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显然,他是一早就准备出兵了,心中已经有了很具体的规划。
  “郡王!”
  众人焦急不已。
  李洵知道他们都是关心他,温声道:
  “你们应该相信本王。其余的都不要问,做好安排给你们的事情就行了。”
  他神色平静温和,并不见任何好大喜功的狂喜,只有胸有成竹的笃定。
  想起慎郡王屡次以来带领他们取得的骄人战绩,众人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郡王既然已经知晓其中的危险性,却还偏要这么做,必然有他的考虑。
  他们应该听从郡王的安排。
  林乐庆想到郡王点名自己跟随,顿时联想到了一些东西,心中兴奋极了。
  等众人散会,追上前去,悄声问李洵:
  “郡王,您跟属下透个底,是不是又跟上次一样,中途要派属下悄悄北上?”
  李洵闻言,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出息了啊!”
  林乐庆以为自己猜中了郡王的安排,心道自己可算是长进了,很是高兴。
  可半晌后回过味来,却又觉得郡王刚才的笑容不是那么回事。可若不是这样,又待如何?竟还是捉摸不透郡王的意图。
  *
  声势浩大的粮草武器兵马调动,很快便让慎郡王即将驰援京城的消息在北疆传递开来。
  而前来送密旨的禁军,在休整了一两日后,也带着慎郡王的折子赶回京城复命。
  此时的京城,正陷入了与戎族联军谈判的僵局。
  如今已经进入了严冬,京城外头竖壁清野,联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要说他们有多想打仗,倒也未必。
  打不打仗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能捞到足够的好处。
  对于大启朝廷这么早表达和谈意向,戎族联军的将领们都很意外,紧接着便是狂欢。
  能这么快就捞到好处,自然是值得大肆庆祝的。
  可北戎部众的统帅乌力罕却告诉众人:
  三十多年前的那场仗,大启朝廷可是足足抗争了三个多月才愿意和谈的,如今竟这么干脆……清河战线的损失,真的严重到让大启直接投降吗?
  据他们接到的清河战线战报,大启方面只有支援的镇东军遭到了重创,宣德城反而是制造出了连发弩,又加固了城墙,又拉回了一些颓势。
  “大启必定出现了其他我们不知道的致命危机。”
  他如此断言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