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一个不得不!好一个截停鸾驾!好一个赐婚成全!
  此言既出,除却寥寥知情人与御座上的小皇帝,全场炸了。
  众臣从这段骇人听闻的陈奏中提炼出三重惊雷。
  其一,原来当初坏了两国联姻的罪魁祸首,竟是这位小谢大人。
  其二,小谢大人与帝卿二人,不顾礼法纲常,竟敢私下私定终身,暗中相互许诺。
  其三,她非但将人藏匿建康,如今更敢堂而皇之请旨赐婚。
  满殿朱紫面面相觑。
  天姥姥哎,这般惊世骇俗之事,怕是连野史都不敢这般写!
  -----------------------
  作者有话说:大周《望妻石》典故:
  有一狐妖生平第一次化作人型,特意办成书生的样子。某一日路过建康城郊,见一俊美郎君坐于小亭内,眺目远望,不知是在等谁,亦不知是在看谁。且这位郎君一坐便当真是一动不动,犹如一块石头。当连续三十日,见着这郎君风雨无阻地来,一来便是至少三个时辰打底,她很疑惑,故问跟在这郎君身旁的贴身小侍。
  小侍答:”我家郎君的心上人如今正在北上出征平俘,日日思念得紧,故特意在此等候。“
  狐妖闻之,深为动容。后其将这段际遇,录入人间游历趣闻,为故事拟题,曰《望妻石》。
  ———
  没有意外的话,明日正文就完结了。太好了,我的折磨,我的痛苦终于可以停止了吗?(只是正文而已,还有番外的……我为什么要答应写番外?)
  第125章
  “陛下,臣以为小谢大人所求不妥。”
  在历时整整一盏茶的死寂后,终于有人在这落针可闻的大殿中发声。
  朝中之人为了区分谢清宴与谢廷玉,当二人同时在场时,会特意以小谢大人来称呼谢廷玉。
  谢廷玉不由抬眸看向说话的此人,是上次在凤阁议事时主张以和亲来息事宁人的薛掌事。
  薛掌事持芴出列,言语朗朗,说得凿凿有词,“陛下,谢大人克敌之功,臣等不敢妄议。然功过岂可相抵?当年她擅劫帝卿,引发战端,虽终得胜,然此目无纲纪之举,岂能因后功而抹杀?若开此先例,他日诸将效仿,以武犯禁,朝廷法度何在?”
  谢廷玉指腹轻抚象笏边缘。她啧了一声,不愧是文官啊,有一张舌头就是会说话,直接给她扣上破坏朝廷法度的帽子。
  但,好像也并未说错?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又有人出列,“陛下!谢大人之功,虽彪炳史册,然祖制如山,岂可因功而废?帝卿下嫁,应当辞爵,此乃百世不易之规。今日若开此先例,后世皆以功要挟,礼法何存?国体何在?臣等泣血,万请陛下三思!”
  可以,搬出了那条祖宗铁律。此制虽流传百年,却非姬氏所创,实为前朝司马氏旧规。姬氏革鼎之后,诸多制度因循未改。
  谢清宴闻言,眼风如刃扫过二人。虽听得一阵怒火,因此事系女儿自身所请,终究阖眸未语。
  有人反对,自然亦有人支持。
  谢廷玉只觉得身旁耳风阵阵,眼角觑到袁望舒出列,只听她慷慨激昂道:“陛下,谢大人土断富国,征战扩土。此等不世之功,难道还抵不过一纸祖制?昔日祖制为防外戚专权,然谢大人对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鉴!若以此功求一婚旨,尚不能得,岂非令天下功臣寒心?”
  王兰之应声出列附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