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2)
第二十二章
两人是夜便决定骑马去苏州。骑马是为了规避可能的跟踪,去苏州,则是为了找骆承瀛。就算人已经不在,总能找到他又去了哪里。
既然总是无极派的功夫,那要么有人模仿,要么就真是无极派有贼。若说有贼,自从当年师祖庞名佩收了三个弟子,才算有了支系;无极派此前人数都很少,甚至是单传。她师傅何君盛是大弟子,收徒只有她和李毓两个,李毓的弟子自然不用怀疑,谁也没练到这个份上。朱威姝行二,她知道的朱威姝的徒弟有三个,王宝宝、胡碧莹、许迪仙,三个和朱威姝一样脾气怪异的女子。三位师妹与她虽然脾气对付(年龄上反而和李毓一样,有的比她和李毓都大),但交往实在较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和她们的师傅亲密、所以反而有了嫉妒之心的缘故;至于有没有她不知道的师妹甚至师弟存在?不好说。按他们无极派武功纷杂、派内关系松散的门风,朱威姝有了别的弟子也无需告诉她,也无需告诉现在的掌门李毓。要是真有的,会不会是这个“某人”去犯事?不知道。
不过要是这样猜测,似乎董启明也不能免于被怀疑。董启明行三,是庞名佩最小的弟子。白藏拜师的时候,董启明不过二十多岁,面无表情地站在下首,冷漠地看着她行礼如仪。多年后,她是经李毓介绍,才知道的新来的那个瘦高的男孩就是董师叔的弟子,唤名邵克轸。邵克轸的身世与居觐类似,也是捡来的孤儿,但据师傅说酷肖小时候的董师叔。他们与这对师徒的相处极其短暂,带邵克轸见过何君盛不久之后,二人就离开了崀山。她最后一次见到这对师徒,还是当年何君盛去世、传位给李毓的时候,那时候邵克轸长大了,更高了,也壮实了,面容依旧清秀,还是不声不响。
但那已经是七年前了。
无论如何,为了安全也好,为了查找线索也罢,甚至为了回崀山去治好自己,她们得去苏州,从那里开始找骆承瀛。
而居觐说,好。
多年后居觐再访苏州,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些街巷。当日她和白藏一道,在大街小巷寻找无极派的“痕迹”,走得匆匆忙忙,根本来不及欣赏,只能用尽一切精力去仔细观察。看墙头,看招牌,看门板,找那骆承瀛可能留下来的印记。白藏说那印记长得像一只手影比划出来的鹤,是用特殊手势拍上去的。平日里很不显眼,常人也看不出来,唯独无极派的人自己认得出。
饶是说了半天,她也没明白那到底是什么,白藏笑起来——这一路白藏很少笑,于是这笑容让她原谅了自己的愚蠢——然后立刻比了个手势,速度之快几乎看不清,接着真气一露,墙上果然显出一个白鹤似的形状来,长颈弯曲,两翅伸展,惟妙惟肖。
她们在苏州街头寻了两日,第三日上午才在城门东的一家小店的背巷墙上看见这痕迹。白藏趁四下无人,跳上去查看深浅。“走得不远,最多一日路程。”白藏拍拍手说,接着两人进客店、访驿站,末了投南去,往歙州方向追赶,一直追了大半日,过了好几个镇子,渐渐到了人烟稀少的山岭地带。
她想白藏必然是对骆承瀛非常了解,连对方会在何处歇脚、住什么样的客店都能知道,甚至能猜到骆承瀛在苏州这么长的时间有可能是耽搁在什么事情上;那么自然也会知道,骆承瀛此刻一定是因为见义勇为而在两人视线尽头的位置与人打斗,右手握佩剑左手捂着肚子——“他受伤了。”白藏轻声说,双腿一夹,马匹飞奔起来。 ↑返回顶部↑
两人是夜便决定骑马去苏州。骑马是为了规避可能的跟踪,去苏州,则是为了找骆承瀛。就算人已经不在,总能找到他又去了哪里。
既然总是无极派的功夫,那要么有人模仿,要么就真是无极派有贼。若说有贼,自从当年师祖庞名佩收了三个弟子,才算有了支系;无极派此前人数都很少,甚至是单传。她师傅何君盛是大弟子,收徒只有她和李毓两个,李毓的弟子自然不用怀疑,谁也没练到这个份上。朱威姝行二,她知道的朱威姝的徒弟有三个,王宝宝、胡碧莹、许迪仙,三个和朱威姝一样脾气怪异的女子。三位师妹与她虽然脾气对付(年龄上反而和李毓一样,有的比她和李毓都大),但交往实在较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和她们的师傅亲密、所以反而有了嫉妒之心的缘故;至于有没有她不知道的师妹甚至师弟存在?不好说。按他们无极派武功纷杂、派内关系松散的门风,朱威姝有了别的弟子也无需告诉她,也无需告诉现在的掌门李毓。要是真有的,会不会是这个“某人”去犯事?不知道。
不过要是这样猜测,似乎董启明也不能免于被怀疑。董启明行三,是庞名佩最小的弟子。白藏拜师的时候,董启明不过二十多岁,面无表情地站在下首,冷漠地看着她行礼如仪。多年后,她是经李毓介绍,才知道的新来的那个瘦高的男孩就是董师叔的弟子,唤名邵克轸。邵克轸的身世与居觐类似,也是捡来的孤儿,但据师傅说酷肖小时候的董师叔。他们与这对师徒的相处极其短暂,带邵克轸见过何君盛不久之后,二人就离开了崀山。她最后一次见到这对师徒,还是当年何君盛去世、传位给李毓的时候,那时候邵克轸长大了,更高了,也壮实了,面容依旧清秀,还是不声不响。
但那已经是七年前了。
无论如何,为了安全也好,为了查找线索也罢,甚至为了回崀山去治好自己,她们得去苏州,从那里开始找骆承瀛。
而居觐说,好。
多年后居觐再访苏州,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那些街巷。当日她和白藏一道,在大街小巷寻找无极派的“痕迹”,走得匆匆忙忙,根本来不及欣赏,只能用尽一切精力去仔细观察。看墙头,看招牌,看门板,找那骆承瀛可能留下来的印记。白藏说那印记长得像一只手影比划出来的鹤,是用特殊手势拍上去的。平日里很不显眼,常人也看不出来,唯独无极派的人自己认得出。
饶是说了半天,她也没明白那到底是什么,白藏笑起来——这一路白藏很少笑,于是这笑容让她原谅了自己的愚蠢——然后立刻比了个手势,速度之快几乎看不清,接着真气一露,墙上果然显出一个白鹤似的形状来,长颈弯曲,两翅伸展,惟妙惟肖。
她们在苏州街头寻了两日,第三日上午才在城门东的一家小店的背巷墙上看见这痕迹。白藏趁四下无人,跳上去查看深浅。“走得不远,最多一日路程。”白藏拍拍手说,接着两人进客店、访驿站,末了投南去,往歙州方向追赶,一直追了大半日,过了好几个镇子,渐渐到了人烟稀少的山岭地带。
她想白藏必然是对骆承瀛非常了解,连对方会在何处歇脚、住什么样的客店都能知道,甚至能猜到骆承瀛在苏州这么长的时间有可能是耽搁在什么事情上;那么自然也会知道,骆承瀛此刻一定是因为见义勇为而在两人视线尽头的位置与人打斗,右手握佩剑左手捂着肚子——“他受伤了。”白藏轻声说,双腿一夹,马匹飞奔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