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这“对立统一”的两人诶!
说着说着不改刚才当面锣对面鼓马上就要变正面交锋的架势,幸好此时是充满了人情世故的智慧的孔怡发现了章澈的表情里些微的失望(祁越早就在桌下握着章澈的手)、刹住车,在小郑又一次回击的时候,选择了忍让。
长大了并不是什么事都会如同想象,毋宁说不少事情都不会,它呈现给你的是生活的鸡毛蒜皮。朋友当然还是一辈子的朋友,只是不一定分享每件事、每种观点。她自问自己身上还有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但是当略微幼稚的理想主义与过于世故的现实主义在生活中具象地对立起来,她也觉得,没法拉架,这毕竟,只是个选择的问题,无有对错。
没有对错就没有标尺,没有标尺就是务虚的拉扯。
她其实一心拉章澈进入自己的小圈子,但差一点忘记,有时候朋友之间的八卦聊天建立在态度的接受、包容和自动调取的大量“前情提要”上,有过去才可以讨论现在,有交情才能愿意当对方的垃圾桶,而融入圈子要的是共同兴趣——显然,今晚没有。今晚只有鸡飞狗跳。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回去的车上,依然是她开车,听着歌,随机放到Ella Fitzgerald的《Misty》——天晓得她多喜欢这首歌,总觉得这首歌里星辰似的钢琴和夜色最配,每次开夜车总要拿出来听。谁知今晚,章澈不知怎么来了兴致,难得轻轻跟着唱起来。以往提供车上的人声音乐服务的都是祁越。
红灯前,她转过去长久地凝望着章澈。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伴侣的什么,只觉得哪里都喜欢。
她正望着章澈,章澈正享受着她的目光,一辆车从右后方驶过,轻轻按了一下喇叭,她一看,是孔怡,左手放在车窗外,握着电子烟,长长的烟雾从嘴里喷出,看着她俩笑、然后挥手离开,潇洒如固,与她自己如出一辙。
至于小郑,还是低头看着手机。
“你这个朋友……挺有意思的。”
“哦?”红灯还有三十秒,她探过身子凑近了眼神迷离十分放松的章澈,“怎么一个有意思法?”
第四十八章
“你的朋友,是蛮好的。但她的女朋友,怎么说呢——”
章澈喜欢祁越的朋友们。虽然没有见全,但在赛博空间里的那些人身上,她能看见许多和祁越相似的特性,开朗豁达,风趣幽默,毫无架子,因为这些特性他们成为朋友,也因为这些特性她靠近了祁越。她看得出来他们都不爱客套,不是不能,而是不需要,也许因为祁越是祁越、因为祁越身上自带的真诚所以不需要,所以对她也不做作。不伪装喜欢,直接表现由衷的善意和欢迎。她把这归功为祁越的人品,理由是自己的朋友对祁越也是如此;祁越听了只是笑笑,不肯定不否定,只说“他们早就知道我是什么样子,想必是真的喜欢你”。
未见面的朋友们如此,许梦雅如此,孔怡也如此。她甚至在孔怡和与孔怡同在的祁越的身上看见更多类似于孩子的性格,两人笑骂斗嘴,内容再是成人,口气与举止都还是孩子。也许,让这两个人都睡好了,体力充足精神放松,说她们是大学生而不是三十出头的青年人都有的是人受骗上当。
祁越通透,这是她觉得难得的部分。而孔怡——怎么说呢,固然说了很多了解人情世故并且善于在其中折衷的人才说得出的话语与评断,但本质上她觉得,孔怡就是个孩子。有孩子一般敏锐且内向、胆怯而讨好的心。
她不知道太多过去的情况,也许还有很多事情祁越知道但还不及去记忆里爬梳明确然后告诉她,她目下能做的判断只是,还有一颗孩子的心是好事,而孩子的心天然如此。珠玉蒙尘依然发光,证明是真正的珠玉。不是每一块珠玉都能做到祁越那样熠熠生辉、自拭尘埃,所以蒙尘之下依然有光辉,已经不错。
孔怡没有祁越好,但是孔怡已经很好。在茫茫众生中她们都是普通人,不要彼此苛求,应该彼此忍让。
但说实在的,她没觉得小郑在忍让孔怡。言来语去,她能感受得出孔怡的隐忍、小郑的蛮横、以及祁越夹在里面的左右为难——都是朋友,但是认识有个先来后到,既不能表现得太过于偏袒孔怡,那样与撕破脸何异?也不能表现得偏袒小郑,因为无论摸不摸良心,姑娘的主张都太靠不住了,而祁越不是个诉诸情绪的人,任何时候祁越都会努力讲理、哪怕本质上的立场是偏心的。
唉!想想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立场上天然偏颇,那顶好少牵扯——毕竟已经牵扯在里面了。
“我觉得那孩子不太成熟。你们俩,”见祁越靠上来,她也坐直认真道:“你们俩,就像两只小狗,毕竟是发小,相处起来的基本模式还是孩童,还有孩子气,这是好事,也叫人羡慕。比如我就很羡慕你还有这样可以一起当孩子的朋友。你们俩的长大不碍着你们俩继续当小孩,都不说你,孔怡身上的世故和天真还是融合了的,即便——”
“即便也有些不相容的地方?”
