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9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读者的审美鉴赏能力,总不能把《故事会》的东西放《人民文学》?”
  朱伟皱了皱眉,提出异议。
  “岩、方总编,你怎么看?”
  陈晓曼投去问询的目光。
  在众人的注视下,方言摸了摸下巴,“其实吧,两边说得都有道理。”
  朱伟道:“可是以《人民文学》目前的情况,只能把宝押在两者中的一个上。”
  “那是不是可以寻找到一种在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平衡互补的类型作品呢?”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老师,您的意思是……”
  方言说:“还记得我当初在《人民文学》连载的第一部作品是什么吗?”
  陈晓曼直截了当道:“《大秦之裂变》!”
  方言道:“对,我的建议就是刊登像《大秦之裂变》这种的历史文学作品。”
  朱伟好奇不已,“这是为何?”
  “因为历史虽然想要专精,难度非常大,但对普通读者儿来说,入门门槛却相对比较低,每个人在略同皮毛或者史料之后,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点评历朝历代和历史人物……”
  方言说话的同时,想到了《百家讲坛》里《易忠天品三国》,易忠天把曹操捧高,称之为“乱世英雄”,却把说成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认为真小人比伪君子好,结果导致两人的风评瞬间反转。
  又比如自媒体经常吹朱元璋的,“开局一个碗”的逆袭人生,堪称“历史逆袭天花板”。
  可朱元璋当时造反起义的时候,可不是开局一个碗,所以才有种说法,叫靠郭子兴发的家。
  而开国皇帝里像刘邦,的确是做过派出所所长的亭长,可后来不是逃亡到芒砀山,从亭长一下子变成被秦朝廷缉拿的要犯,还是靠吕雉来送饭苟活,最后横竖都是个死,才发狠造反当了沛公。
  像这种危难时刻的并不在少数,刘秀只身前往河北的时候,开局还就一根棍呢。
  但因为人民群众喜欢看历史聊历史,所以一些说法,甚至是一些暴论才会有读者市场。
  “方老师说得有道理,当初二月河连载《康熙王朝》的时候,《人民文学》可是一书难求。”
  朱伟拍手称快,眼见其他人也在沉思之后,连连点头,倾向于把宝押在历史文学上。
  “可是历史非常考验作家的文笔和学识,好的作品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陈晓曼轻蹙眉头,“想要物色到这样的可不容易。”
  “我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事先准备了两样东西。”
  方言笑着把手伸进公文包里,拿出两叠已经装订好的文稿。
  众人眼前瞬间一亮,朱伟和陈晓曼更是眼疾手快,各自拿走其中的一份。
  朱伟念出声来:“《明朝那些事》?”
  “《大明王朝》!”陈晓曼不免惊呼,“明朝的历史文学?方主编,这些都是你写的?”
  方言语气认真道:“新官上任,总不能空手而来,这就是我给《人民文学》带来的礼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