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黄山,天都峰下,茂密的森林中,王子安一个人走着。
山中风光,总比人烟稠密的城里好,盛夏时节则更好些,天气清凉舒爽,种种草木繁盛。七月溽暑,无论南北,连颍川家里也不例外,这种时候她很乐意到山里来。城里的纷扰,城里的臭味,城里的烟尘,以及与之相关可以让人忍受那一切的繁华,她都不要,她乐意到山里来。有人说她是千金小姐不知柴米贵,有人说她是秉性怪异——好笑嘛,难道我就是千金小姐、而不是你们谈论到别的宗亲贵胄时的“破落豪侠”了?这时候我倒不例外了?
人的污浊就像他们呼出的臭气,只有山林草木能使她遗忘这一切,使她快乐和放松。可惜今天来,一切都与远离无关。
人走过,动物们要么受惊逃离,要么望了许久、见她没有转身离开的意思,也只好跑开。她听见树枝上下颤动,想必是猴子;悄无声息从树根处消失的花斑尾巴,一定属于某只灵猫;走过开阔处,有灰白相间的身影振翅而飞,视线追去一看,是只鸢。
她看着它盘旋上升,那双鹰的眼睛里看着什么呢?而它发出长啸,似是回答。可惜,她对自己说,我听不明白,一直都不。
当她还是小姑娘、是家族的孙辈里最小的一个会走路的娃时,父亲带她来山里见祖父。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猴子、见到灵猫、见到鸢、见到獐子、见到狼,那狼还是祖父养的,在幼小的她看来和狗没两样。一开始她以为每次进山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后来长大开始会总结规律,才发现本质上都是一条路。祖父进山的时候会改变石头的位置,影响溪流和树木乍看之下的外观,但根据祖父的原则,他的子孙都能找到路;找得到路,就会找得到看守最后一道门的人。
实际上不等找到那道门,就会被发现的,比如现在。在森林里值守的几个人出现了,走到她面前,“三小姐。”
“你们在这儿啊。”其实你们不出来也可以,难道看见了我,也要像发现其他人一样拦住?难道在你们看来我也是擅闯者?“爷爷可好?”
“老爷一切都好——”
“那我先上去了。你们继续守着。”
她不想多看领头者的脸,这些对话让她不断回忆往日,于是很不礼貌地打断对方,迈步就走,守林人也只好放行。走了两步,空旷的思维忽然冒出一个火星,她转过来看着准备回到树上的众人道:“你们怎么在这么近的地方?”而不在天都峰上?这要么是有人袭扰,要么——?
“回三小姐,”那人两腿挂在树上,“已经有人来了,我们才下来的。”
上山的路不太好走——这是对她作为一个了解道路、常来常往的习武之人而言,对于普通人,该是险绝才对。稍微踏错一步,都有掉落万丈悬崖的可能。
危险?是啊,就算是她,也要投石问路,谨防哪一块石头因为雨打风吹松动了。
就算是她,面对那天的情况也没有办法,不是吗?
一片混乱——她扔出一颗石子,劲儿大,但石头不为所动,于是她轻轻跳了上去,轻踩“跳板”、再轻轻落在更高的大石头上,越过祖父留下的障碍继续攀登——在汴州码头,所有人都不该动手的。如果不动手,照卢亟说的寻找白玉床时的做法,不是不能好好说,不是不能谈一谈,不是不能一道解决。奈何,二哥不是一个能保持镇静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事,也许只有她能保持镇静。
可为什么?她性子就要比兄长冷静?大哥如果还活着也许可以,但他是死了的那个。而活着的接连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和父亲,活着的那个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着。
祖父一直觉得自己冷静克制。她第一次炼成一把宝刀的时候祖父笑得合不拢嘴,说她的性子简直是淬火用的泉水,凉而纯,再烫的钢也能驯服。 ↑返回顶部↑
山中风光,总比人烟稠密的城里好,盛夏时节则更好些,天气清凉舒爽,种种草木繁盛。七月溽暑,无论南北,连颍川家里也不例外,这种时候她很乐意到山里来。城里的纷扰,城里的臭味,城里的烟尘,以及与之相关可以让人忍受那一切的繁华,她都不要,她乐意到山里来。有人说她是千金小姐不知柴米贵,有人说她是秉性怪异——好笑嘛,难道我就是千金小姐、而不是你们谈论到别的宗亲贵胄时的“破落豪侠”了?这时候我倒不例外了?
人的污浊就像他们呼出的臭气,只有山林草木能使她遗忘这一切,使她快乐和放松。可惜今天来,一切都与远离无关。
人走过,动物们要么受惊逃离,要么望了许久、见她没有转身离开的意思,也只好跑开。她听见树枝上下颤动,想必是猴子;悄无声息从树根处消失的花斑尾巴,一定属于某只灵猫;走过开阔处,有灰白相间的身影振翅而飞,视线追去一看,是只鸢。
她看着它盘旋上升,那双鹰的眼睛里看着什么呢?而它发出长啸,似是回答。可惜,她对自己说,我听不明白,一直都不。
当她还是小姑娘、是家族的孙辈里最小的一个会走路的娃时,父亲带她来山里见祖父。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猴子、见到灵猫、见到鸢、见到獐子、见到狼,那狼还是祖父养的,在幼小的她看来和狗没两样。一开始她以为每次进山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后来长大开始会总结规律,才发现本质上都是一条路。祖父进山的时候会改变石头的位置,影响溪流和树木乍看之下的外观,但根据祖父的原则,他的子孙都能找到路;找得到路,就会找得到看守最后一道门的人。
实际上不等找到那道门,就会被发现的,比如现在。在森林里值守的几个人出现了,走到她面前,“三小姐。”
“你们在这儿啊。”其实你们不出来也可以,难道看见了我,也要像发现其他人一样拦住?难道在你们看来我也是擅闯者?“爷爷可好?”
“老爷一切都好——”
“那我先上去了。你们继续守着。”
她不想多看领头者的脸,这些对话让她不断回忆往日,于是很不礼貌地打断对方,迈步就走,守林人也只好放行。走了两步,空旷的思维忽然冒出一个火星,她转过来看着准备回到树上的众人道:“你们怎么在这么近的地方?”而不在天都峰上?这要么是有人袭扰,要么——?
“回三小姐,”那人两腿挂在树上,“已经有人来了,我们才下来的。”
上山的路不太好走——这是对她作为一个了解道路、常来常往的习武之人而言,对于普通人,该是险绝才对。稍微踏错一步,都有掉落万丈悬崖的可能。
危险?是啊,就算是她,也要投石问路,谨防哪一块石头因为雨打风吹松动了。
就算是她,面对那天的情况也没有办法,不是吗?
一片混乱——她扔出一颗石子,劲儿大,但石头不为所动,于是她轻轻跳了上去,轻踩“跳板”、再轻轻落在更高的大石头上,越过祖父留下的障碍继续攀登——在汴州码头,所有人都不该动手的。如果不动手,照卢亟说的寻找白玉床时的做法,不是不能好好说,不是不能谈一谈,不是不能一道解决。奈何,二哥不是一个能保持镇静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事,也许只有她能保持镇静。
可为什么?她性子就要比兄长冷静?大哥如果还活着也许可以,但他是死了的那个。而活着的接连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和父亲,活着的那个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着。
祖父一直觉得自己冷静克制。她第一次炼成一把宝刀的时候祖父笑得合不拢嘴,说她的性子简直是淬火用的泉水,凉而纯,再烫的钢也能驯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