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3)
知道晏洲是回家,江言心中的担忧缓缓消散,脸色逐渐缓和起来,只要不会再消失就好了,他找了好久的人,不能失去第二次了。
江言打手势,让他注意安全,其实还想比个早些回来,可他没立场,没身份,毕竟在晏洲眼里,他可能只是个饭搭子,投喂他会让晏洲有成就感。
“嗯,我早去早回。”
其实离寒假就剩几个月的时间,他心中的疑问可以等寒假回家再问他爷,可他等不了了。
尤其是遇到江言后,梦里那个哭泣的小孩儿出现的次数愈加频繁。
之前是一个月才梦见一次,可现在几乎是夜夜入梦,甚至有一天,他清晰地看到那个小孩,长得竟然和江言一模一样。
潜意识告诉他,他肯定认识江言。
他应该忘了很重要、如果不找回来会后悔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他要回家亲自问问他爷。
晏洲见江言碗里的菜吃空,又捡着江言最爱吃的菜添了些,调侃问道:“这么喜欢和我吃饭啊?”
虽然每次吃饭都是他找的理由。
比如麻烦江言帮他收作业、或者今天他发工资了、着手的项目结题了,最离谱的一次还是,连着下了几天雨,他说天晴得庆祝一下,二话不说拉着人又一起吃饭。
江言从没笑他编造的理由多蹩脚,也没怪他多自来熟,所以江言对他也有点意思吧,那他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了。
晏洲如实想着,郑重喊道:“江言。”
江言还记着晏洲笑他的话,不想理人,晏洲可稀罕江言这样子,继续说道,语气要多温柔就多温柔,“江言,等我回来,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见江言抬头,晏洲眼神更温柔了,现在即使江言不开口,他也能大致读懂江言的意思,肯定是想问什么事情。
“等回来,告诉你。”
晏洲想,江言要是不同意,他就追他。
追到同意为止。
第102章 福利院
周六早晨,季柃苔和沈潮坐车去郊区的福利院,四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目的地。
因为提前和负责人联系过,两人便直接去办公室候着,等了大概半小时,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姗姗来迟。
可能经常与孩子接触,她笑起来带着天然的和善与亲切,朝二位解释迟到原因,“不好意思,有个小孩子突然拉肚子,送他去医院耽搁了些时间,二位久等了。”
“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来不久,院长您好,我叫季柃苔,这些天和你联系的人就是我,突然来访给您们添麻烦了。”
季柃苔站起来和人握手,他凭声音听出这是电话中与他沟通的院长,姓陈,这所福利院就是她筹资建立的,为了纪念她去世的女儿,名字叫“幼微福利院救助中心”。
季柃苔曾经在家报纸上看了好几次陈院长的介绍,极为佩服和敬仰,她是一位无私的母亲,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陈院长,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太多东西,只给每个孩子们准备了文具,还有一些御寒的衣服。”
季柃苔边说边拉开行李箱的拉链,展开放在地上,沈潮也打开另外的箱子。
福利院一共有五十二名孩子,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二岁,都是从小失去了亲人,被院长和护工们一手拉扯长大。
两人一共拖了四箱,一箱文具,另外三箱全是衣服,都是两人没课的时候,一起去百货大楼批发回来的,准备了六十份。
文具是每个孩子五个本子,三支笔和一盒彩铅,都是质量好、耐用的文具。 ↑返回顶部↑
江言打手势,让他注意安全,其实还想比个早些回来,可他没立场,没身份,毕竟在晏洲眼里,他可能只是个饭搭子,投喂他会让晏洲有成就感。
“嗯,我早去早回。”
其实离寒假就剩几个月的时间,他心中的疑问可以等寒假回家再问他爷,可他等不了了。
尤其是遇到江言后,梦里那个哭泣的小孩儿出现的次数愈加频繁。
之前是一个月才梦见一次,可现在几乎是夜夜入梦,甚至有一天,他清晰地看到那个小孩,长得竟然和江言一模一样。
潜意识告诉他,他肯定认识江言。
他应该忘了很重要、如果不找回来会后悔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他要回家亲自问问他爷。
晏洲见江言碗里的菜吃空,又捡着江言最爱吃的菜添了些,调侃问道:“这么喜欢和我吃饭啊?”
虽然每次吃饭都是他找的理由。
比如麻烦江言帮他收作业、或者今天他发工资了、着手的项目结题了,最离谱的一次还是,连着下了几天雨,他说天晴得庆祝一下,二话不说拉着人又一起吃饭。
江言从没笑他编造的理由多蹩脚,也没怪他多自来熟,所以江言对他也有点意思吧,那他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了。
晏洲如实想着,郑重喊道:“江言。”
江言还记着晏洲笑他的话,不想理人,晏洲可稀罕江言这样子,继续说道,语气要多温柔就多温柔,“江言,等我回来,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见江言抬头,晏洲眼神更温柔了,现在即使江言不开口,他也能大致读懂江言的意思,肯定是想问什么事情。
“等回来,告诉你。”
晏洲想,江言要是不同意,他就追他。
追到同意为止。
第102章 福利院
周六早晨,季柃苔和沈潮坐车去郊区的福利院,四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目的地。
因为提前和负责人联系过,两人便直接去办公室候着,等了大概半小时,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姗姗来迟。
可能经常与孩子接触,她笑起来带着天然的和善与亲切,朝二位解释迟到原因,“不好意思,有个小孩子突然拉肚子,送他去医院耽搁了些时间,二位久等了。”
“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来不久,院长您好,我叫季柃苔,这些天和你联系的人就是我,突然来访给您们添麻烦了。”
季柃苔站起来和人握手,他凭声音听出这是电话中与他沟通的院长,姓陈,这所福利院就是她筹资建立的,为了纪念她去世的女儿,名字叫“幼微福利院救助中心”。
季柃苔曾经在家报纸上看了好几次陈院长的介绍,极为佩服和敬仰,她是一位无私的母亲,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陈院长,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太多东西,只给每个孩子们准备了文具,还有一些御寒的衣服。”
季柃苔边说边拉开行李箱的拉链,展开放在地上,沈潮也打开另外的箱子。
福利院一共有五十二名孩子,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二岁,都是从小失去了亲人,被院长和护工们一手拉扯长大。
两人一共拖了四箱,一箱文具,另外三箱全是衣服,都是两人没课的时候,一起去百货大楼批发回来的,准备了六十份。
文具是每个孩子五个本子,三支笔和一盒彩铅,都是质量好、耐用的文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