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第139节(3 / 4)
朱掌柜笑着道:“我就说,酒楼饭菜好吃,时间长了肯定有客人愿意来的。”
朱掌柜原想等个一两个月,谁知这么快,不过想想徐公子一连几日都带着人来酒楼吃饭,觉得好吃,随口一提,别人兴许就过来了,那肯定比不带人来强。
路人看一楼人多,哪怕没吃过,也会进来试试的。
这几日生意好起来了,每日流水能有四五十两。利润占四成,若是照这么下去,一个月利润能四五百两。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在京城酒楼占据一席之地。
林秋然没只顾着高兴,让朱掌柜留意客人点的菜,哪道多哪道少,包括米饭的软硬,也注意着。
朱掌柜觉得,林秋然做事认真,这不赚钱谁能赚钱。
这般想着,门口又有人停下了,来的是个娘子,仰头看着金鼎楼的牌匾。朱掌柜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往前迎了两步,争取客人一想进来,他就迎接好。
蒋思捷起初没看见招牌,只觉得这家酒楼客人多,刚想进去,仰头一看写着金鼎楼三字。
字她认不全,但这招牌她见过。
她不由自主走进去,就有人迎了出来,“这位娘子一个人吗,若是一个人可以去楼上雅间。”
这话很熟悉,蒋思捷轻轻点了下头,“嗯。”
进来之后蒋思捷彻底确定,她没认错,这不是同名同姓的铺子,是余安那个。想想也是,萧寻平安回来,林秋然也进京了,铺子肯定要搬过来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蒋思捷(文案剧情)
蒋思捷到二楼雅间坐下后, 开始打量铺子装潢,和余安的有些像,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一样。
感觉更好看更大气了。
蒋思捷心中生出了几分敬佩, 这过去几年, 林秋然都将铺子开到京城来了。可自己依旧懒散爱玩, 都还没认全这个朝代的字。
偶尔她觉得这好像一场梦, 莫名来到书中的世界,身边都是不认识的人。原本她想走原书的剧情, 提前救下男主爹娘。可是,到了余安发现男主的妻儿还在, 不管是因为什么改变了剧情, 林秋然是不是穿越的,她都是萧寻的妻子,蒋思捷受过高等教育, 自己做不出插足的事。
所以看过她们一家平安, 蒋思捷就回京城了。前两年又回余安,是家中送她南下避难,她才能顺便看看林秋然一家。
后来难情严重,余安城门紧闭, 灾民众多, 她被拦在了余安城,后来被胥州蒋家接了回去,待了两个多月才回京城。
朝中动荡, 蒋思捷偶尔让丫鬟打听萧寻的事,却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怕家中爹娘误会自己心仪此人。
事情发展得已经和原书不一样,原书里, 萧寻死里逃生终于回了萧家村,等待他的却是两座孤坟。可是这个世界,林秋然没有打掉孩子,孙氏和萧大石也活得好好的,就少了书中那段萧寻因为爹娘不在了,自暴自弃的痛苦时光了。
原书女主也没了存在的意义,不过好像这样更好。
蒋思捷是不知后面萧寻经历了什么,反正对比原书,再结合自己打听到的,萧寻少走了许多弯路。
她父亲弹劾赵庭岳,也并非因为她在父亲面前说了什么。蒋思捷哪里懂得那么多,只能说赵庭岳被众人弹劾是情势所逼,皇上若不想赵庭岳死,哪怕他犯下滔天过错,也能安然无事。
皇上想赵庭岳死的时候,哪怕他一点过错都没有,也能安上罪名。何况赵庭岳本就不是清清白白,他居功甚伟,近年又打了几场败仗,这时不弹劾他,那还等到何时。
赵庭岳打败仗,又恰好萧寻站了出来,还了沈家清白。而且,书里萧寻没有见到他外祖父外祖母,等他阴差阳错了解自己身世,安阳侯府的老侯爷已经病逝了。
如今他因立功早了大半年上朝,肯定能见到,相比于原书,少了许多遗憾,这何尝不是命中注定。
不过蒋思捷也有烦恼,萧寻立功声名渐渐显露,不少朝中大臣很是欣赏他,这一年多来西北频频传回捷报,每次都有萧寻的名字。
