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邓丽筠露出神神秘秘的笑容。
  当听到跟自己有关,方言立马来了兴趣。
  “如果你不介意我扯你的虎皮的话。”
  邓丽筠说,春晚节目组要是知道《如愿》是方言作词,绝对会同意让自己换歌。
  方言乐不可支道:“哈哈,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那可说不准。”邓丽筠狡黠地眨了眨眼。
  方言大大方方,“行吧,只有《如愿》能够按时制作出来,我的虎皮你可以随便拿去用吧!”
  随后的几天里,不是配合《入殓师》的主创团队接受媒体采访,就是到赤坂录音棚里看邓丽筠录制《如愿》,余下的空暇时间也没有浪费,统统投入到《明朝那些年》和《大明王朝》的写作。
  就在《明朝那些事》的初稿快要出来时,《入殓师》的首映礼也到来了。
  本来获得柏林金熊奖,就让电影倍受瞩目,而上映当天邓丽筠的到来,更是让现场异常火热。
  尤其是松坂庆子和邓丽筠这两位“昭和歌姬”轮番献唱,噱头十足!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成之下,《入殓师》第一天的票房就突破了近10亿日元。
  这可是在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日本,但这也恰恰是《入殓师》的“天时”,因为电影对生死观的阐述,冲淡了萧条时期的绝望、悲观、消极、痛苦等氛围,甚至富士电视台还专门做了个调查。
  自《入殓师》上映以来,日本本来居高不下的自杀率奇迹般地开始下滑。
  很多原本抱着一死了之的招核男儿,在看完电影之后,都打消了轻生求死的念头。
  毕竟,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酸甜苦辣里醒过也醉过……
  第780章 1990年(二合一)
  经过加班加点地赶工,总算是在回国之前,完成了让邓丽筠等人可以能接受的一版《如愿》。
  尽管在编曲上在配乐上仍有不小的瑕疵,但瑕不掩瑜,何况这还不是最终版本。
  等到了燕京,方言完全可以内地乐坛的大佬相助,毕竟自己在乔语等人那里还有几分薄面。
  邓丽筠自是感激不尽,临了回国之前,毫不吝啬地请他“寿司仙人”小野二郎的店里搓了顿。
  此时,一行人所搭乘的飞机,正缓缓地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龚樰戴着毛茸茸的耳罩,身上裹着严实厚重的羽绒服,不畏风寒地静静等候着。
  所幸没有等太久,就见方言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视线中,喜悦之余,不免吃惊。
  与方言同行的竟然还有两个女人,前面的那个跟他有说有笑,后面的则默默拿着行李。
  只因为她们双双戴着口罩,前面的女人甚至似乎惟恐有人认出她似的,还戴着一顶羊毛针织帽,把整张脸遮掩得只有一双灵动的眼眸露在外面,一颦一笑之间,仿佛能从中溢出秋水来。
  龚樰并没有为此添醋吃味,只是好奇这个女人究竟是谁?
  然而不等方言亲口揭秘,邓丽筠直接当着她的面,把口罩摘了下来,亲热地问候了声。
  “丽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