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2)
居觐反应过来这里面逻辑的罅隙,人同此心地理解了她的盘算,立刻担忧地望过来,她笑了,“对,是这样。但不怕,我们一起。”
去苗疆的理由很简单:第一近,第二她和对方熟悉,第三对方的地盘广大,第四对方和朱威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前三条让她可以在苗疆躲藏,有闪转腾挪的余地。而最后一条,是她仅有的线索。
就算真是岳元彬——一个绝迹江湖多年的龙门派的叛逃者——和他的弟子,还有一个人是谁?是谁把人带上崀山来的?朱威姝自己的弟子?董启明?董启明的弟子?邵克轸?谁知道这些人都在哪里?为什么会做这些事?
她必须找到朱威姝,否则她无法解谜、找不到凶手、更无法发现动机与阴谋,那这只野兽就还躲藏在黑暗里,一定会再出来咬她一口的。
推开门,居觐坐在阳光下,对她微笑。霎时间,她觉得这画面美得令人心痛。她甚至开始觉得害怕,害怕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湍流中的安静美好不过是刹那,下面还多的是漩涡与险滩。
“你回来了?”居觐说。
她多希望自己听见这话的时候,是回到一个地方,是一个终点,而不是起点。
两人第二天就从崀山出发,隐瞒了李毓,留下了给他的药方,然后由几个弟子护送到山下市镇。弟子们辞别二人去采购生活物资,回去之后自然堵塞一切上山的道路,以绝后患——总不可能从千尺绝壁爬上来吧?她们则从镇上寻了往苗疆一带去的商队,搭车一道前往,数日便到了分别之处,她们下车,开始徒步。
时近深秋,山中小雨霏霏,阴冷异常。白藏时不时地总在关心她,问她体力是否可以支撑,伤口是否疼痛;偶尔两日夜宿山野,总要把石头烤热了裹在粗布里,给她包在肩膀上。
其实她觉得累,但忍着不说。她对自己说,如果讲出来就一定会拖慢脚步,会再度把白藏置于危险之中,自己又不能完全发挥,万一出事怎么办?实际上呢,她偶尔也会对自己说,坦白甚至于严厉地质问自己,你难道就是不是为了享受这种相处?只有两个人,那个人还对你好,非常非常好。
难道不是这样?
人啊,人和人的心。
两个人翻山之后,果然在谷地进入了苗疆的市镇。居觐见过了碧野与穹苍,多少知道一点西域人长什么样子,也见过了道士和死道士,见过了清凉宫,见过了卢家的人,东西南北,现在终于见到了西南苗人长什么样子。相貌固与汉人无甚区别,但独特的纹饰,独特的黑布衣料,独特的随身口袋与罐子——最独特的是语言。路过一个茶肆一样的棚子,里面的苗人汉子投来不太友善的目光,用带有口音的汉话问她们是哪里来的,没想到白藏张嘴就用她听不懂的语言回答了他们。音调柔软,婉转如鸟鸣。她转过头去看,对方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笑起来,用同样的陌生语言与白藏对话,双方你来我往竟说了半天。起初,短小杂乱的街面上的其他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目光,而后来便渐渐散去。她看见那梳着高耸发髻、一头乌丝油光水滑的老妇转过去时脸上带着深深的笑容。
接着白藏转过来了,望着她好奇的脸笑着,“看什么呢?”
“你说得是什么啊?他们听得都笑了。”
“哦?”白藏四下望望,“我说的是苗语,苗人的话。”
“说了什么?”
“说我们是汉人,来找人。他们问我怎么会说苗语,我就回答。你...”大约本想说“你不知道”,却又止住了,“他们苗人的话,言语很幽默。若是翻译过来,倒像是诗。阿哥阿妹的......”
