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第160节(1 / 4)
但偶尔看着,林秋然还是会心疼。
过了正月十五,汤圆才四周岁,这般年岁,林秋然不想他太累,偏偏他愿意读书。
孙氏则是心疼坏了,去年这个时候,汤圆还日日在湖里溜冰呢,今年半天去上课,下午偶尔还会抚琴。
他自然还是贪玩,这么大的年岁天性如此,不过汤圆常说,“玩就痛快玩,学就好好学。”
还有一半时间玩呢,他玩得也挺痛快的,希望祖母不要拿一种看可怜人的眼神看他。
林秋然是慢慢看着他从汤圆变成了萧敛。
除夕一家人一块儿过的,看老家管事写信来,自从把萧大石接回去后,老宅又来了人,萧大石没有理会,不过萧大石身上没钱,不知有钱了会是怎样。
汤圆这几日没学,都过年了,自然要轻松几日。但年后他就收心了,林秋然时常担心,更怕他这般用功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月中旬,是童试的第一场,叫县试,来考试的都是比汤圆大两三岁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
年岁更大一些的也有, 不过很少。
汤圆这个年纪的考生也少,听他说松山书院总共六人,再算上京城别的书院, 应该是没多少。不过他个头随了萧寻, 加上自小吃得不错, 个子比同龄人高, 站在人群中时并不显。
今年县试总共考五场,林秋然对这事很上心, 了解颇深。
从第一场到末场,每场考试名次隔数日揭晓一次, 也就是说第一场考过了才能考第二场, 不过据她了解,第一场考得还是比较容易的,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
林秋然还打听到, 考棚坐北朝南, 入场前考生要被搜查全身,以防夹带小抄。
汤圆考试的东西是林秋然打点的,衣服、考试的笔墨上都没有字。
考试的人多,黎明前由官员点名, 考生带着考篮入考场, 里面装着文具食物,食物亦是林秋然准备的,有肉干卤鸡蛋肉烧饼……都是顶饿不易坏的东西。
昨日林秋然就嘱咐了汤圆, 考试的时候,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还会发几张草纸, 用于起草。不管是卷子还是草稿上都要写楷书,字迹千万工整,答案不能越过红线。
卷子草稿还不能写乱七八糟的标记,以免有作弊之嫌。考试之前还得让黄先生作保,上查三代,不能为娼优皂吏子孙。萧寻如今为官,这些尚且省事。
但是要求条条框框,还有不少小的不起眼的,林秋然事先都告诉汤圆了。
下马车前她又嘱咐一遍,考试要文正草全,文字必填相符,还不能犯了庙讳御名及圣人名讳,第一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林秋然嘱咐完,拍了拍汤圆的肩膀,“不必紧张,尽力而为,有什么事找考官。别害怕,爹娘在外面等着你。”
孙氏也来了,早春晨起寒凉,她穿得厚实,一支白玉簪子把头发整齐挽起,她眼中有心疼也有焦急,“晚上回家做你喜欢吃的,没事儿哈,家里啥都有,也不缺啥,没事。”
汤圆点了点头,让林秋然和孙氏赶紧回去,“娘,你们不必在考场门口等着,我进去是考试,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等着光急却帮不上什么的,也无趣,该做什么做什么,买东西看戏去吧,不必担忧。”
怎能不担忧,孙氏和林秋然往前送了两步,眼看着就到考棚了,汤圆忍不住叹了口气,“祖母娘,你们回吧,祖母你不必紧张,你这都同手同脚了。考试的是我又不是你,我都没事,怎么你还紧张上了。”
孙氏无奈扯扯嘴角,她能不紧张吗?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还这么小就去考试。
别的几岁大至少知事能照顾自己,汤圆这才六岁。
林秋然道:“别管你祖母了,你快进去吧,我带你祖母去街上转转买些东西,等你晚上回来我们出去吃。”
汤圆点点头,迈着轻快的步伐就进考场了,人影逐渐和一群孩童重叠,最后消失在考棚门口。
