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 / 2)
幼时记忆里的大湖,如今看来,竟只比一片小水洼大一点,当真是物是人非,心境眼界都已大变了。
流萤牵着裴璎的手在湖边坐下,两个人肩靠肩,有风从湖面吹来,即便春日暖阳照在身上,也不免有些许水意凉薄,裴璎挨着流萤更近些,将她的手捂在衣袖里。
流萤歪头,两个人头抵头肩并肩,一丝缝隙都没有。风声穿耳时,流萤好心提醒道:“说来话长,怕是要讲很久,殿下当真要听?”
裴璎嗯了一声,点点头。
流萤阖目,那些令她心碎的,让她彷徨的,又爱又恨的前世,一桩桩一件件,清晰浮现眼前。
“永初三十一年的春,殿下同我生了好大一场气,如今想来,那便是殿下与我之间隔阂的开始吧。”
说起前世事,流萤声音平静,眼睛望着湖面涟漪,“永初三十一年,陛下圣体抱恙,大病一场多日不朝,又逢榆关动乱,戍边将军传信回京请援,大殿下抢先一步派出惠清郡主率兵督战,榆关大捷,大殿下立了功,朝中风向倒向大殿下。”
“殿下出宫来见我,不巧我正在病中,驳了殿下兴致......”
流萤捏捏裴璎的手,语气尽量不那么沉重:“那是殿下第一次对我那般生气,发了好大好大的火,说我与宫中之人都一样,都觉得大殿下如今春风得意,觉得殿下受了冷落,避之不及。”
裴璎想为自己辩解,却又哑口无言:“我......我怎会......”
流萤朝她笑笑:“我知殿下只是气话。”
“只是后来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逐渐不受你我所控。”
“永初三十一年秋,殿下与大殿下争斗愈发激烈,殿下在东都府的心腹被杀,不必追查,也知是大殿下手笔。”
察觉裴璎的指尖在颤抖,流萤轻轻握住她的手,一下一下摩挲着,安抚着,继续道:“东都府平章事是大殿下的人,殿下命我除掉她,我却迟迟没有动手,只因平章事不单是大殿下的人,也是陛下的人,更是言官中德高望重者。杀这样一个人,其中牵涉太多,我只怕稍有不慎,反倒害了殿下。”
“殿下几番催我动手,我都推脱犹豫,直到殿下秋夜冒雨来找我,怨我只顾清誉名声,不肯脏了手,帮殿下杀人。”
那一夜,书房之中静听风雨,二殿下的怒气一如外间阴风冷雨,叫人心里又怕又冷,满是失望。
那一夜,二殿下言尽讥讽,“怎么?你口口声声爱我助我,便是如此的?我也是今日才当真瞧见,原来在你心中,清誉名节,都远在我之上。”
二殿下言语如刀,步步紧逼,“许流萤,你要你的清誉名声,不肯帮我,是吗?”
终究,流萤还是为她做事,亲手杀了平章事,虽做的隐蔽,还是因有牵连,被关在宪台受审。裴璎本可救她,却生生等了几日,等流萤在宪台大狱受了罪,才姗姗来迟救她出去。
宪台大门外,裴璎皱眉看她,言语里分不清是怜惜还是怨怼,“你若听话,又怎会吃苦。”
流萤看她,只觉那般陌生,“殿下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许流萤吗?又或者,只是一个听话的属下罢了?”
裴璎气极,手臂高高抬起,眼看就要落到流萤脸上,只差毫厘,生生忍住了。
流萤不再看她,垂眸恭恭敬敬道:“臣知错。”
前世历历在目,当时觉得疼,觉得失望,如今回想,却也不全是一人之错,“殿下有殿下的艰难与谋划,我亦有思虑,却只字不曾告知殿下,只因彼时我与殿下已经离心,互不信任了......”
“再后来,我与殿下之间,一日更比一日差,争执冷战渐成常事。”
“永初三十一年冬,上元夜,我在文重桥边等了许久,始终没有等到殿下。”
“冬去春来,三十二年晚春,元淼因瞒报税款,徇私受审入狱,此案由大殿下主审,要的就是元淼的命。为救元淼,我在启祥宫恳求殿下,求殿下出手相救,殿下不肯救她,大发雷霆,更因此事气我,厌我。”
“此事过后,我与殿下冷战多日,殿下不再出宫见我,我也不再夜里乔装入宫。”
“彼时殿下与我虽关系冷淡,却并未决裂,有些时候不谈及政事,还是能有短暂的平安相处,直到三十二年秋......”
