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3 / 3)
张良笑看向刘邦, 却是仔细地为他分析起那史书中记载的定陶登基:“王上,定陶有什么特别的?可以让您在此登基。”
对啊,一般登基的地点,基本上就是日后确立的国都了。在汜水出鼎之前, 定陶唯一特殊的地方,便是戚夫人娘家所在地。
张良的唇角勾出浅浅的笑意:“难道王上是能够为了一个宠姬, 就定下登基所在地的人?”
小凹翻了个白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臭小子对他是有多大的偏见啊。
刘邦想, 即使他就是这么为色所迷了,军中将领、谋士又岂能有志一同地同意他停在定陶登基?
张良说道:“汉军中最多的一部分将领是沛县人, 就算王上想要在定陶登基,他们便会一致赞同?若是王上愿意在一个没有什么地理、军事优势的小城市登基, 恐怕第一个选择地是老家沛县吧。”
再不济,还有彭城呢。
而且,军中又有吕泽等人在,汉王不等到关中登基, 便不能同时册封皇太子和皇后,这对于盈儿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吕泽等人也必定会反对。
张良越分析,脸上的笑容越深:“可是小凹也说了,历史上的王上正是在定陶登基。那么什么是让众人都不能反对的您应该在定陶登基的理由呢?”
修长的食指敲了敲桌面。
“恐怕便是这出于汜水的最后一鼎,被秦朝遗失的鼎。”原本的历史上,也有汜水出鼎的事,而且刘邦根本没有看出来这个鼎有问题。
其实这是戚家人的阳谋,既然汉军转到定陶捞鼎,只要捞出鼎来,这个鼎就一定是真的。
刘邦后背一寒,戚氏竟然能算这么多面,赶紧再一次向小凹确定:“儿啊,后世真的没有人说我被骗的事情吧。”
小凹:这个笨蛋渣爹。
“没有啊。”小凹摇了摇头,“渣爹,你要是知道别人骗你了,你会让史官记下来?”
刘邦笑了声,臭小子还真了解他。
他当然不能让史官记下来,但是史官也是人,谁知道他回去会不会跟自家的儿子孙子瞎说什么的。
小凹说道:“你放心吧,后世史书没有一个说你在定陶登基是因为挖出来了大鼎。你不是还有其他的鼎吗?就算在水边没有看出来,回去也能看出来。后来你还是把都城选择在咸阳了,应该就是知道了戚夫人的娘家人骗你了。”
在这点上小凹还是想得很清楚的,渣爹只是渣,一点都不笨,不过小凹知道了这个大秘密,打算回去就给他发到网上去。
“乃公真是后悔,连一个名头都不能给那老小子封赏。”不知道小儿子打算的刘邦开始骂人,“这么欺骗乃公,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张良微微一笑,这话也不避着小凹,“王上若是在定陶登基,最大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太子之位名不正。”
儒家说的那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未经正式册封的太子,还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吗? ↑返回顶部↑
对啊,一般登基的地点,基本上就是日后确立的国都了。在汜水出鼎之前, 定陶唯一特殊的地方,便是戚夫人娘家所在地。
张良的唇角勾出浅浅的笑意:“难道王上是能够为了一个宠姬, 就定下登基所在地的人?”
小凹翻了个白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臭小子对他是有多大的偏见啊。
刘邦想, 即使他就是这么为色所迷了,军中将领、谋士又岂能有志一同地同意他停在定陶登基?
张良说道:“汉军中最多的一部分将领是沛县人, 就算王上想要在定陶登基,他们便会一致赞同?若是王上愿意在一个没有什么地理、军事优势的小城市登基, 恐怕第一个选择地是老家沛县吧。”
再不济,还有彭城呢。
而且,军中又有吕泽等人在,汉王不等到关中登基, 便不能同时册封皇太子和皇后,这对于盈儿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吕泽等人也必定会反对。
张良越分析,脸上的笑容越深:“可是小凹也说了,历史上的王上正是在定陶登基。那么什么是让众人都不能反对的您应该在定陶登基的理由呢?”
修长的食指敲了敲桌面。
“恐怕便是这出于汜水的最后一鼎,被秦朝遗失的鼎。”原本的历史上,也有汜水出鼎的事,而且刘邦根本没有看出来这个鼎有问题。
其实这是戚家人的阳谋,既然汉军转到定陶捞鼎,只要捞出鼎来,这个鼎就一定是真的。
刘邦后背一寒,戚氏竟然能算这么多面,赶紧再一次向小凹确定:“儿啊,后世真的没有人说我被骗的事情吧。”
小凹:这个笨蛋渣爹。
“没有啊。”小凹摇了摇头,“渣爹,你要是知道别人骗你了,你会让史官记下来?”
刘邦笑了声,臭小子还真了解他。
他当然不能让史官记下来,但是史官也是人,谁知道他回去会不会跟自家的儿子孙子瞎说什么的。
小凹说道:“你放心吧,后世史书没有一个说你在定陶登基是因为挖出来了大鼎。你不是还有其他的鼎吗?就算在水边没有看出来,回去也能看出来。后来你还是把都城选择在咸阳了,应该就是知道了戚夫人的娘家人骗你了。”
在这点上小凹还是想得很清楚的,渣爹只是渣,一点都不笨,不过小凹知道了这个大秘密,打算回去就给他发到网上去。
“乃公真是后悔,连一个名头都不能给那老小子封赏。”不知道小儿子打算的刘邦开始骂人,“这么欺骗乃公,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张良微微一笑,这话也不避着小凹,“王上若是在定陶登基,最大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太子之位名不正。”
儒家说的那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未经正式册封的太子,还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