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将稻谷全部脱了壳,徐言其没让赵云程急着用谷风车去壳,两人歇了半日功夫。
  收拾完稻谷,就等着衙役过来收税,去年刚涨过丁税,今年只盼着粮税别再涨。
  没过几日,里正在村口处召集起村民,说了税收的事儿,今年的税收不变,让各家回去先预备着,衙役这两日就会进村收税。
  村民闻声松了口气,他们不指望降税,维持去年的税收就是好事。
  上门的衙役依旧是徐言其招呼的,赵云程去厢房搬粮的功夫,他塞给了衙役一些茶水钱,今年的来人并非前几年的那两个衙役,直至察觉到手中的铜板,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模样。
  “小哥儿挺上道儿啊。”衙役瞧了一眼身后的同伴,先将铜板收到了怀里,笑言道。
  徐言其赔着笑脸:“哪里,官爷来一趟也辛苦。”
  称完粮食,收了丁税,衙役赶着车去了下家,徐言其这才心安了下来,这一时间换了衙役,搞得他倒是同第一次应付衙役上门时那般紧张。
  第152章 我是季清萍
  并州,周陵县,衙门二堂。
  一名瘦弱的汉子佝偻着腰走到主簿的桌前,手中攥着一节竹片,眼中还闪烁着泪花。
  “大人,我来替家中阿么销籍证。”言罢,那汉子将竹片递了过去。
  主簿漫不经心的接过,瞧了眼竹片上所记,突然坐直了身:“季清萍,算算年纪,应是四十四岁。”
  “正是。”那汉子颔首道,家中贫苦,他阿么病了许久都不曾凑足买药材的银钱,终是在昨日撒手人寰。
  主簿微不可察的勾了勾唇,这人还是个哥儿,虽说年纪上差了两岁,但也不碍什么事,在这穷苦之地蹉跎,显老一些再正常不过,正合适顶替高宴清。
  “籍证就先放这儿吧,户籍簿箱锁的钥匙没在跟前,我之后除了这名就是。”主簿起了心思,应付着道了一句。
  那汉子不敢置喙,连连点头退出了屋门。
  隔了片刻功夫,主簿才起身带着那节竹片去了三堂内,去禀明县令这事。
  县令拿过主簿手中的籍证瞧了又瞧,不禁抚掌叫好,他将竹片交还给了主簿,走至罗汉塌前坐下,倒了一杯茶水,浅咂一口道:“你将这籍证给那人送去,带上附有高宴清的户籍簿,得了咱们该拿的银钱后,当面勾去高宴清的名字。”
  主簿道了句明白,匆匆出了堂内,特意换了身衣裳才离开了衙门,他记得那人上次临走时交代的话,寻至郊外的一处破庙中,找到了其中唯一一名衣不蔽体的孩童前去传信。
  字条言明,明日巳时初,于木香居二楼厢房凝碧轩相见,托付之事已成。
  而当翌日去往木香居时,厢房中的来人却并非前几月所见,竟是一副生面孔。
  “可是周陵县主簿?我家老爷人已不在并州,特地留我在此恭候您的消息。”
  主簿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这事儿败露了出去,若是传到州府通判的耳中,他和县令怕是都逃脱不了被问责。
  “万两白银已经备好,只要事成,这便都是您和县令的。”那人将身后的箱子打开一道缝隙,白灿灿的银光不禁让人心中泛喜。
  主簿嘴边止不住的往上扬去,眯眼在圆桌前坐下,将手中季清萍的籍证交到了对面人的手中:“此人名为季清萍,生前住在白云村,年纪四十有四,是个哥儿,与高宴清只相差了两年,是再合适不过的一个身份。”
  那人接过籍证,细看了一番上面所记之字,与主簿口中所言倒是没有出入。
  “那高宴清的籍证…”
  主簿从怀中取出一本籍簿,言道:“大人让我带了户籍簿来,我自然会当面划名,至于籍证销毁便可。”
  喊来堂倌取来笔墨,那人亲眼见着主簿找到高宴清之名,执笔抹去了那一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