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3)
刘邦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政哥,难道这个鼎有什么问题?”
嬴政点了点上面的字。
刘邦见过其余八鼎,但他从小没有上过几天学,而且上学的时候也不是认真学习的学霸,竟是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出来区别。
这,是假的?
没有一下子看出来端倪的刘邦感觉有点丢人,但是没关系,小凹更白瞎,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这小子在鼎里钻了一圈,出来还傻乎乎的问:“大爷,这些字怎么了?写得很好看啊。”
嬴政:---
刘邦:---
“小凹还小,朕建议你多给他找几个师傅。”嬴政揉了揉小家伙毛茸茸的脑袋,“你汉朝要封王,小凹这个身份大小要当个王,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容易引来心思叵测的门客。”
小凹不服:“我懂的,你们还不懂呢。”
政大爷不就是在委婉地说他笨吗?
小凹飘起来指着长满青苔的鼎,“就说这个鼎上,为什么会长青苔,你们知道吗?”
青苔?
刘邦一下子发现了最大的破绽,鼎上的青苔很明显是作假的。
戚氏啊戚氏。
你们的打算真不浅啊。
但是刘邦能扭头跟兴奋中的众人说,这个鼎是假的吗?
不能。
不仅不能,作为自己天命的认可,他还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假鼎。
在别人看来,就是王上得到最后一鼎太过高兴,在鼎的周围转了一圈回来,便让戚鳃起来。
“戚氏寻鼎有功。”刘邦笑道,“另外念在戚氏为寡人生子,封你为临渊侯。”
只提了一个封号,没有再提别的。
而且这个封号,也很耐人寻味。
临渊临渊,如临深渊。
戚鳃抬头看了一眼,将头磕下去:“微臣谢恩。”
不服气的将领们:咱们出生入死都还没有封侯呢,你一个外戚,倒是占了个先。
汉军并没有如戚鳃所期待的那样,出鼎之后就在定陶停下来休息并商议鼎出定陶的意义,而是当即将鼎装上了五牛拉的大车,继续启程。
戚氏族人全都傻眼了。
“大兄,现下该如何是好?”众人全都向戚鳃征求意见。
他们安排的戚氏女还没有来得及登场呢,也根本没有时间跟汉王叙叙旧问一问流淌着他们戚氏血脉的那个孩子的近况。
戚鳃看着走动起来的队伍,说道:“王驾离开,我们自然要相送。” ↑返回顶部↑
嬴政点了点上面的字。
刘邦见过其余八鼎,但他从小没有上过几天学,而且上学的时候也不是认真学习的学霸,竟是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出来区别。
这,是假的?
没有一下子看出来端倪的刘邦感觉有点丢人,但是没关系,小凹更白瞎,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这小子在鼎里钻了一圈,出来还傻乎乎的问:“大爷,这些字怎么了?写得很好看啊。”
嬴政:---
刘邦:---
“小凹还小,朕建议你多给他找几个师傅。”嬴政揉了揉小家伙毛茸茸的脑袋,“你汉朝要封王,小凹这个身份大小要当个王,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容易引来心思叵测的门客。”
小凹不服:“我懂的,你们还不懂呢。”
政大爷不就是在委婉地说他笨吗?
小凹飘起来指着长满青苔的鼎,“就说这个鼎上,为什么会长青苔,你们知道吗?”
青苔?
刘邦一下子发现了最大的破绽,鼎上的青苔很明显是作假的。
戚氏啊戚氏。
你们的打算真不浅啊。
但是刘邦能扭头跟兴奋中的众人说,这个鼎是假的吗?
不能。
不仅不能,作为自己天命的认可,他还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假鼎。
在别人看来,就是王上得到最后一鼎太过高兴,在鼎的周围转了一圈回来,便让戚鳃起来。
“戚氏寻鼎有功。”刘邦笑道,“另外念在戚氏为寡人生子,封你为临渊侯。”
只提了一个封号,没有再提别的。
而且这个封号,也很耐人寻味。
临渊临渊,如临深渊。
戚鳃抬头看了一眼,将头磕下去:“微臣谢恩。”
不服气的将领们:咱们出生入死都还没有封侯呢,你一个外戚,倒是占了个先。
汉军并没有如戚鳃所期待的那样,出鼎之后就在定陶停下来休息并商议鼎出定陶的意义,而是当即将鼎装上了五牛拉的大车,继续启程。
戚氏族人全都傻眼了。
“大兄,现下该如何是好?”众人全都向戚鳃征求意见。
他们安排的戚氏女还没有来得及登场呢,也根本没有时间跟汉王叙叙旧问一问流淌着他们戚氏血脉的那个孩子的近况。
戚鳃看着走动起来的队伍,说道:“王驾离开,我们自然要相送。” ↑返回顶部↑