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姥姥慢性心力衰竭,走几步就喘,未来离不得人,估计还得在医院住一阵子。
  “你呀,爱笑,脾气又好还聪明,该读个师范的,”姥姥念叨,“读个师范,出来当老师教书育人最好……你妈妈不听话呀,读了师范还跑去创业……”
  “我妈现在挺好的。”纪颂给他妈找回场子,“当老师要负责那么多学生,很辛苦。”
  而纪仪龄,只对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了。
  纪颂都不需要妈妈对他负责,她有她自己的人生。
  病房即将熄灯,走廊上有家属开始临睡前的走动和洗漱。
  看完姥姥,纪颂原以为要留下照顾,结果舅舅提了条凳子坐在床尾,叼了根烟咬在嘴里过瘾,没点火,尝烟丝的味儿,朝病房外指了指,低声道:“今晚你不用在这守了,你回福源看看你妈去。”
  福源是姥姥家所在的老城街道。
  纪颂怔住,“福源?我妈在?”
  “不仅你妈在,”舅舅托着腮看他,“我姐夫也在。”
  梁牧是知识分子,以前舅舅总是很自豪地一口一个“我姐夫”,今天却怎么听着都不对劲,更趋向于一种揶揄。
  “我爸不是去做田野调查了么?他说下个月还有研讨班,很忙的啊。”
  纪颂心想可能是姥姥生病,梁牧抽空回来看一眼,便准备提起行李往外走,“那我明天来换舅舅的班?”
  舅舅笑着打哈哈:“明天再说嘛。”
  纪颂没多想,匆匆和姥姥道了别,小跑去医院门口打车回家。
  姥姥家在六层楼小洋房的一楼。
  房屋年事已高,墙体有剥落的痕迹,过一座石桥就能直接进单元门,与之相关的回忆几乎贯穿了纪颂童年的新春佳节。
  每年他都在姥姥家吃除夕年夜饭,大年初一再去爸爸那边,紧接着就是无止尽的上坟、上坟、再上坟……
  梁牧有爱讲故事的职业习惯,总绘声绘色地给纪颂强调这里埋的是他谁、干什么的,给家族做过什么贡献,其中不乏拐了几个弯的亲戚,只要姓梁,梁牧都会说给纪颂听,还手绘过一份地图,说哪片山全是坟,以后等自己老了死了,纪颂作为后人,一定要记得坟在哪里,千万不要找不着路。
  当时8岁的纪颂不太理解。
  他白生生的小脸被烧纸钱的火扑得烟灰,活像才挖了煤,眼眸依旧亮澄澄的,说,埋进去的那些人是谁?
  梁牧已经口干舌燥,说我不是才告诉你了?
  纪颂点头,嗓音甜糊糊的,问,可我都没见过他们呀爸爸,为什么还要上?
  梁牧说因为那是你祖宗!
  如今18岁的纪颂依旧不能理解。
  就像现在梁牧拿着一张雪白连史纸,“啪”一声拍在桌上一样让人不能理解。
  那纸是楮皮纤维做的,纸薄而坚韧,上面用毛笔写了两个大字:梁臻。
  平时阅片量足,纪颂想象够丰富,结合刚才爸妈争吵的几句内容,心脏重重地敲击了下肋骨,“这是……”
  私生子?
  “颂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