绿灯亮起,祁越转头开车,但是说着话脑袋就向她一歪。
“是,看得出来。她说话里那些‘我不可能’‘我总不能’其实有点外部强迫她的意味,好像小孩子被逼到角落里,只能说违心的话那样。她知道要融合,要接纳,只是觉得困难。她内心也许抵触,但是去做了,选择是妥协。”
一转头,看见祁越笑了笑,“说得对。她的确妥协了一些。”
“但是妥协滋生不满,她只不过没有明面表现出来,她自己消化了这些不满。而小郑不是,小郑选择释放。冲突、纠缠、不满,她遇到了她绝不吃下去,她要表现出来,向外输出,情绪不稳定不说,内心更小孩,好像还在什么、什么弗洛伊德说的什么什么期一样。”
祁越笑起来,“你这嘴,以后出去可别把为师供出来。”
闻言她轻轻抽祁越一下,“其实孔怡很会照顾人了,但是这种脾气,确实也没法忍让,她也算是很懂得人情世故了,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我觉得也——基本正确。”
“嗯。”像是她一个人给自己的观点背书还不够似的,祁越又来盖一个章。 ↑返回顶部↑
说着说着不改刚才当面锣对面鼓马上就要变正面交锋的架势,幸好此时是充满了人情世故的智慧的孔怡发现了章澈的表情里些微的失望(祁越早就在桌下握着章澈的手)、刹住车,在小郑又一次回击的时候,选择了忍让。
长大了并不是什么事都会如同想象,毋宁说不少事情都不会,它呈现给你的是生活的鸡毛蒜皮。朋友当然还是一辈子的朋友,只是不一定分享每件事、每种观点。她自问自己身上还有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但是当略微幼稚的理想主义与过于世故的现实主义在生活中具象地对立起来,她也觉得,没法拉架,这毕竟,只是个选择的问题,无有对错。
没有对错就没有标尺,没有标尺就是务虚的拉扯。
她其实一心拉章澈进入自己的小圈子,但差一点忘记,有时候朋友之间的八卦聊天建立在态度的接受、包容和自动调取的大量“前情提要”上,有过去才可以讨论现在,有交情才能愿意当对方的垃圾桶,而融入圈子要的是共同兴趣——显然,今晚没有。今晚只有鸡飞狗跳。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回去的车上,依然是她开车,听着歌,随机放到Ella Fitzgerald的《Misty》——天晓得她多喜欢这首歌,总觉得这首歌里星辰似的钢琴和夜色最配,每次开夜车总要拿出来听。谁知今晚,章澈不知怎么来了兴致,难得轻轻跟着唱起来。以往提供车上的人声音乐服务的都是祁越。
红灯前,她转过去长久地凝望着章澈。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伴侣的什么,只觉得哪里都喜欢。
她正望着章澈,章澈正享受着她的目光,一辆车从右后方驶过,轻轻按了一下喇叭,她一看,是孔怡,左手放在车窗外,握着电子烟,长长的烟雾从嘴里喷出,看着她俩笑、然后挥手离开,潇洒如固,与她自己如出一辙。
至于小郑,还是低头看着手机。
“你这个朋友……挺有意思的。”
“哦?”红灯还有三十秒,她探过身子凑近了眼神迷离十分放松的章澈,“怎么一个有意思法?”