林秋然想了想,没有忘带的东西,就带着孙氏回府了。 ↑返回顶部↑
过了正月十五,汤圆才四周岁,这般年岁,林秋然不想他太累,偏偏他愿意读书。
孙氏则是心疼坏了,去年这个时候,汤圆还日日在湖里溜冰呢,今年半天去上课,下午偶尔还会抚琴。
他自然还是贪玩,这么大的年岁天性如此,不过汤圆常说,“玩就痛快玩,学就好好学。”
还有一半时间玩呢,他玩得也挺痛快的,希望祖母不要拿一种看可怜人的眼神看他。
林秋然是慢慢看着他从汤圆变成了萧敛。
除夕一家人一块儿过的,看老家管事写信来,自从把萧大石接回去后,老宅又来了人,萧大石没有理会,不过萧大石身上没钱,不知有钱了会是怎样。
汤圆这几日没学,都过年了,自然要轻松几日。但年后他就收心了,林秋然时常担心,更怕他这般用功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月中旬,是童试的第一场,叫县试,来考试的都是比汤圆大两三岁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
年岁更大一些的也有, 不过很少。
汤圆这个年纪的考生也少,听他说松山书院总共六人,再算上京城别的书院, 应该是没多少。不过他个头随了萧寻, 加上自小吃得不错, 个子比同龄人高, 站在人群中时并不显。
今年县试总共考五场,林秋然对这事很上心, 了解颇深。
从第一场到末场,每场考试名次隔数日揭晓一次, 也就是说第一场考过了才能考第二场, 不过据她了解,第一场考得还是比较容易的,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
林秋然还打听到, 考棚坐北朝南, 入场前考生要被搜查全身,以防夹带小抄。
汤圆考试的东西是林秋然打点的,衣服、考试的笔墨上都没有字。
考试的人多,黎明前由官员点名, 考生带着考篮入考场, 里面装着文具食物,食物亦是林秋然准备的,有肉干卤鸡蛋肉烧饼……都是顶饿不易坏的东西。
昨日林秋然就嘱咐了汤圆, 考试的时候,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还会发几张草纸, 用于起草。不管是卷子还是草稿上都要写楷书,字迹千万工整,答案不能越过红线。
卷子草稿还不能写乱七八糟的标记,以免有作弊之嫌。考试之前还得让黄先生作保,上查三代,不能为娼优皂吏子孙。萧寻如今为官,这些尚且省事。
但是要求条条框框,还有不少小的不起眼的,林秋然事先都告诉汤圆了。
下马车前她又嘱咐一遍,考试要文正草全,文字必填相符,还不能犯了庙讳御名及圣人名讳,第一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林秋然嘱咐完,拍了拍汤圆的肩膀,“不必紧张,尽力而为,有什么事找考官。别害怕,爹娘在外面等着你。”
孙氏也来了,早春晨起寒凉,她穿得厚实,一支白玉簪子把头发整齐挽起,她眼中有心疼也有焦急,“晚上回家做你喜欢吃的,没事儿哈,家里啥都有,也不缺啥,没事。”
汤圆点了点头,让林秋然和孙氏赶紧回去,“娘,你们不必在考场门口等着,我进去是考试,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等着光急却帮不上什么的,也无趣,该做什么做什么,买东西看戏去吧,不必担忧。”
怎能不担忧,孙氏和林秋然往前送了两步,眼看着就到考棚了,汤圆忍不住叹了口气,“祖母娘,你们回吧,祖母你不必紧张,你这都同手同脚了。考试的是我又不是你,我都没事,怎么你还紧张上了。”
孙氏无奈扯扯嘴角,她能不紧张吗?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还这么小就去考试。
别的几岁大至少知事能照顾自己,汤圆这才六岁。
林秋然道:“别管你祖母了,你快进去吧,我带你祖母去街上转转买些东西,等你晚上回来我们出去吃。”
汤圆点点头,迈着轻快的步伐就进考场了,人影逐渐和一群孩童重叠,最后消失在考棚门口。
林秋然想了想,没有忘带的东西,就带着孙氏回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