他年轻有为,品性相貌都不错,就连蒋思捷父亲都觉得萧寻极好,在蒋思捷还未嫁人时,还起过让萧寻做乘龙快婿的心思。 ↑返回顶部↑
朱掌柜原想等个一两个月,谁知这么快,不过想想徐公子一连几日都带着人来酒楼吃饭,觉得好吃,随口一提,别人兴许就过来了,那肯定比不带人来强。
路人看一楼人多,哪怕没吃过,也会进来试试的。
这几日生意好起来了,每日流水能有四五十两。利润占四成,若是照这么下去,一个月利润能四五百两。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在京城酒楼占据一席之地。
林秋然没只顾着高兴,让朱掌柜留意客人点的菜,哪道多哪道少,包括米饭的软硬,也注意着。
朱掌柜觉得,林秋然做事认真,这不赚钱谁能赚钱。
这般想着,门口又有人停下了,来的是个娘子,仰头看着金鼎楼的牌匾。朱掌柜理了理自己的衣裳,往前迎了两步,争取客人一想进来,他就迎接好。
蒋思捷起初没看见招牌,只觉得这家酒楼客人多,刚想进去,仰头一看写着金鼎楼三字。
字她认不全,但这招牌她见过。
她不由自主走进去,就有人迎了出来,“这位娘子一个人吗,若是一个人可以去楼上雅间。”
这话很熟悉,蒋思捷轻轻点了下头,“嗯。”
进来之后蒋思捷彻底确定,她没认错,这不是同名同姓的铺子,是余安那个。想想也是,萧寻平安回来,林秋然也进京了,铺子肯定要搬过来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蒋思捷(文案剧情)
蒋思捷到二楼雅间坐下后, 开始打量铺子装潢,和余安的有些像,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一样。
感觉更好看更大气了。
蒋思捷心中生出了几分敬佩, 这过去几年, 林秋然都将铺子开到京城来了。可自己依旧懒散爱玩, 都还没认全这个朝代的字。
偶尔她觉得这好像一场梦, 莫名来到书中的世界,身边都是不认识的人。原本她想走原书的剧情, 提前救下男主爹娘。可是,到了余安发现男主的妻儿还在, 不管是因为什么改变了剧情, 林秋然是不是穿越的,她都是萧寻的妻子,蒋思捷受过高等教育, 自己做不出插足的事。
所以看过她们一家平安, 蒋思捷就回京城了。前两年又回余安,是家中送她南下避难,她才能顺便看看林秋然一家。
后来难情严重,余安城门紧闭, 灾民众多, 她被拦在了余安城,后来被胥州蒋家接了回去,待了两个多月才回京城。
朝中动荡, 蒋思捷偶尔让丫鬟打听萧寻的事,却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怕家中爹娘误会自己心仪此人。
事情发展得已经和原书不一样,原书里, 萧寻死里逃生终于回了萧家村,等待他的却是两座孤坟。可是这个世界,林秋然没有打掉孩子,孙氏和萧大石也活得好好的,就少了书中那段萧寻因为爹娘不在了,自暴自弃的痛苦时光了。
原书女主也没了存在的意义,不过好像这样更好。
蒋思捷是不知后面萧寻经历了什么,反正对比原书,再结合自己打听到的,萧寻少走了许多弯路。
她父亲弹劾赵庭岳,也并非因为她在父亲面前说了什么。蒋思捷哪里懂得那么多,只能说赵庭岳被众人弹劾是情势所逼,皇上若不想赵庭岳死,哪怕他犯下滔天过错,也能安然无事。
皇上想赵庭岳死的时候,哪怕他一点过错都没有,也能安上罪名。何况赵庭岳本就不是清清白白,他居功甚伟,近年又打了几场败仗,这时不弹劾他,那还等到何时。
赵庭岳打败仗,又恰好萧寻站了出来,还了沈家清白。而且,书里萧寻没有见到他外祖父外祖母,等他阴差阳错了解自己身世,安阳侯府的老侯爷已经病逝了。
如今他因立功早了大半年上朝,肯定能见到,相比于原书,少了许多遗憾,这何尝不是命中注定。
不过蒋思捷也有烦恼,萧寻立功声名渐渐显露,不少朝中大臣很是欣赏他,这一年多来西北频频传回捷报,每次都有萧寻的名字。
他年轻有为,品性相貌都不错,就连蒋思捷父亲都觉得萧寻极好,在蒋思捷还未嫁人时,还起过让萧寻做乘龙快婿的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