顿吃的比在大户人家做工时还好。
  转悠两圈,许媛媛与杜父说了说话,然后离开。
  回来这么久,她还没有在村里怎么逛过。
  望望远处,许媛媛还是转身回到杜家。养足精神,明儿要与三哥一起进城。
  一个多月的时间,绣了两幅大的绣图,双面的,陶府的那幅,一面是以陶府老夫人样貌为蓝本的观音菩萨,端坐莲台之上,微笑的面对众生的图像。一面却是一片竹海,天空飘着祥云,仙雾缭绕,观音带着座下童子童女在竹海中收集仙露的场景。
  那童子童女就是大奶奶的一双儿女如今的相貌。
  大奶奶刘氏嫁进府中四年,已经生了一双儿女,长子三岁,长女两岁。
  一幅绣图,两面不同的场景,却囊括了她想要卖好的所有人。至于陶府其他的主子,她暂时顾及不到。也没有打算顾及,在陶府房的时候,她开始在老夫人院子里做事。
  后来她年龄大些了,十一岁的时候被调往为即将进门的大奶奶院。她接触最多的是老夫人与大奶奶。
  原主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那种。
  晚上,杜父反复交代老三,“去了就在门口等,别乱跑。等你小妹一出来就走。还有你小妹可能要在陶府耽搁不少时间,你别不耐烦等。”
  老三只能一直点头,“爹放心吧,我不会乱跑,不管多久都会一直等着小妹。”
  杜父要不是闺女的房子还没有盖好,他肯定自己去。
  闺女说了盖完她的房,就把老宅的正房拆了,也给他盖灰砖黛瓦粉白墙的屋子,一共盖五间,堂屋在中间,两边是房间,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卫浴间。
  卫浴间是闺女取的名字。
  说是文雅些。
  让他与老婆子以后也能住上好屋子,家里的其他屋给换上瓦片,他可是知道,那些瓦片都是闺女特意定制的厚瓦片,结实着呢。
  想到老闺女归家以后做的一切,杜父的心已经自然的偏向闺女。
  周边也有与他一样的农户,家里也有那两年大旱时卖出去的闺女,她们也有归家的,也有那不要脸爬上男主子床做了姨娘的,可没有一个似自家闺女一样的。
  有些虽然没有立女户,可比立了女户的还抠巴,对家里人很是不舍。
  老爷子不知道那些女子去的大户在陶府眼中那都不是大户,充其量就是小户市井人家比较有钱的一点点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能让丫鬟攒下几个钱,爬上主子的床又能咋样。能攒下多少银钱,府中的主母也不是吃素的。
  原主的银钱早已花完,现在花的都是许媛媛的银子。对父母的解释就是,自己一直有卖绣品,攒了不少银钱。
  要不然是个人都怀疑。
  杜母杜父就如此与旁人解释,村里来了不少女人看许媛媛绣花,看完的人抿着嘴,紧紧的,不想说话。羡慕嫉妒恨,人家的闺女咋就有那么好的运道。
  进了大户人家还学到一手好技艺。
  之后人人都来为自家的闺女,孙女求拜师一事。
  许媛媛可不接受,不是她小气,实在是没有时间。
  自家还有五个侄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