第四十八章
“你的朋友,是蛮好的。但她的女朋友,怎么说呢——”
章澈喜欢祁越的朋友们。虽然没有见全,但在赛博空间里的那些人身上,她能看见许多和祁越相似的特性,开朗豁达,风趣幽默,毫无架子,因为这些特性他们成为朋友,也因为这些特性她靠近了祁越。她看得出来他们都不爱客套,不是不能,而是不需要,也许因为祁越是祁越、因为祁越身上自带的真诚所以不需要,所以对她也不做作。不伪装喜欢,直接表现由衷的善意和欢迎。她把这归功为祁越的人品,理由是自己的朋友对祁越也是如此;祁越听了只是笑笑,不肯定不否定,只说“他们早就知道我是什么样子,想必是真的喜欢你”。
未见面的朋友们如此,许梦雅如此,孔怡也如此。她甚至在孔怡和与孔怡同在的祁越的身上看见更多类似于孩子的性格,两人笑骂斗嘴,内容再是成人,口气与举止都还是孩子。也许,让这两个人都睡好了,体力充足精神放松,说她们是大学生而不是三十出头的青年人都有的是人受骗上当。
祁越通透,这是她觉得难得的部分。而孔怡——怎么说呢,固然说了很多了解人情世故并且善于在其中折衷的人才说得出的话语与评断,但本质上她觉得,孔怡就是个孩子。有孩子一般敏锐且内向、胆怯而讨好的心。
她不知道太多过去的情况,也许还有很多事情祁越知道但还不及去记忆里爬梳明确然后告诉她,她目下能做的判断只是,还有一颗孩子的心是好事,而孩子的心天然如此。珠玉蒙尘依然发光,证明是真正的珠玉。不是每一块珠玉都能做到祁越那样熠熠生辉、自拭尘埃,所以蒙尘之下依然有光辉,已经不错。
孔怡没有祁越好,但是孔怡已经很好。在茫茫众生中她们都是普通人,不要彼此苛求,应该彼此忍让。
但说实在的,她没觉得小郑在忍让孔怡。言来语去,她能感受得出孔怡的隐忍、小郑的蛮横、以及祁越夹在里面的左右为难——都是朋友,但是认识有个先来后到,既不能表现得太过于偏袒孔怡,那样与撕破脸何异?也不能表现得偏袒小郑,因为无论摸不摸良心,姑娘的主张都太靠不住了,而祁越不是个诉诸情绪的人,任何时候祁越都会努力讲理、哪怕本质上的立场是偏心的。
唉!想想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立场上天然偏颇,那顶好少牵扯——毕竟已经牵扯在里面了。
“我觉得那孩子不太成熟。你们俩,”见祁越靠上来,她也坐直认真道:“你们俩,就像两只小狗,毕竟是发小,相处起来的基本模式还是孩童,还有孩子气,这是好事,也叫人羡慕。比如我就很羡慕你还有这样可以一起当孩子的朋友。你们俩的长大不碍着你们俩继续当小孩,都不说你,孔怡身上的世故和天真还是融合了的,即便——”
“即便也有些不相容的地方?”
绿灯亮起,祁越转头开车,但是说着话脑袋就向她一歪。
“是,看得出来。她说话里那些‘我不可能’‘我总不能’其实有点外部强迫她的意味,好像小孩子被逼到角落里,只能说违心的话那样。她知道要融合,要接纳,只是觉得困难。她内心也许抵触,但是去做了,选择是妥协。”
一转头,看见祁越笑了笑,“说得对。她的确妥协了一些。”
“但是妥协滋生不满,她只不过没有明面表现出来,她自己消化了这些不满。而小郑不是,小郑选择释放。冲突、纠缠、不满,她遇到了她绝不吃下去,她要表现出来,向外输出,情绪不稳定不说,内心更小孩,好像还在什么、什么弗洛伊德说的什么什么期一样。”
祁越笑起来,“你这嘴,以后出去可别把为师供出来。”
闻言她轻轻抽祁越一下,“其实孔怡很会照顾人了,但是这种脾气,确实也没法忍让,她也算是很懂得人情世故了,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我觉得也——基本正确。”
“嗯。”像是她一个人给自己的观点背书还不够似的,祁越又来盖一个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