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第1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秋然笑着道:“挺好的,见没什么事我就回来了。娘,你不用担心,我瞧着书院里面没太过危险的东西。”
  没有湖,没有水,管事挺多,很是负责。
  孙氏点点头,“那就好,你先吃饭。”
  林秋然简单吃了些,孙氏在一旁陪着,汤圆不在家里,她还有些不习惯。
  林秋然也看出来了,孙氏这总是长吁短叹的,时间一长,恐怕闲出病来。
  她道:“马上开春了,也不冷了,您出去走走转转,省着总在家里待着无趣。”
  孙氏不乐意跟那些世家夫人打交道,总觉得自己跟她们说不上话,乡下来的容易被看不起。不过林秋然说得也有理,马上开春了暖和了,该找点儿事做。
  没出嫁前就这样,围着爹娘兄弟过,嫁了认后就围着萧大石和老宅的人过,后来有了萧寻,就围着儿子过。
  再后来萧寻走了,又守着林秋然和汤圆。如今汤圆读书去了,林秋然有生意要忙,萧寻每天早出晚归的,萧大石自己作死,被送回了萧家村。
  其实孙氏不全是因为萧大石对不住自己生气,才让他回萧家村的,而是因为她要是不管,以后萧大石没准儿把人接到京城来,最后还不是给萧寻和林秋然添麻烦。
  她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太,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做啥坏事都是她做的,谁也不能管,反而让萧寻断亲,会被别人戳脊梁骨。兴许她在京城待腻了,也想回去住几天呢,到时候看看萧大石日子究竟咋样。
  再说余安城,二月初,已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
  天气暖和,各家忙着蒸青团,做元宝糕吃。
  偶尔几家嫌自己做的不好吃,就去街上买一些回来。五芳斋就有卖这个的,价钱也不贵,还做着往外地,卖得还不错。
  林明送萧大石回来有几日了,他们路上没耽误多少时间,正月二十四就到了余安。
  回来后林明先带萧大石去萧家收拾东西,大约老宅的人一直盯着这边,萧大石一回来那边就有人过来,是萧大石的侄子,说是要接萧大石过去,给他接风洗尘。
  林明原以为这些人会趁萧家人不在来府上住,但却没有。他送萧大石过去的时候,才知老宅的人也在县城买了宅子。
  这么多年不买,萧大石一给钱就买,这宅子花的是谁的钱可想而知。
  想想萧大石前前后后往老宅拿了一百多两银子呢,攒攒可不就能买个宅子吗。
  萧大石心里高兴,还是侄子靠得住,“我收拾收拾,这就过去。”
  这也不用回萧家村住了,还是在县城。
  林明见状,没说什么,等萧大石收拾好,就给送了过去。
  老宅住的地方离萧家并不远,坐马车很快就到了。萧大石东西并不多,这些年屋里就他自己的铺盖衣裳。
  本来是攒了一些钱的,可是零零散散的,都给老宅的人花了。到最后带出去的,就两个大包袱,不过衣裳都是好的,铺盖也都是好料子好棉花。
  钱是没有,金鼎楼有利润,可压根不在他身上,于婶儿和杨娘子也不会给他钱了,其他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因为大部分都搬到京城去了,剩的一些也在库房放着。
  林秋然孝顺,多是给他买酒,给孙氏买首饰。酒水萧大石喝了不少,剩的前几个月也拿走了。
  库房还有他的东西,是萧大石常用的农具,不过这些也是林秋然给置办的,本来萧大石不想拿,因为家里的地都在林秋然名下,以后不用他操持了。
  后来想想他还有三亩地呢,萧大石想着可以让侄子先给他种着,就把农具也给带走了。
  出门前萧二郎还忍不住问:“大伯,这是给祖母拿的?她老人家年纪大了,要睡也得睡新的呀。”
  萧大石盖过的,又臭又硬,谁稀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