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3)
官道两旁,万民喧嚷。
姬怜麻木地流着泪,耳边却尽是欢呼与笑语。人人都在庆贺,大周帝卿将远嫁北秦,荣登王夫之位。
偏此时,一阵春风卷起红纱,一名骑在母亲肩上的小女孩看见了他脸上的泪,清脆喊道:“娘亲,我看到帝卿殿下哭了,他好伤心。是不是其实他并不想嫁去北秦呀?”
声音随风传来,直击耳鼓。姬怜循声望去,却只见那母亲慌张捂住女儿的嘴,拉着她隐入人潮,不复踪影。
辇车自朱雀桥驶过,沿乌衣巷而行,经过谢园。
此时此刻,他才明了为何谢廷玉那夜没出现在他梦境之中,原来是早就出了建康城。
老天啊老天,你何其残忍,连这都算到了吗?
早就算好她会远行在外,算好她不知情,算好等她归来时,他已深陷北秦,从此天各一方,再无重逢。
一念至此,犹如钝刀凌迟,一刀又一刀割在心上,刀刀见血,却偏不致命,逼他生生承受。
他双手掩面,在辇车内呜咽失声,泪与哭音不断溢出纱幔之外。
人潮尽头,袁缚雪立于高楼,透过楼阁窗扉,冷眼望着那辆红纱辇车,一点一点驶出建康,直至消失不见。
姬怜蓦然回首,隔着泪雾望见城墙楼上赫然镌刻的建康城三字,唇瓣轻轻蠕动,喉间发紧地挤出两个字:“廷玉……”声音极轻,随风散去,只余满目泪光。
-----------------------
第108章
谢廷玉在出建康城之前,曾前往袁园查核人口账目,与袁望舒细细商议过,最终定下方略,由简入难,先自北方查起,再逐步南下至会稽郡。
虽如此,终究是一边行,一边查,行程难免迟缓。
幸而先前北上支援彭城时,亦曾途经这些郡县,不论是地方官员,抑或籍籍无名的士族门第,皆额外配合。想来是耳闻过谢廷玉攻城如雷的手段,不敢心存欺瞒,故一路还算顺遂。
至此一夜,一行人已抵下邳。
入驿站客馆,众人稍作休整。与此同时,几名早在附近蹲候的仆从,见到马车旗帜上金线压实的谢字,心神一震,连夜疾奔,直往一处而去。
不多时,停在下邳陈氏园门。
夜色沉沉,管家急步入花厅,只见堂中灯火辉映,十余位女郎围坐一处,眉眼皆是焦灼。
管家俯身一揖,声音急切:“家主,那位自建康来的谢大人,如今已在驿站歇下了。”
正中间的陈颜倚凭在几案旁,双眸紧闭,神色沉凝,其余诸女也皆是愁容满面。
有一女郎忍不住出声,“大姐,这位谢大人攻城时我们都见过,面若观音慈和,手段却似阎罗降世。此番恐怕只能交出……”
身旁人冷声呵断:“胡言!你可知庄中藏了多少流民?前次起义暴徒闯庄杀人掠奴,若此刻交人,庄田农耕、基业生计,你要如何维系?!”
那女郎颇有些委屈,“那也总好过没命吧。我可不想被那谢大人手起刀落,把我脑袋砍下来当蹴鞠踢。”
此女名曰陈熹,年方十六,乃陈氏宗族最幼。攻城时曾遥见谢廷玉挥刀斩落一人首级,又一脚将其踹向敌脸。
那行云流血的画面时时在她脑中回响,夜来覆衾,尽是谢廷玉将人头当球踢的惊悚景象。
她真的只是想活着啊!
陈颜轻转拇指翡翠扳指,沉声道:“都城那边传来消息,这位谢大人行事铁面无私,纵千金奉上亦不屑一顾,想来黄白之物难动其心。” ↑返回顶部↑
姬怜麻木地流着泪,耳边却尽是欢呼与笑语。人人都在庆贺,大周帝卿将远嫁北秦,荣登王夫之位。
偏此时,一阵春风卷起红纱,一名骑在母亲肩上的小女孩看见了他脸上的泪,清脆喊道:“娘亲,我看到帝卿殿下哭了,他好伤心。是不是其实他并不想嫁去北秦呀?”
声音随风传来,直击耳鼓。姬怜循声望去,却只见那母亲慌张捂住女儿的嘴,拉着她隐入人潮,不复踪影。
辇车自朱雀桥驶过,沿乌衣巷而行,经过谢园。
此时此刻,他才明了为何谢廷玉那夜没出现在他梦境之中,原来是早就出了建康城。
老天啊老天,你何其残忍,连这都算到了吗?
早就算好她会远行在外,算好她不知情,算好等她归来时,他已深陷北秦,从此天各一方,再无重逢。
一念至此,犹如钝刀凌迟,一刀又一刀割在心上,刀刀见血,却偏不致命,逼他生生承受。
他双手掩面,在辇车内呜咽失声,泪与哭音不断溢出纱幔之外。
人潮尽头,袁缚雪立于高楼,透过楼阁窗扉,冷眼望着那辆红纱辇车,一点一点驶出建康,直至消失不见。
姬怜蓦然回首,隔着泪雾望见城墙楼上赫然镌刻的建康城三字,唇瓣轻轻蠕动,喉间发紧地挤出两个字:“廷玉……”声音极轻,随风散去,只余满目泪光。
-----------------------
第108章
谢廷玉在出建康城之前,曾前往袁园查核人口账目,与袁望舒细细商议过,最终定下方略,由简入难,先自北方查起,再逐步南下至会稽郡。
虽如此,终究是一边行,一边查,行程难免迟缓。
幸而先前北上支援彭城时,亦曾途经这些郡县,不论是地方官员,抑或籍籍无名的士族门第,皆额外配合。想来是耳闻过谢廷玉攻城如雷的手段,不敢心存欺瞒,故一路还算顺遂。
至此一夜,一行人已抵下邳。
入驿站客馆,众人稍作休整。与此同时,几名早在附近蹲候的仆从,见到马车旗帜上金线压实的谢字,心神一震,连夜疾奔,直往一处而去。
不多时,停在下邳陈氏园门。
夜色沉沉,管家急步入花厅,只见堂中灯火辉映,十余位女郎围坐一处,眉眼皆是焦灼。
管家俯身一揖,声音急切:“家主,那位自建康来的谢大人,如今已在驿站歇下了。”
正中间的陈颜倚凭在几案旁,双眸紧闭,神色沉凝,其余诸女也皆是愁容满面。
有一女郎忍不住出声,“大姐,这位谢大人攻城时我们都见过,面若观音慈和,手段却似阎罗降世。此番恐怕只能交出……”
身旁人冷声呵断:“胡言!你可知庄中藏了多少流民?前次起义暴徒闯庄杀人掠奴,若此刻交人,庄田农耕、基业生计,你要如何维系?!”
那女郎颇有些委屈,“那也总好过没命吧。我可不想被那谢大人手起刀落,把我脑袋砍下来当蹴鞠踢。”
此女名曰陈熹,年方十六,乃陈氏宗族最幼。攻城时曾遥见谢廷玉挥刀斩落一人首级,又一脚将其踹向敌脸。
那行云流血的画面时时在她脑中回响,夜来覆衾,尽是谢廷玉将人头当球踢的惊悚景象。
她真的只是想活着啊!
陈颜轻转拇指翡翠扳指,沉声道:“都城那边传来消息,这位谢大人行事铁面无私,纵千金奉上亦不屑一顾,想来黄白之物难动其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