"三十二年秋,我与卫泠决裂,我想让她远离我,让她清清正正做她的读书人,安安心心在尚书苑讲学,不再掺杂我与殿下的糊涂账。可是不久后,卫泠被罢官,驱逐出京,宫中人人都说,是殿下所为。” ↑返回顶部↑
流萤牵着裴璎的手在湖边坐下,两个人肩靠肩,有风从湖面吹来,即便春日暖阳照在身上,也不免有些许水意凉薄,裴璎挨着流萤更近些,将她的手捂在衣袖里。
流萤歪头,两个人头抵头肩并肩,一丝缝隙都没有。风声穿耳时,流萤好心提醒道:“说来话长,怕是要讲很久,殿下当真要听?”
裴璎嗯了一声,点点头。
流萤阖目,那些令她心碎的,让她彷徨的,又爱又恨的前世,一桩桩一件件,清晰浮现眼前。
“永初三十一年的春,殿下同我生了好大一场气,如今想来,那便是殿下与我之间隔阂的开始吧。”
说起前世事,流萤声音平静,眼睛望着湖面涟漪,“永初三十一年,陛下圣体抱恙,大病一场多日不朝,又逢榆关动乱,戍边将军传信回京请援,大殿下抢先一步派出惠清郡主率兵督战,榆关大捷,大殿下立了功,朝中风向倒向大殿下。”
“殿下出宫来见我,不巧我正在病中,驳了殿下兴致......”
流萤捏捏裴璎的手,语气尽量不那么沉重:“那是殿下第一次对我那般生气,发了好大好大的火,说我与宫中之人都一样,都觉得大殿下如今春风得意,觉得殿下受了冷落,避之不及。”
裴璎想为自己辩解,却又哑口无言:“我......我怎会......”
流萤朝她笑笑:“我知殿下只是气话。”
“只是后来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逐渐不受你我所控。”
“永初三十一年秋,殿下与大殿下争斗愈发激烈,殿下在东都府的心腹被杀,不必追查,也知是大殿下手笔。”
察觉裴璎的指尖在颤抖,流萤轻轻握住她的手,一下一下摩挲着,安抚着,继续道:“东都府平章事是大殿下的人,殿下命我除掉她,我却迟迟没有动手,只因平章事不单是大殿下的人,也是陛下的人,更是言官中德高望重者。杀这样一个人,其中牵涉太多,我只怕稍有不慎,反倒害了殿下。”
“殿下几番催我动手,我都推脱犹豫,直到殿下秋夜冒雨来找我,怨我只顾清誉名声,不肯脏了手,帮殿下杀人。”
那一夜,书房之中静听风雨,二殿下的怒气一如外间阴风冷雨,叫人心里又怕又冷,满是失望。
那一夜,二殿下言尽讥讽,“怎么?你口口声声爱我助我,便是如此的?我也是今日才当真瞧见,原来在你心中,清誉名节,都远在我之上。”
二殿下言语如刀,步步紧逼,“许流萤,你要你的清誉名声,不肯帮我,是吗?”
终究,流萤还是为她做事,亲手杀了平章事,虽做的隐蔽,还是因有牵连,被关在宪台受审。裴璎本可救她,却生生等了几日,等流萤在宪台大狱受了罪,才姗姗来迟救她出去。
宪台大门外,裴璎皱眉看她,言语里分不清是怜惜还是怨怼,“你若听话,又怎会吃苦。”
流萤看她,只觉那般陌生,“殿下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许流萤吗?又或者,只是一个听话的属下罢了?”
裴璎气极,手臂高高抬起,眼看就要落到流萤脸上,只差毫厘,生生忍住了。
流萤不再看她,垂眸恭恭敬敬道:“臣知错。”
前世历历在目,当时觉得疼,觉得失望,如今回想,却也不全是一人之错,“殿下有殿下的艰难与谋划,我亦有思虑,却只字不曾告知殿下,只因彼时我与殿下已经离心,互不信任了......”
“再后来,我与殿下之间,一日更比一日差,争执冷战渐成常事。”
“永初三十一年冬,上元夜,我在文重桥边等了许久,始终没有等到殿下。”
“冬去春来,三十二年晚春,元淼因瞒报税款,徇私受审入狱,此案由大殿下主审,要的就是元淼的命。为救元淼,我在启祥宫恳求殿下,求殿下出手相救,殿下不肯救她,大发雷霆,更因此事气我,厌我。”
“此事过后,我与殿下冷战多日,殿下不再出宫见我,我也不再夜里乔装入宫。”
“彼时殿下与我虽关系冷淡,却并未决裂,有些时候不谈及政事,还是能有短暂的平安相处,直到三十二年秋......”
"三十二年秋,我与卫泠决裂,我想让她远离我,让她清清正正做她的读书人,安安心心在尚书苑讲学,不再掺杂我与殿下的糊涂账。可是不久后,卫泠被罢官,驱逐出京,宫中人人都说,是殿下所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