她其实没有很专心在听,她把白藏的声音当成一种止痛药。心志稍有脆弱,她就央着白藏继续说,说什么都好。
出小镇,入山林,再出山林,到下一个小镇。她一直好奇白藏所说的往事,白藏的往事。白藏说自己是少年离家,当时还比现在的居觐小一岁。原先总是半年在崀山,半年在太原。十七岁的时候终于离开太原家里,自己到处浪迹,就像现在这样,反正家里的药铺与合作伙伴满天下,到哪里都有盘缠银子可用。仗着自己武功不低,更觉得无处不可去。她问,那就是在路上认识的这些那些的朋友们吗?白藏于是将自己如何认识了碧野、如何认识了雪莹、如何认识了卢天园全部娓娓道来,一直说到如何认识了这苗疆神女杨保婷。
那王子安呢?不知道是为什么,是哪里的一点火花飞溅,让她问出这个问题。
哦,子安啊。那是因为.......
那是火光中白藏的脸,侧面的轮廓很美。但她能从中看见一种别样的怀念,和诉说与别人如何相识的神情不同——那时的白藏笑着的,是眉飞色舞的;而这时的白藏是落寞的,她甚至觉得是哀伤的。
这种哀伤直到白藏的眼神投射在自己身上时才消失。但她看见了,甚至对那哀伤念念不忘起来。这是她没见过的白藏,她不想忘记的白藏。
“明天大概就可以找到她们了。”白藏说,两人坐在洞中,将毛皮垫在地上避寒潮之气,“从树上的标记来看,近了。”
“她们在树上留了标记?”她说,心不在焉地望着现挖的火塘。
“是啊,比如树上那些刀划的痕迹,实际上外人是认不出来的,除非以前见过。啊——”
外面忽然下起雨来,白藏立刻起身出去收拾放在外面的雨水罐。居觐一个人坐在洞里,望着火焰越发心神不宁。她总是想到在东都时王子安在白藏床前的样子,总是想到白藏说的那些话,白藏说的不多、想必对于整段记忆来说不算,可是对于她来说算多,很多,非常多,简直是极大的负担,沉沉压在心头。
如果以前是那样,那我呢?
她不能察觉自己是疲劳加上病痛所以心智恍惚,只想起师尊教她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时她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现在觉得自己其实不明白——或者也明白,但是不愿意接受。 ↑返回顶部↑
去苗疆的理由很简单:第一近,第二她和对方熟悉,第三对方的地盘广大,第四对方和朱威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前三条让她可以在苗疆躲藏,有闪转腾挪的余地。而最后一条,是她仅有的线索。
就算真是岳元彬——一个绝迹江湖多年的龙门派的叛逃者——和他的弟子,还有一个人是谁?是谁把人带上崀山来的?朱威姝自己的弟子?董启明?董启明的弟子?邵克轸?谁知道这些人都在哪里?为什么会做这些事?
她必须找到朱威姝,否则她无法解谜、找不到凶手、更无法发现动机与阴谋,那这只野兽就还躲藏在黑暗里,一定会再出来咬她一口的。
推开门,居觐坐在阳光下,对她微笑。霎时间,她觉得这画面美得令人心痛。她甚至开始觉得害怕,害怕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湍流中的安静美好不过是刹那,下面还多的是漩涡与险滩。
“你回来了?”居觐说。
她多希望自己听见这话的时候,是回到一个地方,是一个终点,而不是起点。
两人第二天就从崀山出发,隐瞒了李毓,留下了给他的药方,然后由几个弟子护送到山下市镇。弟子们辞别二人去采购生活物资,回去之后自然堵塞一切上山的道路,以绝后患——总不可能从千尺绝壁爬上来吧?她们则从镇上寻了往苗疆一带去的商队,搭车一道前往,数日便到了分别之处,她们下车,开始徒步。
时近深秋,山中小雨霏霏,阴冷异常。白藏时不时地总在关心她,问她体力是否可以支撑,伤口是否疼痛;偶尔两日夜宿山野,总要把石头烤热了裹在粗布里,给她包在肩膀上。
其实她觉得累,但忍着不说。她对自己说,如果讲出来就一定会拖慢脚步,会再度把白藏置于危险之中,自己又不能完全发挥,万一出事怎么办?实际上呢,她偶尔也会对自己说,坦白甚至于严厉地质问自己,你难道就是不是为了享受这种相处?只有两个人,那个人还对你好,非常非常好。
难道不是这样?
