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营销号那边就是会这么写。
  谷熙沉吟了一会儿,也没意见。
  不管是从培养演员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艺术追求上来说,保持原状都是对他和公司比较好的选择。
  赵书敏拿了奖没多大用,她又不经常演戏,到了五十岁,女演员的发展路径就很狭窄了。
  看前几年杜萍那部《外婆!》,虽然拍的质量有点一言难尽,但那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以中年女演员做主角的电影了。
  看情况,就算是拿到奖,赵书敏应该也不会放弃原本的教育事业来投入大量精力当演员。
  而且就算想当演员,她也只能自己造饼,公司给拍。
  那就算没拿到奖,公司想造饼不也能造吗?
  至于奖项方面,国内还可以努力一把。
  那不如依照原状,让杜柏楠竞争获奖概率稍微大一些的最佳配角。
  他还年轻,还要两年才到三十岁,如果能在三十岁之前就拿下一欧洲三大这样很有含金量的奖项,足够他在内娱电影圈横着走。
  内娱已经好多年没有诞生过一个欧洲影帝了。
  女演员那边还有赵珺撑场面,看着很过得去,男演员的奖项比女演员还稀缺的多。
  杜柏楠能出头,云涧也算是终于培养出头了一个男演员。
  所以谷熙也支持赵珺的决定。
  大家都不反对,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既然制作组都做了决定,公关经纪人也不说什么了。
  反正他这么热心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签点云涧的电影欧洲发行权,谷熙都答应签给他了,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客户既然决定还是照原定计划来,那就尊重客户的意见。
  于是接下来几天,《夕阳》剧组度过了平淡无波的几天。
  不过这几天里大家吃瓜都已经吃饱了。
  在柏林电影节就更能近距离见证其他剧组为了奖项争的头破血流。
  这种评审团制度的奖项所有的奖都由少数的几个人决定,评委的喜恶无疑能影响奖项的归属。
  所以新闻媒体在报道剧组针锋相对,身在电影节里的竞争者们也经常能听说评委会里面又因为哪个奖给谁而吵起来了。
  终于到了颁奖那天,赵珺已经做好颗粒无收到此一游的准备了,结果评委会还是分猪肉分给了她一个奖。
  评审团银熊奖。
  这个讲说含金量不高吧,那也不是,毕竟是主竞赛单元呢。
  但是说含金量高,也没有太高,这是个才设立不到十年的新奖。
  说演员演得好给演员奖,导演拍的好给导演奖,整部电影都好给最佳影片奖,这三个赵珺都很能接受。
  但是这个奖在影片奖方面都排第三了,前面还有最佳影片和评审团大奖。
  通过评审团的关系,赵珺打听了一下评委们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