人啊,人和人的心。
两个人翻山之后,果然在谷地进入了苗疆的市镇。居觐见过了碧野与穹苍,多少知道一点西域人长什么样子,也见过了道士和死道士,见过了清凉宫,见过了卢家的人,东西南北,现在终于见到了西南苗人长什么样子。相貌固与汉人无甚区别,但独特的纹饰,独特的黑布衣料,独特的随身口袋与罐子——最独特的是语言。路过一个茶肆一样的棚子,里面的苗人汉子投来不太友善的目光,用带有口音的汉话问她们是哪里来的,没想到白藏张嘴就用她听不懂的语言回答了他们。音调柔软,婉转如鸟鸣。她转过头去看,对方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笑起来,用同样的陌生语言与白藏对话,双方你来我往竟说了半天。起初,短小杂乱的街面上的其他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目光,而后来便渐渐散去。她看见那梳着高耸发髻、一头乌丝油光水滑的老妇转过去时脸上带着深深的笑容。
接着白藏转过来了,望着她好奇的脸笑着,“看什么呢?”
“你说得是什么啊?他们听得都笑了。”
“哦?”白藏四下望望,“我说的是苗语,苗人的话。”
“说了什么?”
“说我们是汉人,来找人。他们问我怎么会说苗语,我就回答。你...”大约本想说“你不知道”,却又止住了,“他们苗人的话,言语很幽默。若是翻译过来,倒像是诗。阿哥阿妹的......”
她其实没有很专心在听,她把白藏的声音当成一种止痛药。心志稍有脆弱,她就央着白藏继续说,说什么都好。
出小镇,入山林,再出山林,到下一个小镇。她一直好奇白藏所说的往事,白藏的往事。白藏说自己是少年离家,当时还比现在的居觐小一岁。原先总是半年在崀山,半年在太原。十七岁的时候终于离开太原家里,自己到处浪迹,就像现在这样,反正家里的药铺与合作伙伴满天下,到哪里都有盘缠银子可用。仗着自己武功不低,更觉得无处不可去。她问,那就是在路上认识的这些那些的朋友们吗?白藏于是将自己如何认识了碧野、如何认识了雪莹、如何认识了卢天园全部娓娓道来,一直说到如何认识了这苗疆神女杨保婷。
那王子安呢?不知道是为什么,是哪里的一点火花飞溅,让她问出这个问题。
哦,子安啊。那是因为.......
那是火光中白藏的脸,侧面的轮廓很美。但她能从中看见一种别样的怀念,和诉说与别人如何相识的神情不同——那时的白藏笑着的,是眉飞色舞的;而这时的白藏是落寞的,她甚至觉得是哀伤的。
这种哀伤直到白藏的眼神投射在自己身上时才消失。但她看见了,甚至对那哀伤念念不忘起来。这是她没见过的白藏,她不想忘记的白藏。
“明天大概就可以找到她们了。”白藏说,两人坐在洞中,将毛皮垫在地上避寒潮之气,“从树上的标记来看,近了。”
“她们在树上留了标记?”她说,心不在焉地望着现挖的火塘。
“是啊,比如树上那些刀划的痕迹,实际上外人是认不出来的,除非以前见过。啊——”
外面忽然下起雨来,白藏立刻起身出去收拾放在外面的雨水罐。居觐一个人坐在洞里,望着火焰越发心神不宁。她总是想到在东都时王子安在白藏床前的样子,总是想到白藏说的那些话,白藏说的不多、想必对于整段记忆来说不算,可是对于她来说算多,很多,非常多,简直是极大的负担,沉沉压在心头。
如果以前是那样,那我呢?
她不能察觉自己是疲劳加上病痛所以心智恍惚,只想起师尊教她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时她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现在觉得自己其实不明白——或者也明白,但是不愿意接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